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洪烛讲座讲稿连载
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
——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之一)
洪烛
【仓央嘉措:西藏情史】
我用仓央嘉措和唐朝元稹的诗句各一,加两句自己的话,凑成顺口溜:“不负如来不负卿,半缘修道半缘君。暗恋女人明恋佛,晨吹法螺夜扪心。”暗恋如花,香从何来?诗如暗香,袭人而不惊人扰人。仓央嘉措的缕缕心香,令人陶醉的程度,并不逊色于圣坛神殿里的香烟缭绕。诗人对神与女人的爱,都源自爱美。既爱神性美,也爱女性美,并无意识地将两者混为一谈。难怪古今爱情诗里的女性形象,个个美若天仙。
怜香惜玉,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佛性。活佛仓央嘉措,自当有这份悲悯之心,爱众生之余,对女人额外多几分怜爱。贾宝玉为强调女人是水做的,不惜贬低包括自己在内的男人是泥做的。仓央嘉措若真是情种,估计也会英雄所见略同:他由月亮想起玛吉阿米的脸,就是证明。月亮成了女人的专利,是男人仰望的对象。
生命是否可以轮回,怎么轮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爱是可以轮回的,借助传说,吟唱,想象。借助故事与诗歌,乃至种种艺术。仓央嘉措独具魅力,在于他与众人不同,与众僧也不同,与众诗人更不同。这简直接近了神的境界。真如此的话,他照样会与众神不同。即使把他造为爱神,他还是跟维纳斯与丘比特等别的爱神不同。爱情变成传奇,等于是把生活给诗化。诗人变成传奇,等于是把人生给艺术化。就让仓央嘉措成为女人们心中的爱神吧。谁叫他不仅以情歌,还以自我牺牲的行动,赞扬着女人的美与魅力高于名利富贵,而且不亚于神明。
仓央嘉措诗歌可作双重理解:既像写给女人的,又像写给佛的。既像情歌,又像道歌。我的《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也追求这种效果。既像歌颂爱情,又像歌颂信仰。也许爱情本身就相当于一种信仰?也许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大爱?
《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里出现的“我”,既可视为仓央嘉措自传体,也可视为作者洪烛本人的抒情,在某些章节里,还代表女主角玛吉阿米,甚至代表佛。同一个“我”可作不同理解,同一首诗也就等于好几首诗,好几种情节。第一人称,包括了我你他,甚至还可包括每一位读者:你就是我,你就是“我”。《仓央嘉措情史》里出现的“你”,同样可作多重理解。有时指仓央嘉措,有时指玛吉阿米,有时指佛,有时指作者洪烛本人虚拟的抒情对象:美好的女性,包括女神一样的女人和女人一样的女神。当然,还可以指读者:你就是“你”。
诗人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天眼即诗眼。换一个角度才能看出全新的美。仓央嘉措的诗歌是情诗也是禅诗。我也在做着同样的追求。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试图让情与禅被诗和谐统一,宗教与爱情不再形同水火。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文学可以做到。集哲人的理性与情人的感性于一身,就是既看破红尘又眷恋红尘的诗人。
许多网友夸我写得很美。我半开玩笑地答复:还没美到令人窒息的地步。那才是我的理想。但不敢多写,要么怕读者受不了,要么怕自己受不了。我还要加一句:喜欢诗的人,灵魂是丰富的。继续喜欢下去吧。有一位网友读后觉得“诗就是抽象出心里的感觉”。我为他的领悟鼓掌:你道出了诗的真理,不简单。加个“形象地抽象出心里的感觉”,虽拗口,更精确。
【仓央嘉措又负如来又负卿吗?】
有人说仓央嘉措又负如来又负卿。
负负得正,他成全了自己,同时成为信仰的传奇和爱的传奇,使水火相容,使佛缘和女人缘都得到赞美与广播。兼爱也是大爱。歪打反而正着。更重要的是,他使宗教与爱情水乳交融地获得了鸡尾酒般丰富的审美意义,这是别的活佛或一般的艺术家很难独立做到的。他不仅使宗教与爱情别开生面,还使文学与艺术获得全新的题材,使诗与歌扩大了社会影响。
