洪烛:安如磐石的浙江之心(组图)
标签:
杂谈洪烛历史旅游文化 |
中国科学报社、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教育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绿水青山采风活动,邀集陈崎荣、赵丽宏、洪烛、汪剑钊、李浔、陈勇、曹宇翔、姜念光、王久辛、刘汀、肖水、董玉方等诗人走进浙江


浙江山水志(组诗)
洪烛
【浙江之心】
这颗心和石头一样硬
整个就是一块磐石:大盘山
被称为群山之祖,从这里走出了
雁荡山、天台山、括苍山、会稽山、仙霞岭、四明山……
这颗心和水一样软
被称为诸水之源,波澜起伏
流出了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
这颗心有名山的根脉,又是大川的源头
你的名字叫磐安
把浙江地图十字对折,中心的位置
就是磐安。磐安就是心安
《荀子·富国》说“国安于盘石”
磐安就是国安
安如磐石的浙江之心
就像一块沉甸甸的镇纸
昨天陪伴着一张水墨画
今天又烘托出一张水彩画
在风起云涌中体现着实力与定力
海子说“给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磐安有五千多座大小山峰
有五千多个温暖的笔名
最高峰叫“清明尖”
站在浙江的地理中心
站在“清明尖”露出的尖尖角上
我就是眺望者:东西南北都是绿水青山
四面八方都有金山银山
从今天起,我也把自己叫磐安
在钱塘江的发源地
你听见远处的钱塘潮吗?
那是浙江的心跳,浙江的脉博
祝福你,古老而年轻的浙江
永远拥有十八岁的心脏
钱塘江与长江一条心
我与你也是一条心——
重新变成十八岁
因为我有一个新名字叫磐安
【草鞋换粥】
——写在遂昌金矿
洪烛
沿着九曲回环的盘山公路
登上银坑山,山顶什么都没有
只摆放一双巨大的草鞋
写有“草鞋换粥”四个大字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诗意的雕塑
由一个故事编织而成
传说金矿的工人都穿草绳编织的鞋子
很容易磨损。有一天来了个温州人
在离矿洞不远的地方摆开粥摊
允许矿工拿穿坏的草鞋换一碗粥
天长日久,他回收的破草鞋该堆成一座小山?
别人奇怪他要这么多破草鞋有啥用
他却把草鞋底部的泥土抖落出来
积攒在一起,提炼出黄金
比草鞋值钱的是这些珍贵的尘土
比黄金更难得的是他的金点子:
这个没有机会下井开采的人
换了一种方式淘金,出人意料地成为富翁
我想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
描写一位草根的情圣:首饰作坊的打工仔
每天清扫地面上的尘土却不丢弃
从中筛选出金屑,铸成一小块金锭
最终打制成一朵金蔷薇,梦想送给情人……
站在草鞋雕塑下面
我有了写诗的冲动:草鞋不仅可以换粥
也可以换诗。瞧我这不就写了一首嘛
我要做一个穿草鞋的诗人
可以高到天空上,也可以低到尘埃里
如果我能积累那么多含金量很高的泥土
会加以提炼,打制一双黄金的草鞋
踏破青山,也踏不破我的铁鞋
踏破青山人未老,我有一双金草鞋
【金山银山是诗,绿水青山是画】
——遂昌县银坑山的大金矿
洪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得好啊
简直就像是对遂昌说的
遂昌不仅有绿水青山
而且有金矿银矿
来到银坑山的大金矿,我才知道:
所有的金矿银矿都是共生的
比例为1比10
金山银山是诗,绿水青山是画
诗画同源,就像金银同源
以一杆蘸水钢笔作为船篙,溯流而上
就能回到诗经的时代,黄金的时代
绿水与青山是共生的
黄金与白银是共生的
唐诗与宋词是共生的
李白与杜甫也是共生的
作为诗人,我掌握了祖传的炼金术:
与天地万物称兄道弟
一看见青山就想叫哥哥
一看见绿水就想喊妹妹
在这块土地上,英雄与美人也是共生的
太阳给青山戴上金色的皇冠
月亮给绿水戴上银色的耳环
披金戴银的山水,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万水千山总是情,我们都是自然的情人
【遂昌县汤山头村的红豆杉庄】
——献给在此写《牡丹亭》的汤显祖
洪烛
光有杉树是不够的
结出红豆,才配叫作相思树
光有红豆是不够的
送给情人,才能说此物最相思
光有情人是不够的
还得借助于诗人,才能让瞬间变为永恒
情人把真当成梦,诗人把梦当成真
汤显祖在相思树下写《牡丹亭》
每个字都是一颗相思豆
汤山头,土掉渣的地名
因为跟汤显祖同姓
而成为最浪漫的乡村
我走在红豆杉庄
耳畔响起《游园惊梦》: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里的柳树、梅树
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替身
光有村庄是不够的
还得有故事
光有故事是不够的
还得加上一个梦
添加了梦的调料,古老的爱情
才可能在大地的舞台上
生而复死,死而复生
汤显祖祭拜过的那棵千年红豆杉
今天结出的果实,仍然像露珠一样娇嫩
梦一捅即破,却怎么也无法惊醒
那些活在梦中的人:不是情人
就是诗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