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烛:巴山夜雨,从李商隐到舒婷(组图)

标签:
杂谈洪烛旅游娱乐文化 |



巴山夜雨:从李商隐到舒婷(组诗)
洪烛
【巴山,今天为朦胧诗女王舒婷下雨】
巴山,李商隐淋过雨的地方
作为朦胧诗的鼻祖,他的知音在远方
只好把诗念给群山听,念给秋雨听
念给同样被泪水淋湿的红烛听
听不听得懂就随它了
这种孤独迟早会被打断——
当代的朦胧诗女王舒婷
寻根来了,问祖来了
巴山又下雨了。舒婷比李商隐要幸福:
我和当地诗人王老莽
抢着为她打伞。互不相让
舒婷虽是无冕之王,她的头顶
却同时出现两把伞
不,那是两顶桂冠
舒婷,你如果觉得一顶就够用了
不妨把另一顶
献给没带雨具的李商隐吧?
并且告诉他:诗人不愁没有知音
诗人彼此就是知音。即使在巴山蜀水
结伴而行的诗人风雨无阻
【从大别山到大巴山】
1.
原以为是初相见
结果发现是重逢:
重逢比相遇多一次离别
小别胜新婚。此山非彼山
一样的风景见证了不一样的人
原以为是一见钟情
结果发现是一见如故:
多年前的梦里见过一面
你就是我的故乡,我就是你的故人。
有故事的地方,请容我细细看、慢慢听……
2.
我来巴山的第一夜
就下雨了
窗外的马路是干的
我的梦里却是湿的
从大别山到大巴山,唐朝的雨
下了一路,下了一夜
没惊醒梦中人
一场著名的雨
使非著名的路人也变成诗人
今夜,我们都是李商隐
【巴山夜雨:诗人的心事】
长江是父亲,黄河是母亲
半部中国诗歌史,和长江有关
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里的三峡啊
唐诗里还有“小三峡”——
李贺、杜牧、李商隐,就像三峡的弟弟
李贺被叫作小李,杜牧被叫作小杜
至于李商隐,就是他自己
靠写“无题”而出名,成为朦胧诗的鼻祖
我更喜欢那首一点也不朦胧的《夜雨寄北》
读着读着,我就来到巴山
读着读着,巴山就下雨了
读着读着,西窗的烛短了,长江的水涨了
分离的人又团圆了……雨带来幻觉
还是幻觉带来了雨?
李白给白帝城的早晨做了“广告”
李商隐也不简单啊,与巴山的夜晚同在
他是巴山的形象代言人
不管上山还是下山
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下雨
不管写诗还是做梦
雨下到哪里,哪里就有团聚
李白与李商隐像一对兄弟
巴山与蜀水像一对情侣
夜与昼,晴与雨,光与影
都被一封匆匆写下的信连在一起
这封信,前天被雨水打湿了
昨天被江水打湿了
今天,又被泪水打湿了
让你分不清:字里行间,哪是写信人的泪水
哪是读信人的泪水?
我在北京的夏夜读古诗,忍不住
给重庆诗友华万里发了条手机短信
——巴山,又下雨了吗?
想通过他打听一下唐朝的消息
李商隐的天气预报,我还是很信的
在唐朝,巴山天天都下雨
在今天,巴山仍然下着唐朝的雨
不管离多远,你都会被打湿——
如果愿意的话
唐诗三百首,一场雨接一场雨啊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下的是小雨
把人从外到里打湿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下的是大雨
把人从里到外打湿了
李商隐的雨,不仅把巴山打湿了
还把长江打湿了
唐诗里的雨,不仅把古人打湿了
还把今人打湿了
我的李白,我的杜甫
如今在哪里?
我的斗笠,我的蓑衣
如今在哪里?
你们把三峡留给我,还留下了诗
留下比三峡更美的风景
全唐诗:一片不会失传的风景区
作为当代的诗人,我仍然相信
自己是李、杜、白的后裔
是来自唐朝的移民
三峡水库,一口其大无比的火锅
里面沸沸着麻、辣、烫的唐诗
我伸出雨做的筷子
先挟起一首《夜雨寄北》
不,挟起了巴山沉甸甸的倒影
在江水里浸泡许多年
这些诗并没有变冷
在石头上刻了许多年
这些诗人的名字,并没有变硬
他们的血是热的,他们的心是软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看见披星戴月的青春版李白
我看见李白年轻时的月亮
李白初离蜀地,没忘掉向峨眉山的月亮告别
——最舍不得的就是它了!
聊以自慰的是:在前方,三峡等着他
在前方,另外一轮月亮
渝州的月亮,等着他
告别故乡之后,第二故乡
新的故乡,等着他
李白一路上怎能少了月亮的陪伴?
只要有月亮,异乡也会变作故乡
不管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清溪
还是长江,都会有月亮的投影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影子
就像有不同的月亮?
为追求不同的月亮而出走
李白本人,何尝不是月亮的影子?
不同的月亮照着同一个李白
还是不同的李白望着同一个月亮?
或者说,同一个月亮照着不同的李白
还是同一个李白望着不同的月亮?
李白第一次离家出走,首先为了看三峡
正如我是李白的粉丝
李白是三峡的粉丝