女诗人玛二伊娜为我这段微博留言:“爱佛让他成为神圣,爱女人让他成为情圣。总之,他是与众不同的,绝非俗物。”是啊,他既是神圣中的情圣,又是情圣中的神圣。既使爱情添了几分神性,又使宗教多了一缕温情。
我读仓央嘉措诗集时随手写下几句话:你的心是美好的,想什么都美好。你的眼睛是美好的,看什么都美好。你是美好的,世界因你而美好。仓央嘉措留下的诗很少,只有几十首短章。我看重他在于他的情感跟我们世俗的情感不一样,他的诗也跟我们世俗的诗像两回事。当代诗歌要想发展,就得吸纳并溶解异质的美。他脑海里有佛,心中有女神。那是他生命中的太阳和月亮,此起彼落。心中有美,每一个白天都会美丽的。心中有梦,每一个夜晚都会美丽的。
仓央嘉措既景仰神的美,也不漠视人的美。美神与美人,对于他是双峰并峙的情感支柱,由此他才写出了天人合一的美诗。活佛活佛,心首先要是活的。心如死水不是佛。有爱才不会死心。不爱人,怎么可能真的爱神呢?不爱今生,怎么可能真的爱来世呢?不爱自己,怎么可能真的爱别人呢?
女人可能比男人更爱仓央嘉措。或者说得准确点:喜欢仓央嘉措的女人可能比喜欢仓央嘉措的男人多。就让仓央嘉措成为女人们心中的爱神吧。谁叫他不仅以情歌,还以自我牺牲的行动,赞扬着女人的美与魅力高于名利富贵,而且不亚于神明。
活佛可以转世,爱神同样也可以。今生的情人也是前世的情人,今天的诗人上辈子也一定是诗人。大众需要梦中情人,更确切地说是需要梦,所以造神一样造梦,创造出仓央嘉措这个梦一样的人,梦一样的情人兼诗人。
喜玛拉雅山脉,仓央嘉措是一座像钻石一样灿烂的冰山。或者说是一颗像冰山那么大的钻石,最难得的是他放射的爱与诗歌之光能穿透时光。诗人都想被时光剩下,都希望自己的诗歌与传奇不朽。仓央嘉措“剩”到了今天,不还是挺“钻石”的吗?藏文化给仓央嘉措的身世和诗歌增添了神秘感,连他的爱情都有了成为神话的可能。
有人问我:如果佛祖没选仓央嘉措,他又会如何?即使他没被佛祖选中为达赖,也会被读者认可为诗人的。诗人的佛祖是读者,只要留下好作品,总有人慧眼识英雄。不管对于佛祖还是对于读者,他都是惟一的。在诗人中,他别具一格。在圣徒中,他也不可复制。人的个性多么重要呀,不仅区别于同类,更给别人奉献了新的美,新的可能。
佛可以不要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却离不开佛的。遇到爱情的痛苦他求助于佛求教于佛。同样,对痛苦的超越,对迷惑的自我解答自我解释自我解脱,比无关痛痒的闭门自修更能增强一个人身上的佛性。
仓央嘉措短短二十多年的生命大起大落,既靠命运的抬举,又躲不过造化的捉弄。他曾经是幸运儿,命运的宠儿,由无名小子一举荣登万人之上的宝座。后来又因迷恋人间烟火的男女情爱,被打回原形,甚至沦为阶下囚。幸好命运女神终究是青睐他的,作为对他短暂一生步步惊心的补偿,给了他千秋万岁名。
仓央嘉措为美人丟了江山,却写出了情歌。情歌至今仍在千山万水间流传,这才是他最想要的虚拟的江山,也是铁打的江山。仓央嘉措登得比李白高,跌得也比李白重。李白同样追求过权力,以为拥有权力就能拥有自由。其实,他得不到权力反而自由了。仓央嘉措是得到权力反而不自由反而更痛苦的案例。
仓央嘉措的诗使我想到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啊。忧愁跟爱情一样,是中国诗歌最古老最永久的主题。
仓央嘉措除了有情人的忧愁,还有诗人的忧愁,对时光易逝人生莫测的忧愁,好花不长开美景不常在的忧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忧愁,这是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大忧愁,是诗人的更是哲人的忧思。诗人与哲人,不怕苦恼,就怕没有苦恼。没有苦恼就没有感慨,没有感悟。裴多菲说过:“诗人都是夜莺,折磨他吧,就能唱出痛苦而美丽的歌声。”
哲人的修行是为了解析痛苦,让痛苦滋生出一种思想。诗人的修行则是为了释放痛苦,让痛苦升华为一种美。这是两种最经典的超越痛苦的方式,帮助人类伟大起来。诗人应长着哲人的骨头才深刻,哲人应长着诗人的血肉才鲜活。诗与哲学兼顾,既有仙风又有道骨。当然,好诗除了要有仙风道骨,还不能少了一颗敏感的人心。这才构成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浑然天成。
【天下最美的情郎】
