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9日《中国文化报》端午诗会
屈原的江河(二首)
洪 烛
【在丹江口水库怀念一个古人】
凝视着自己投在水中的倒影
一个古老的问题随波荡漾——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
是谁的支流?为什么体内像有另一个我
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回头呢?
告诉你吧,我是汨罗江的一条支流
虽然不是最大的,那就做最小的
一条支流吧。《离骚》是我泪水的源头
汨罗江,银河最大的一条支流
从天上流到人间,总有说不尽的哀愁
【在丹江口水库吟诗】
我从燕国来到楚国
中间路过赵国,齐国,韩国,魏国
楚国的江河依然在流
其中有一条汉水,是从秦国流过来的
楚国的诗人,你在哪里?
你不认识我,该认识正在我眼前汇合的
汉江与丹江,当年为它们唱过歌的
七国已像北斗七星,组成了一个星座
屈原,你有一个变大了的祖国
而你没变,你的歌声没变
在我耳畔流淌,那是江河之外的江河
不,你也跟祖国一样变大了
你的歌声不仅从上游流到下游
还可以从下游流到上游
有水的地方就有你啊
就有你唱不完的歌:从开头唱到结尾
又从结尾唱到开头
哪一条江是《离骚》,哪一条河是《天问》
哪一座湖汇聚了《九章》或《九歌》……
让我重新把它们认识一遍吧
我认识这些江河了。这些江河
却跟你一样,不认识我
它们只承认你是唯一的诗人
把我唱的歌也当成你唱的歌
2015端午诗会 |
|
汩罗江神
余光中
淡水河边吊屈原
青史上留下你一片洁白,
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叹息,
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
你不过为先秦一说客。
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作尘土,
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
急鼓!
可爱的三闾大夫!
浅浅的龙湾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芳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然流着楚泽的寒凉。
汨罗江神
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
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
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
所有的河水,滔滔,都向东
你的清波却反向而行
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
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
逆风而飞是高昂的令旗
逆流而泳是矫健的龙舟
急鼓齐催,千桨竞发
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
百船争渡,追踪你的英烈
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
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
三湘的子弟,九州的选手
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
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
投江的烈士,抱恨的诗人
长发飘风的渺渺背影
回一回头吧,挥一挥手
在浪间等一等我们
招魂
五月五,楚大夫
转过你崔嵬的背影
等一等你身后的民族
让我们赶上你吧
令旗招展,急鼓催渡
以离骚的高亢
加招魂的怅惘
向仲夏渺茫的江湖
大江东去,楚大夫
淘不尽你的傲骨
黄河西来,楚大夫
遥应着你的悲苦
守护你的,是一切水族
追寻你的,是整个民族
魂兮归来,不可以入海
魄兮归来,不能再放逐
都为你而下水,满江龙船
都为你而分波,满舷长桨
都为你而悬挂,满门菖蒲
都为你而落肚,满怀雄黄
五月五啊楚大夫
你高瘦的背影请一回顾
众人皆昏唯独你清醒
这时代尤其要你带路
水 祭
洛 夫
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
一
挥菖蒲之碧剑
扬汨罗之浊浪
在泽畔
在石榴纷举怒拳的五月
我又见你从江心踏波而来
见一株白色水姜伸出温婉的手
牵你涉水而过
江水早已洗白了你一身傲骨
何不把青衫与发簪留给昨日的风雨
归来吧,楚国的诗魂
二
面容枯槁,身上长满青苔
那提着一头湿发而行吟江边的人
是你吗?
手捧一部残破的《离骚》
兀自坐在一堆鹅卵石上呕吐
吐尽泥水却吐不尽牢骚
你沿岸踽踽独行,数了又数自己的
脚印
且苦苦追思
祸根就是那一部宪令的草稿
在江底摸了千年也找不到答案
三
问天,天以一片乌云作答
只怪你出门看天色不看怀王的脸色
披肝沥胆犹嫌你的血气太腥
且上官大夫靳尚早就在你的枕边
暗藏了一条毒蛇
爱国忠君敌不过郑袖的裙底风云
正道直行不敌张仪的舌灿莲花
怀王宁饮谗谀之鸩酒
终落得亡命秦地
三闾大夫啊,你纵冤死而尸骨犹香
四
谗言似火
只烧得你发枯唇焦,双目俱赤
你被扔进烈焰而化为一炉熔浆
冷却处理自属必要
便投身于江水的冰寒
钢铁于焉成形
在时间中已煅成一柄不锈的古剑
水中躺了千年的诗魂啊
汨罗汹涌的浪涛
高举你与历史的孤峰
五
昨夜不眠
我在风中展读你的九歌
乍闻河伯嗷嗷,山鬼啾啾
以及渔父从水漩中
捞起你一只靴子的惊呼
你制芷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你雕寒星以为目兮