三峡的月亮,跟李白提了一回迷藏
若干年后,我到峨眉山
还能望见李白望过的那个月亮吗?
若干年后,我到重庆
还能找到李白找过的那个月亮吗?
没准我头顶的月亮也在找呢
不是找我,是找李白
朝天门码头,面对嘉陵江,面对长江
我也在拜码头,拜唐诗里的码头
拜李白、杜甫、白居易
拜李贺、杜牧、李商隐……
先拜三大男高音,再拜三大男中音
后来还有三大男低音吧?
我要把唐朝的诗人逐一朝拜
深深地弯下腰,长江是一条金腰带
嘉陵江是一条银腰带
拜完之后,我作为诗人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有他们在给我撑腰呢
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有巴山在给我撑腰呢
我也要痛痛快快下一场雨
我问巴山:“你会写诗吗?”
巴山问我:“你会下雨吗?”
好,我这就下给你看看吧
唐朝的诗人们都老去了
只有一位女诗人还活着
她叫作神女峰(笔名吧?)
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
每天都有游船驶过
每天,她都迎来新的读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舒婷写了《神女峰》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哭一晚……”
我觉得那首诗不是舒婷写的
是神女峰本人写的
舒婷是在替神女峰写诗
神女峰给了她灵感,给了她神来之笔
要知道,神女峰最喜欢写朦胧诗了
巫山云雨,就是她的代表作
巴山下着别人的雨
过客流着自己的泪
《夜雨寄北》是淋湿了的信,寄往北方
北方的北方,落到收信人手上
水迹还没干呢,泪痕还没干呢
有人说:这封信寄往长安的
我说:这封信寄往比长安更远的地方
这封信根本就没有目的地
目的地藏在诗人心里
浪迹天涯,自己的心才是最可靠的故乡
李商隐哭了,巴山也跟着伤心
有人说:这封信写给长安城里的妻子或亲友
我说:它写给你也写给我的
每一位读者都是潜在的拆信人
从山头拆到山脚,信封里的雨还在下
下得没完没了
在唐朝,巴山就有邮政局了
诗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雨要下
哪里就有信要寄……
直到今晚,我窗外下的雨
都像是千里之外,千年之前
巴山夜雨的回音
点亮节能灯,翻开全唐诗——
诗人,把你的心事说给我听

城口:“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大巴山
华龙网9月2日6时讯(通讯员周宇)8月28日至31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大巴山(重庆·城口)采风活动举行,著名诗人叶延滨、舒婷、祁人、傅天琳、陈仲义、臧棣、李犁、方文、洪烛、周占林、杨矿、龚学敏、简明、刘川、谢克强、高旭旺、蒋登科、李元胜、人邻、张况、冉仲景、西娃、王老莽等23位蜚声全国的当代诗人参加本次活动。
据了解,“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大巴山(重庆·城口)采风活动,旨在以诗为媒,邀请全国著名诗人走进城口,领略城口自然魅力和人文景观,进而开展文学创作,留下丰富的文化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口地域文化影响力,扩大城口知名度。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叶延滨称,“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大巴山(重庆·城口),为诗人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的机会。城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革命老区,是一座非常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大巴山特色生态城,诗人们将学习城口、感受城口、传播城口,宣传城口革命历史传统,发扬城口艰苦奋斗、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让城口的美名远扬,把美好的城口印象留在“中国诗歌万里行”的记忆里。诗人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最纯真的诗心翻开城口文化的新篇,打造并提升城口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力助推城口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