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届清新文化研讨会暨书画展的发言
洪烛
今天很高兴参加清新文化研讨会。各位领导都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清新文化的概念,我也觉得这个概念非常好。尤其张凡凡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很有前瞻性。那时正好是新世纪到来。现在,文化大繁荣这个概念在中国也提出来了,说明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这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为什么新世纪和上个世纪大有区别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是一个文学热的年代,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朦胧诗等,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使文学边缘化,全民下海,很多人在精神追求上处于停滞状态。新世纪之后,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开始注重文化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必然规律。
尤其我觉得“清新”这个词定位比较好。这几年网络上有个流行词叫“小清新”,我觉得文化本身是一种“大清新”,与“小清新”不大一样。“清新”与什么相对呢?我觉得是与“腐朽”相对。清新的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很有青春的文化。它与成为文物、成为化石的那类文化遗产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现代进行时,具有深远的未来。
以前接受电视台采访,我曾谈到自己的“文化观”: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形式,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文学是文艺中的文艺,文艺是文化中的文化,文化是文明中的文明。文化就该是这样的金字塔。可惜常常被倒置了。不管对文化还是诗歌,每一个时代都应该重视。
我很高兴来到这里,看到很多书画作品,好像进入了一种书香门第似的。整个氛围让人受到一种熏陶。这种氛围给大家的精神寄托提供滋养。清新文化活动已经第十届了,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的举办下去,我们大家能够在这样的氛围里感受到精神生活的魅力。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