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里:读洪烛诗,忆“青春”梦(组图)

(2016-10-17 16:50:52)
标签:

文化

洪烛

历史

教育

情感

这里:读洪烛诗,忆“青春”梦(组图)
《作家文摘》2016年9月23日转载洪烛1989年发表于《青春》杂志的诗歌《永远只是回忆》。
这里:读洪烛诗,忆“青春”梦(组图)

 《读洪烛诗,忆“青春”梦》

      这里

   也许是文学梦至今还没有磨灭,我一直与《作家文摘》报不离不弃。在这份报纸上读到洪烛当年发表在《青春》刊物上的诗歌《永远只是记忆》,勾起我对《青春》这本杂志的回忆。像我这个年龄的当年的文学青年,曾经追捧过的文学杂志有两本,一本是上海的《萌芽》,另一本就是这本南京的《青春》。从它们发刊的第一期起,我一直订阅它们。《萌芽》后来弄什么“新概念作文”,我认为它已经没了多少文学味,便停了它。而《青春》我却一直订阅,直到我离开三尺讲台。
   那时我经常会将《青春》上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记得好像也给《青春》投过稿件。全国各地的青年杂志不少,为什么喜欢《青春》,也许就因为这“青春”二字。
    中国文字是最有艺术魅力的,你看这青春二字,不仅包含了日月、主人,而且有生命的色泽和蓬勃的草木香。
     人一生中会做许多梦,最迷人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青春梦。因为年轻,所以对前程充满肆无忌惮的渴望,这些渴望都会反映在梦想当中。正如印尼歌曲《道路之歌》唱到的:“道路的尽头仿佛在向我招手,它甜美的吸引着我。”
     热而,青春是短暂的,一旦从青春梦中醒来,每个人都会有所失落,很多东西都成了回忆。
     洪烛先生这首诗歌,唤起我好多关于青春的回忆,诗中描述的情景自己也似曾经历。当然,那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学梦,而是更难以言说的青春梦了!

附:《永远只是回忆》
             —-洪烛

   你寄来的航空信
   署着去年的日期
   你留下的照片
   依然是青春少女
   你说话的嗓音
   露珠般遥远而清晰
   你坐过的椅子
   风在上面栖息
   你播种的花籽
   更换着春红秋绿
   你走过的小路
   我永远惶恐地回避
   你为我织的毛衣
   不再和温暖同义
   你点亮的灯笼
   时间也难以吹灭
   你提出的问题
   已经不需要谜底
   你留给我的
   永远只是回忆

      2016年10月15日晨

这里的博客

这里:读洪烛诗,忆“青春”梦(组图)洪烛80年代的诗

永远只是回忆

洪烛

你寄来的航空信

  署着去年的日期

  你留下的照片

  依然是青春少女

  你说话的嗓音

  露珠般遥远而清晰

  你坐过的椅子

  风在上面栖息

  你播种的花籽

  更换着春红秋绿

  你走过的小路

  我永远惶恐地回避

  你为我织的毛衣

  不再和温暖同义

  你点亮的灯笼

  时间也难以吹熄

  你提出的问题

  已经不需要谜底

  你留给我的

  永远只是回忆


1989年发表于《青春》,1990年《读者》转载

选自洪烛《南方音乐》(诗集)接力出版社1993年

《友人的赠书》之《洪烛〈南方音乐〉》

洪烛《南方音乐》

杨川庆

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洪烛在南京读高中。他与一九五十年代成名的刘绍棠一样,年少时已经硕果累累。他所写的文字发表于众多报刊,并获《文学报》《青年报》《语文报》等报刊举办的奖项。他与刘绍棠中学时代专注于小说写作不同,他主要从事诗歌写作,是有影响的校园诗人。由于他的文学创作成就,一九八五年,也就是他十八岁的时候,被保送进武汉大学中文系。进入大学校园,他如鱼得水,迎来了又一次写作高峰,相继在《诗刊》《星星》等报刊发表诗作,并出版了诗集《蓝色的初恋》。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工作。

一九九四年,我主事《名人》杂志,洪烛写了一些关于名人的随笔寄我,支持刚刚创办的刊物。记得《名人》刊发过他的《程琳的老歌》《张艺谋的艺术巡礼》《刘晓庆的权利转移》等篇,颇为好看。他还将新出版的诗集《南方音乐》寄赠给我,让我集中一睹他的诗歌风采。

《南方音乐》,接力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一版一印,印一千五百册。全书分“南方音乐”“理解水果”“不见不散”三辑,收洪烛抒情诗五十三首。洪烛的诗语言轻盈,情绪饱满,视角独特,隐喻重重,读了,既觉温情,又感悸动。

洪烛是才子。他成名早,二十四岁参加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二十五岁参加《诗刊》第十届青春诗会,笔下涉猎多种文体且均有收获。他还忽略应试教育,以自己的实力走入了高等学府且学有所成。

杨川庆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