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洪烛讲座讲稿连载
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之三)
洪烛
【布达拉宫里的活佛】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只要听过郑钧的这首歌,即使第一次到拉萨,也有故地重游的感觉。我从北京来西藏,抬头看见布达拉宫,就跟很多外地人来北京看天安门一样的心情吧?生活在别处,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异乡,甚至,在异乡的异乡,距离越远,越是如梦如幻。我眼前的布达拉宫仿佛会闪光。布达拉宫至今仍是拉萨老城区的最高建筑,不允许超越。我对西藏的想象中,它一直是制高点。在山脚的侧门排队等候参观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无意间看见悬崖峭壁上有一只羚羊在遛跶并吃草,仿佛闲庭漫步,不知是野生的还是放养的?我仰望了很久,体会着神赐予它的那种自由。即使在这充满神迹的空中楼阁之间,它也一点不胆怯啊。我一厢情愿地认定这只幻影般的羚羊是为了被我看见而出现的。
布达拉宫住过那么多藏王,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松赞干布,他是这座宫殿最初的建造者,他迎娶过我们的文成公主。这座海拔最高的王宫在我心中就和爱情有关。文成公主,这里有你的洞房。离娘家很远,离长安城很远,却又是离太阳与月亮更近一些的地方。但愿更为充沛的阳光与月光能多多少少抵销你的孤单。今天,我看望你来了。
布达拉宫住过许多位活佛,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仓央嘉措,他不仅在这里诵经,还偷偷低吟过缠绵的情歌。这座众庙之上的庙宇,在我心中就奇迹般地和情歌有关。宗教是对神的大爱,那位同时又不忍割舍儿女情的年轻活佛,没准把爱情也当成一种特殊的修行。就凭他留下的那些真诚的诗篇,我想神也会原谅。
我甚至觉得,在这庄严肃穆的圣地,在迷宫般的岁月深处,他也是羚羊一样的幻影,一闪即逝。好像是迷路了,但又出现得那么及时,那么恰到好处。他呀,仿佛也是为了被我们看见而出现的。他的情歌,不只是唱给心中的姑娘玛吉阿米,也是为了被我们听见而出现的。我不仅把那浪漫的歌声当作他的礼物,更当作神的礼物。那是最有人情味的神曲,最有感召力的仙乐。
感谢仓央嘉措,给了我们那么多百唱不厌的情歌,帮助有爱或无爱的人都能相信爱情。
感谢神,给了我们一个仓央嘉措。
不只是人需要爱,爱,也需要传道者。爱的传道者同样做着功德无量的事情:帮助人向神靠拢。伴随情歌的往曲回旋,转经筒在我脑海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布达拉宫因为有情歌的烘托而显得更崇高,一砖一瓦都带有人的体温。

【拉萨玛吉阿米餐吧:爱情的遗址】
在大昭寺拜过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摩尼等身像,绕着八廓街转了一圈,找到仓央嘉措幽会情人的地方,玛吉阿米餐吧。这是采风团计划外的计划,拜访诗人的遗址,其实也是爱情的遗址。
走上那座土黄色小楼,藏族风格装饰的餐厅已座无虚席,过道的长椅上还坐了二十几位排队等座的顾客。看来仰慕诗人仓央嘉措风采的,远远不止是我们这些写诗的人。那一对对表情虔诚的外地情侣,来得更早。他们千里迢迢地上溯到情歌的源头。我们只好改换到另一家酒楼吃中饭,不无遗憾,于是话题皆围绕仓央嘉措而展开,美其名曰“仓央嘉措情诗研讨会”。
下午的行程是参观夏宫罗布林卡,倮倮说他不去了,要留下来,去玛吉阿米餐吧占座位,等待我们回来后共进晚餐。毕竟,这是本次西藏之行的最后一天,错过了玛吉阿米,等于没来拉萨。
果然,倮倮一个人在玛吉阿米呆了整个下午,我漫步罗布林卡,不时能看见他在微博上发的照片,还有感叹。他想象着自己是仓央嘉措,正在苦等姗姗来迟的姑娘?夜幕低垂,诗友们才赶来,倮倮已在餐吧留言簿上题了一首诗。他虽然原地未动,却似乎走得更远,有更大的收获。