把仓央嘉措分别作为历史人物和作为文学人物来想象,可获得风格反差很大的两种美感。史实里的仓央嘉措只是一具模糊的毛坯,多少有情人为之添加进自己的理想,一遍边抚慰,才打磨得光可鉴人。他是一条船,被上涨的河水抬高了。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更可以超越史实,超越生活的真实而达到艺术的真实,那才是梦寐以求的终点站。
我主要想塑造仓央嘉措的诗人形象:置之于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他的诗歌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也超越政治与教派,是属于个人的心灵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此之前,他不仅被世界文学史忽略,连中国文学界都低估了他的诗歌成就。我想通过这部长诗把仓央嘉措推举进诗歌专业领域,使之可能对当代乃至未来的中国诗歌变革产生更大的影响。他有这力量。至少他已影响了我。诗歌也可以“穿越”。仓央嘉措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又何尝不能穿越到仓央嘉措的时代?诗歌是太空舱。
仓央嘉措享有过宗教领袖的光环。但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诗人。诗人就允许诗意存在。哲人仓央嘉措和诗人仓央嘉措,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同样风格反差很大的双重惊喜。这才是他比纯粹的哲人和一般的诗人都要丰富的地方。
大众还虚构了情人仓央嘉措。把他封为“天下最美的情郎”。对于这美好的幻像,我照样理解并加以塑造。情是诗的核心。能像情歌一样感人的圣歌,才是最好最容易深入心灵的圣歌。能像情人一样有亲和力的圣人,才是最好最容易感染受众的圣人。最早的爱情诗都是赞美诗。爱情诗属于情歌,赞美诗属于圣歌,若能把情歌与圣歌熔为一炉,既像情圣之歌,更像圣情之歌。
最好的文学作品才经得起误读或多重解读,它会滋生美丽的歧义。譬如《红楼梦》,红学家可以说它是家族小说或政治小说,但也要允许有人把它仅仅当成爱情小说来读。对仓央嘉措诗歌的误解可能比正解更有张力,更有想象力,更有感染力,更有创意。翻译是再创造,美丽的误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好的文学作品才能让读者争议时说岔了,让一千个读者说一千个岔。如果咱俩说一块了,说明仓央嘉措是单调的,或过于明朗了。我会向你学习单调的妙处。你已发现了单调的妙处,但还没发现不单调的妙处。
别人拜佛走金光大道,仓央嘉措拜佛走旁门左道。别人写诗正襟危坐,仓央嘉措写诗歪打正着。他的诗歌不管对于道歌还是情歌而言,都是野狐禅,却有一种异端的美。
(待续)
题目: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 ”
主讲人:洪烛,原名王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等。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2013年《海外诗刊》年度诗人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时间: 2015年2月7日(周六) 14:00-16:00
地点: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003179)

洪烛新书《仓央嘉措情史》(《仓央嘉措心史》第2部)2015年1月东方出版社
当当网¥21.30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27705.html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洪烛继《仓央嘉措心史》畅销10万册后又一部力作,是国内第一本以诗性的方式写作仓央嘉措的作品。本书以作者与仓央嘉措的双重视角,用当代读者便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演绎,深入挖掘“情圣”内心深处的点点滴滴,把“情歌”绵延不已的空谷回音继续回收。作者诗情漫漶激荡,优美优雅,大气磅礴,无论题材的选取还是诗意的传达,都堪称一次文学创作的奇迹,写出了《仓央嘉措情歌》的内容和仓央嘉措尚未说出、尚未写完、尚未披露的东西。洪烛“想象着自己就是仓央嘉措,正在苦等姗姗来迟的姑娘。”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京东
