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浮云读懂了天空

(2017-11-01 21:11:31)
标签:

杂谈

洪烛

情感

历史

文化

魏振宇的《云水集》:从浮云读懂了天空
   洪烛

《中诗网》的周占林发来电子邮件,是一位作者的旧体诗词书稿,叫《云水集》,但未署名。我读完之后,很好奇,就请他再发来作者简介。看了,觉得很有代表性,人生轨迹跟我认识的一些诗词作者差不多:“诗词作者魏振宇 ,生于 1957年2月16日,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公卫系。毕业后一直在鞍山钢铁公司,从事卫生防疫和医疗单位的管理工作 ,曾任鞍钢长甸医院副院长 ,鞍钢卫生防疫站党委书记 ,现已退休 。多年来  ,作者酷爱文学 ,崇尚中国古典诗词,文思泉涌,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我既爱新诗也爱旧诗,觉得都属于大诗歌,新世纪诗歌的复兴,是新诗作者与旧诗作者联手打造的,他们是盟军、友军,甚至根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并肩作战。而在百年前新诗诞生之初就是破旧立新,新文学对颠覆旧文学,白话诗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乃至之后许多年,新诗与旧诗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相当于井水不犯河水。新诗诞生是为了颠覆旧体诗歌,但古典诗歌的辫子,新诗一直没有真正的割掉,割掉的只是形式上的辫子,精神上的辫子是无法割掉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往贬义来说是辫子,往褒义来说是传统。新时期的诗歌,跟五四时的诗歌,是反传统而诞生的。进入新世纪之后,传统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话语空间里,以前说谁传统,是批评的意思,指守旧,新世纪诗坛变得开明了,传统变成了褒义词,任何创新是离不开传统的,需要传统来给他撑腰,创新是一个杠杆,能够撬起地球,传统也是一个杠杆,能够使创新更有意义,不以传统作为根基,是无源之水,说白了,会更快的变旧。应该说,旧体诗词在新世纪的春风吹又生,也使新诗作者刮目相看。
我正是带着这种好奇与探究,来阅读魏振宇的《云水集》。不仅没有陌生感,反而很亲切。作者的情感细腻,从一朵花、一滴雨、一缕香气里捕捉到春天的衣香鬓影,譬如这首《七绝-咏春》:
                  
                  昨夜细雨为花滴?
                  花在雾里香在泥。
                  是谁轻拽春天袂,
                  一对玉蝶一排犁。
 
 结尾一句“ 一对玉蝶一排犁 ”,让人耳目一新的比喻。  这一对玉蝶是从唐朝飞过来的吗?我联想到杜甫的“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蝴蝶是典型的古典意象,飞到胡适怀里,成为中国新诗的开卷之作(相当于《诗经》中第一首的《关雎》):“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一百年后,出现在诗词作者魏振宇笔下,虽用的旧格律,仍然不乏新意:犁铧雪亮,成为又一个春天的耕耘者。 魏振宇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痕迹,印证了我认为诗与发现同在的想法:如果不能发现自己,不能发现自己未知的部分,至少也该是自己的发现,非别人所能代替的对整个世界的发现。这样才可能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诗永远在给人类的感知增加着什么,而不是减少着什么。当加法都不够用的时候它甚至会选择乘法,使惊喜在发现的基础上成倍地增长。写诗,付出思考,获得发现。读诗,付出时间,获得惊喜。这是可以分享的发现与惊喜。
 读整部《云水集》,能看出魏振宇的诗词擅长旧瓶装新酒,虽使用旧形式,但不断寻找新思想、新诗意。 总有灵感奔涌、灵光闪烁。说到底,魏振宇既有古典的情怀,又有现代的灵魂。诗中自有明月在,何处不见山花开?        我没见过魏振宇,读《云水集》,我头脑里浮现出一位用深情的目光打量世界的诗人,与其说世界对他有多神秘,还不如说他对爱。是的,正是这种爱使他渴望借助文字留住世界的浮光略影。诗有眼晴,当然,有的诗长眼睛,有的诗不长眼睛的。但我想说:好诗都拟人化地长着眼晴,有自己的感受与灵魂。即使同样作为诗眼,有的诗是睁着的,有的诗是闭着的,还有半睁半闭,似看非看的。它没有抬头看你,却在低头看路,好诗都是有方向的。它没有看你,却在看着一条通向你的路。这样你就很容易走近它了。这样你就不容易在一首诗里迷路了。一首长眼睛的诗不仅能读懂你,还能读懂自己。这样才能被你读懂了。从浮云读懂了天空,从流水 读懂了光阴的故事。  
 如果让我从整部《云水集》里,挑选一首自己最喜爱的 ,我要把这关键的一票投给《摸鱼儿-咏菊》:

复清扫、殷勤西风。
草木一秋归途。
都在想有花开否?
霜解晚艳情愫,
芳心许。
菊舒展、秋凉不输春色。
清馨盈袖。
留一段余香,
依偎清风,
含在月光里。

经霜染,
也比桃花妩媚。
宁枝枯不改香。
蓦然笑十里春晖,
纵有寒英飘落 。
清事近。
殷事远、古今兴废多少事。
存亡一线。
菊莫笑我笃,
仅凭楚魄,
能留名不?

请您也读读,看是否有点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