凝冰雪以为魂
三闾大夫,我把你荒凉的额角读成
巍峨
我的粽子,始终
梁 平
我的粽子始终是一首诗
在两千年前和一块石头沉入汨罗河的底
那些迷离缤纷的神话,那些香草、佳木
和水里的藻类互为纠缠
把国家的厄运、个人的哀怨
演绎成呼啸的抒情
以后有了浪漫,有别于《诗经》的浪漫
有了至今引以为骄傲的楚辞
汨罗河上的阳光泛滥成五彩丝线
装订了那首亘古辉煌的《离骚》
那些丝线也开始浪漫了
选择五月初五,装饰在粽子的衣裳上
于是,日子有了暖暖的诗意
我的粽子始终是一个人
那个长江边听惯了子规鸟啼叫的少年
那个长大以后身陷战国
一直站在楚怀王身边的“左徒”
那个在政治旋涡中上下求索的辅国 重臣
最终,被旋涡撕扯得遍体鳞伤
已经被放逐的三闾大夫,满目悲凉
看见了秦的暗箭埋伏朝廷
看见楚天摇摇欲坠,楚地白骨成堆
梦回曾经的大好江山
以一首带血的《国殇》当箭,喷射而出
天空低垂,百姓潸然落泪
其实,泪雨已经不能冲刷满目的疮痍
一切都注定了灰飞湮灭
那个双手向上仰天长歌的诗人
以这样的姿势,给民族雕刻了记忆
我的粽子始终是一首诗、一个人——
“日月忽其不淹兮”
忆端午
影 白
菖蒲和艾蒿
无缘由地,爬上了我的破门头
粽叶和糯米,其实
谁都不认识谁
而我瞎忙了这么多年,也不识
这雄黄之毒
按理当罚
这贪、这嗔、这痴的
无知的三杯
当然我也想,像那些
无缘由地,戒掉悲伤的人一样
同他们一起上街去
漫无目的地游百病
归航曲
郑愁予
飘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
仿佛,我不再属于这里的一切
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
摘下航程里最后的信号
我要归去了……
每一片帆都会驶向
斯培西阿海湾(注)
像疲倦的太阳
在那儿降落,我知道
每一朵云都会俯吻
汨罗江渚,像清浅的水涡一样
在那儿旋没……
我要归去了
天隅有幽蓝的空席
有星座们洗尘的酒宴
在隐去云朵和帆的地方
我的灯将在那儿升起……
(注)斯培西阿海湾:雪莱失踪处
屈原的江河
洪 烛
在丹江口水库怀念一个古人
凝视着自己投在水中的倒影
一个古老的问题随波荡漾——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
是谁的支流?为什么体内像有另一个我
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回头呢?
告诉你吧,我是汨罗江的一条支流
虽然不是最大的,那就做最小的
一条支流吧。《离骚》是我泪水的源头
汨罗江,银河最大的一条支流
从天上流到人间,总有说不尽的哀愁
在丹江口水库吟诗
我从燕国来到楚国
中间路过赵国,齐国,韩国,魏国
楚国的江河依然在流
其中有一条汉水,是从秦国流过来的
楚国的诗人,你在哪里?
你不认识我,该认识正在我眼前汇合的
汉江与丹江,当年为它们唱过歌的
七国已像北斗七星,组成了一个星座
屈原,你有一个变大了的祖国
而你没变,你的歌声没变
在我耳畔流淌,那是江河之外的江河
不,你也跟祖国一样变大了
你的歌声不仅从上游流到下游
还可以从下游流到上游
有水的地方就有你啊
就有你唱不完的歌:从开头唱到结尾
又从结尾唱到开头
哪一条江是《离骚》,哪一条河是《天问》
哪一座湖汇聚了《九章》或《九歌》……
让我重新把它们认识一遍吧
我认识这些江河了。这些江河
却跟你一样,不认识我
它们只承认你是唯一的诗人
把我唱的歌也当成你唱的歌
水 边
郁 颜
对 饮
汨罗江在暮色里
一遍遍地拍打着河滩
在茫茫无边的芦苇丛中
我突然敞开了胸怀,喜于和水面上的我
对视、小酌和交谈
分享夜晚共有的局促和不安
哗哗哗,哗哗哗
要一杯接着一杯,一杯接着一杯
写在水上
你又一次
站到了河面上
脚下这条叫做汨罗江的河流
被你无数次
写进水里,写进苍茫里
水里有透明的鱼,透明的雨
水里有你不知道的东西
所有深渊、低吟与快活的舞蹈
都藏在一面镜子里
你看它,它也在看你
你重复着抒情,重复着同一个动作
岸边的人渐渐多起来的时候
你会羞愧,你会词不达意
在水边写信
这是最后一条汨罗江
这是最后一个可以听见水的夜晚
我低着头,在水边写信
在信封里装一滴眼泪、一滴水
放到风中或是水面上
一路风尘仆仆,一路都是无尽的辽阔和沉寂啊
你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条汨罗江
这是最后一个可以听见水的夜晚
夜色中,星空让河滩更加旷远
眺望已无济于事,远方还是很远
酒过三巡,水流四季
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已微醺
成了茫茫水域上的
一个哑巴,一个瞎子
一个人喝水,一个人流眼泪
更多的水
酒过三巡
酒就成了水
眼睛是水,嘴巴是水
连卷曲的发丝
也成了绵延的水
今夜,我踩不住一滴雨水
接不住一滴泪水
窗外的夜莺
是一滴会歌唱的水
而夜晚是最大的那一滴
它总是流啊流,流啊流
就像身边的汨罗江之水
总是不等我
总是那样不告而别
你看不见,我更看不见
只有水,只有更多的水
看得见,也听得见
江上吟
(唐) 李 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端 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端午
(北宋)苏 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北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和端午
(北宋)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即事
(南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己酉端午
(元)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