好,玛吉阿米的灯亮起来了。其余的诗人们,也纷纷在留言簿上题诗,使这次晚餐开始变成了诗会。有“诗坛西藏王”之美誉的本地诗人贺中,领着俩美女赶来,他是代表仓央嘉措接待我们这些朝圣者吧?拉萨,这么多年过去,诗人并不缺席。正如仓央嘉措的情诗,跟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相比,几百年间一度是潜流,但并未失传,水滴石穿,天外来音般的情歌,终于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世俗人心里去了。
在座的祁人,猛灌了自己几杯酒,站了起来,要求给餐吧里的所有来宾朗诵一首诗。到底是在仓央嘉措的福地,顾客们身份各异,但对诗都不排斥,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借着玛吉阿米的美酒鼓劲,几乎每个诗人都朗诵了,使这个夜晚彻底变成了一场不约而至的朗诵会。
我们是代替仓央嘉措,念诗给那位缺席的姑娘听的。幸好,在场的八方顾客,会代替玛吉阿米鼓掌。他们听懂了,则说明玛吉阿米听懂了。诗人的情歌永远如此:原本只唱给某一个人听的,不曾想却感染了千万个人。原本只想让它随风而去,不曾想却被印在纸上,刻在石头上,乃至留在更多的人的记忆里。
我们听见的是诗人的原唱吗?不,更像是回音,回音的回音,在千万人的胸膛与千万座城池的楼宇间重复,不绝如缕,像西藏漫山遍野的风马旗。
是的,情歌和旗帜一样,可以随风起舞,却并不会随风而逝,它永远飘扬在原地。如同一句海枯石烂的誓言,又如同一个不解的谜语。既像是平常事物,又像是奇迹。
如果仓央嘉措是一面彩旗,那带给他心动的感觉的风,就叫作玛吉阿米。今夜,玛吉阿米无形,玛吉阿米,分明又是有情的,有情有意。
连我,都体会到了仓央嘉措那飘飘然的感觉。风啊,是旗帜最渴望的精神伴侣。
【仓央嘉措:诗的原教旨主义者】
仓央嘉措是一个未被诗歌史记载的诗人,可他的情诗比许多进入诗歌史的诗人有更广泛的影响。仓央嘉措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诗人的诗人,他写诗纯粹为了抒情,抒个人之私情,并未当作文学创作,可他比许多胸怀大任的诗人,获得了更多领域读者的认同。
仓央嘉措是活佛,顶多属于业余写作,却比所谓专业的诗人更接近诗的真谛。我刻意把仓央嘉措称作诗人,是为了证明:他这样的,才是诗的原教旨主义者。他写的那些极原始的诗,更像是诗的雏形,可在这个无比先进的时代,仍比许多现代派或后现代的诗更能打动普通读者。也许,诗变了,每个年代的诗都在突飞猛进,可读者没变,读者的心灵一点没变,只会为最简单的爱与美而感动。最简单的爱与美其实又是最本质的爱与美。现代诗把读者远远甩到后面了,造成了诗与读者的脱节,不过没关系,仓央嘉措以及许多古典的诗歌,仍然在收容走得慢的读者,使他们感受到诗意的存在。
在玛吉阿米餐吧,我问西藏诗人贺中:藏民如何看待仓央嘉措,是否像在内地那么热?他说每个年代都在传唱那些情歌,从没有中断过,这已构成西藏文化的一部分。
客观地说,在内地,新世纪之后,才形成仓央嘉措热。此前即使我们这些诗人,对他都没太关注。他在大众文化领域的轰动效应,使诗人们重新审视他的情诗。我们发现:他保留着现代诗人遗失的许多东西,而这些恰恰是不该丢掉的,譬如对爱的关注,对信仰的反思,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他的情诗使我联想到《诗经》里的《关雎》《蒹葭》之类,虽然时空相隔遥远,却彼此呼应。那份古拙感是无法模仿的。它们表现的都是人类文学的母题。现代诗纵然理论再高深,技法再丰富,却常因忽略了对这类古老母题的关注,而很难唤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仓央嘉措是有根的诗人,情就是他的诗的根,所以他在后世的读者中塑造出不可复制的形象,他残留的文字在全新的时代也照样能生根发芽。重开的花,却鲜艳如初开的花。
“也许它是一个古老的品种?”