:京东价19.40 http://item.jd.com/11300301.html

《仓央嘉措心史》获中国当代诗歌奖诗集奖感言
洪烛
我的《仓央嘉措心史》获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诗集奖,首先要感谢评委们的鼓励,以及所有读者的厚爱。
写诗如有神助,做事要有人助。当代个人原创诗集想走市场成为畅销书,难度极大。但我一直想尝试。幸亏有诸多朋友给力相助,借我东风。我在博客边写边连载同时与网友互动的8800行长诗《仓央嘉措心史》,是长诗临屏写作及网络连载的探索,因为一舟、解舒雅、周一渤诸多知音鼎力相助,而走向并获得了更多的知音,成为我诗歌作品中最有人缘最有影响的。尤其朗诵家一舟,根据这部长诗编排的诗剧《仓央嘉措心史》,2014年1月11日在深圳音乐厅首演,融合诗、诵、歌、舞于一体,是一台完全靠票房实现了赢利的诗歌舞台剧。但他本人在承受极大的经济压力之后,才因整个剧场座无虚席而松了一口气。我和一舟因为《仓央嘉措心史》而成为诗朗诵的一对搭档。他的朗诵扩大了我这部《仓央嘉措心史》的传播半径。美在结果。更美在过程。朋友的意义与力量不是做加法,是做乘法。和我合作过的朋友们都友情长存。
同时要感谢东方出版社勇于为《仓央嘉措心史》这部诗集投资并推向图书市场,由亚洲超模大赛冠军解舒雅写序推荐,第一版6000册很快售罄,不到半年就三次印刷。仓央嘉措保佑,诗神保佑,东方出版社为诗歌所做的这次冒险是值得的,是有回报的。
为响应图书市场和读者的呼唤,我续写的《仓央嘉措心史》第2部《仓央嘉措情史》,2014年底又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第一版的8000册。
诗歌不是挑战极限,而是挑战无限。诗歌永远有无限的可能性。
2012年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创作了《仓央嘉措心史》这部关于爱的诗集。我把从青藏高原采风带回来的哈达,转献给爱着诗或爱着爱的人们。
我主要想塑造仓央嘉措的诗人形象:置之于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他的诗歌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也超越政治与教派,是属于个人的心灵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此之前,他不仅被世界文学史忽略,连中国文学界都低估了他的诗歌成就。我想通过这部诗集把仓央嘉措推举进诗歌专业领域,使之可能对当代乃至未来的中国诗歌变革产生更大的影响。他有这力量。至少他已影响了我。诗歌也可以“穿越”。仓央嘉措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又何尝不能穿越到仓央嘉措的时代?
生命是否可以轮回,怎么轮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爱是可以轮回的,借助传说,吟唱,想象。借助故事与诗歌,乃至种种艺术。仓央嘉措独具魅力,在于他与众人不同,与众僧也不同,与众诗人更不同。这简直接近了神的境界。真如此的话,他照样会与众神不同。
|
|
|
|
|
|
|
仓央嘉措的诗歌与情怀——“我写《仓央嘉措心史》和《仓央嘉措情史》的感受 |
|
|
|
|
|
|
洪烛,原名王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等。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2013年《海外诗刊》年度诗人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
|
|
|
|
|
|
2015年2月7日(周六) 14:00-16:00 |
|
|
|
|
|
|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003179) |
|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