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冯骥才、二月河、歌唱家德德玛、主持人赵忠祥、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文化学者孔庆东、诗人洪烛、词作家梁芒等文化界名人参与活动。他们或为活动撰写文章,或接受中国乡村之声的专访,诉说他们心中的“乡愁”。】
中央电台“记忆乡愁”名家经典系列上线
新华网 2014-08-05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老年之声联合举办的“记忆乡愁”系列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和热烈反响,截止目前已征集到作品千余件,优秀作品陆续在中国乡村之声微信上呈现。8月1日起,由中央电台播音艺术家演播的“经典名篇诵读”和邀请名人名家创作的“文学创作大赏”开始正式上线,并在节目中播出,为“记忆乡愁”活动再添亮点。
播音艺术家倾情演绎经典作品
“乡愁”是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情感,文学作品中思乡的名篇举不胜举。本次活动精心选取了60篇现当代著名作家抒发乡愁情怀的作品,比如鲁迅的《故乡》、巴金的《愿化泥土》、余光中的《乡愁》、莫言的《过去的年》等等,邀请方明、黎江、陆洋、于芳、闻齐、贾际等中央台播音艺术家和著名播音员演播,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用声音对经典作品进行再创作,打造可供流传的“经典名篇诵读”精品节目,在节目和新媒体各平台同时播出,唤起当下人们对故乡的寻找和追求,引发社会情感共鸣。
力邀文化界名人创作“文学创作大赏”作品
截止目前,“记忆乡愁”活动已经邀请了作家冯骥才、二月河、歌唱家德德玛、主持人赵忠祥、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文化学者孔庆东、诗人洪烛、词作家梁芒等文化界名人参与活动。他们或为活动撰写文章,或接受中国乡村之声的专访,诉说他们心中的“乡愁”。“记忆乡愁”活动也得到了文艺家们的肯定和认可。作家冯骥才说,“乡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期待活动能让人们留得住“乡愁”;二月河为活动题词“把乡愁情怀化作创造新生活梦想的动力”。他们的精彩话语和文章也将制作成“文学创作大赏”精品节目,在微信和节目中共同推出。
依托媒体融合提升活动影响
“记忆乡愁”活动自启动以来,微博、微信、网页等新媒体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征文启事、选播优秀征文都是首先在线上推出,借助新媒体力量为活动积聚人气,提升影响力。
8月起,由中央台著名播音员演播的“经典名篇诵读”和名人名家“文学创作大赏”作品也将以有声微信的形式和节目同时上线。这也是在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内容优势,创作经典的一次大胆尝试。
活动主题契合当下情感需求
此次“记忆乡愁”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以“乡愁”为主题的文章和图片,这一主题契合了当下、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和人们迁徙流动过程中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引起广泛共鸣,得到了积极的参与,截止目前已收到千余篇作品,其中不乏感人之作。征文中有对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和梦绕魂牵的儿时记忆的回忆和描述,有对家乡的思念,对故乡发展的期盼,也有离开故乡的人们对故乡在城镇化过程中能够留住美、留住情的渴望。其中的优秀作品已经陆续在中国乡村之声微信中呈现,并从8月起,在节目中进行作品征集选播。
下一阶段,“记忆乡愁”活动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并邀请获奖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派出记者跟随他们重返故乡去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同时还将通过组织后续的公益活动,为人们架起回报故乡的桥梁。(中央电台)
中央电台启动“记忆乡愁”系列活动
本网讯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乡愁”一词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体现了政府在推进城镇化中,对人文传统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尊重。
6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老年之声联合举办的“记忆乡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记录抒发人们对故乡的眷恋、美好回忆,以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故乡变化的失落、期待等种种心理和故事,引发社会的情感共振,在对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和梦绕魂牵的儿时记忆的渴望中,加强社会对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引发人们对建设家乡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次活动分为“文学创作大赏”——邀请名人名家创作乡愁作品、“作品征集选播”——离乡爱乡之人记录抒发乡愁的文图征集、“经典名篇诵读”——请著名播音员诵读乡愁名篇制作经典声音产品、“寻找记忆中的故乡”——
记者采用纪录式跟踪的方式,呈现作者回乡过程中的点滴片段。通过作品反映农村人口迁徙的大背景下,这些离开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对故乡发展的期盼,以及对故乡在城镇化过程中能够留住美留住情的那份渴望。
这次系列活动将突出以下特点:强化产品概念,以产品打造影响力,以情感人,以声动人,制作一批可供流传的经典作品;强化新媒体功能,加强新媒体和节目的衔接,使新媒体真正做到与节目并驾齐驱,不仅成为报道主体,还成为报道亮点;做有声音的微信,打造微信拳头产品;强化与征文作者的互动,让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角,以延伸活动的形式和内涵。
通过这次活动,力求使中国乡村之声和老年之声成为勾连离乡之人思乡之情的纽带,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平台、寄托思绪的载体;并为后续的公益活动探路,为人们架起回报故乡的桥梁。
作品征集启事:
一、活动具体内容
1、“文学创作大赏”活动
面向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作家等群体征集。作品不参加征文评选,但将在中国乡村之声、老年之声节目中选播,选播作品将获颁2000元奖金,并视情况结集出版。
2、“征文评选”活动
面向全社会离开了家乡来到城市里,仍然眷恋、热爱故乡的群体,包括农民工、大学生、城市白领、企业家、退休老人等,以及虽未离开家乡,但是经历着家乡在城镇化过程中发生了巨变的农民。征文将参加评选,并在相关节目中选播(图片作品在网站、微博、微信选登)。具体奖项见后。
二、征集作品主题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推进城镇化中,人文传统需要延续,自然环境需要保护,人们的精神情感生活更应得到尊重。作品可围绕“记忆乡愁”的主题,记录抒发对故乡的眷恋、美好回忆,及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故乡变化的失落、期待等种种情感和故事,通过在对原汁原味的乡土风貌和梦绕魂牵的儿时的回忆与描述,呼吁全社会对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引发人们对建设家乡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品可以描写儿时记忆为主,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可以描写家乡自然风情为主,展现田园魅力、自然之美,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可以描写乡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主,启发人们对保护和弘扬历史建筑、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历史传统文化的思考;可以展现成功范例、描写强烈愿望为主,围绕“现代乡村如何建设?乡愁乡情如何依托?”表达作者的美好期盼和心愿。
三、征集作品要求
要求为原创、真实、情感自然真挚、语言朴实生动。
1、“文学创作大赏”活动征集文学作品,体裁为散文、诗歌、记叙文,作品字数在2500字以内。
2、“征文评选”活动征集文学和图片作品。
文学作品体裁为散文、诗歌、记叙文,作品字数在2000字以内。
图片作品单张、组图均可,要求附140字以内的微手记作为图片说明,图片要求500K以上。来稿请留下联系方式。
3、征集时间:2014年6月10日至2014年9月20日。
4、投稿办法:请寄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策划部,邮政编码100866,或发送电子邮件到xiangchou@cnr.cn。
四、征文评选
邀请评委对所有选播、选登的作品进行打分,经过初评、复评,评选出组织奖和一二三等奖。组织奖二名,奖金各3000元。一等奖三名、各奖3000元;二等奖五名、各奖1000元;三等奖十名,奖金各500元,其余选用的文学和图片作品都为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组织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将在节目中播出。评选结束后,将邀请部分获奖作者走进直播间,参与相关节目的访谈。(中央电台党委办公室)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