“可它散发的芳香分明是为今天而准备的。”
“真正的花香,不管何时何地,都是能醉人的。”
(待续)

题目: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 ”
主讲人:洪烛,原名王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等。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2013年《海外诗刊》年度诗人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时间: 2015年2月7日(周六) 14:00-16:00
地点: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003179)

洪烛新书《仓央嘉措情史》(《仓央嘉措心史》第2部)2015年1月东方出版社
当当网¥21.30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27705.html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洪烛继《仓央嘉措心史》畅销10万册后又一部力作,是国内第一本以诗性的方式写作仓央嘉措的作品。本书以作者与仓央嘉措的双重视角,用当代读者便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演绎,深入挖掘“情圣”内心深处的点点滴滴,把“情歌”绵延不已的空谷回音继续回收。作者诗情漫漶激荡,优美优雅,大气磅礴,无论题材的选取还是诗意的传达,都堪称一次文学创作的奇迹,写出了《仓央嘉措情歌》的内容和仓央嘉措尚未说出、尚未写完、尚未披露的东西。洪烛“想象着自己就是仓央嘉措,正在苦等姗姗来迟的姑娘。”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京东
:京东价19.40 http://item.jd.com/11300301.html

《仓央嘉措心史》获中国当代诗歌奖诗集奖感言
洪烛
我的《仓央嘉措心史》获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诗集奖,首先要感谢评委们的鼓励,以及所有读者的厚爱。
写诗如有神助,做事要有人助。当代个人原创诗集想走市场成为畅销书,难度极大。但我一直想尝试。幸亏有诸多朋友给力相助,借我东风。我在博客边写边连载同时与网友互动的8800行长诗《仓央嘉措心史》,是长诗临屏写作及网络连载的探索,因为一舟、解舒雅、周一渤诸多知音鼎力相助,而走向并获得了更多的知音,成为我诗歌作品中最有人缘最有影响的。尤其朗诵家一舟,根据这部长诗编排的诗剧《仓央嘉措心史》,2014年1月11日在深圳音乐厅首演,融合诗、诵、歌、舞于一体,是一台完全靠票房实现了赢利的诗歌舞台剧。但他本人在承受极大的经济压力之后,才因整个剧场座无虚席而松了一口气。我和一舟因为《仓央嘉措心史》而成为诗朗诵的一对搭档。他的朗诵扩大了我这部《仓央嘉措心史》的传播半径。美在结果。更美在过程。朋友的意义与力量不是做加法,是做乘法。和我合作过的朋友们都友情长存。
同时要感谢东方出版社勇于为《仓央嘉措心史》这部诗集投资并推向图书市场,由亚洲超模大赛冠军解舒雅写序推荐,第一版6000册很快售罄,不到半年就三次印刷。仓央嘉措保佑,诗神保佑,东方出版社为诗歌所做的这次冒险是值得的,是有回报的。
为响应图书市场和读者的呼唤,我续写的《仓央嘉措心史》第2部《仓央嘉措情史》,2014年底又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第一版的8000册。
诗歌不是挑战极限,而是挑战无限。诗歌永远有无限的可能性。
2012年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创作了《仓央嘉措心史》这部关于爱的诗集。我把从青藏高原采风带回来的哈达,转献给爱着诗或爱着爱的人们。
我主要想塑造仓央嘉措的诗人形象:置之于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他的诗歌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也超越政治与教派,是属于个人的心灵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此之前,他不仅被世界文学史忽略,连中国文学界都低估了他的诗歌成就。我想通过这部诗集把仓央嘉措推举进诗歌专业领域,使之可能对当代乃至未来的中国诗歌变革产生更大的影响。他有这力量。至少他已影响了我。诗歌也可以“穿越”。仓央嘉措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又何尝不能穿越到仓央嘉措的时代?
生命是否可以轮回,怎么轮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爱是可以轮回的,借助传说,吟唱,想象。借助故事与诗歌,乃至种种艺术。仓央嘉措独具魅力,在于他与众人不同,与众僧也不同,与众诗人更不同。这简直接近了神的境界。真如此的话,他照样会与众神不同。
|
|
|
|
|
|
|
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 |
|
|
|
|
|
|
洪烛,原名王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等。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2013年《海外诗刊》年度诗人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
|
|
|
|
|
|
2015年2月7日(周六) 14:00-16:00 |
|
|
|
|
|
|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003179) |
|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