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还虚构了情人仓央嘉措。把他封为“天下最美的情郎”。对于这美好的幻像,我照样理解并加以塑造。情是诗的核心。能像情歌一样感人的圣歌,才是最好最容易深入心灵的圣歌。能像情人一样有亲和力的圣人,才是最好最容易感染受众的圣人。】
洪烛2400行长诗《超人:仓央嘉措心史》序言
我尊敬的诗人仓央嘉措【增补稿】
洪烛
14.
把仓央嘉措分别作为历史人物和作为文学人物来想象,可获得风格反差很大的两种美感。史实里的仓央嘉措只是一具模糊的毛坯,多少有情人为之添加进自己的理想,一遍边抚慰,才打磨得光可鉴人。他是一条船,被上涨的河水抬高了。
文学可以超越时空,更可以超越史实,超越生活的真实而达到艺术的真实,那才是梦寐以求的终点站。
我写这部长诗主要想塑造仓央嘉措的诗人形象:置之于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他的诗歌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也超越政治与教派,是属于个人的心灵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在此之前,他不仅被世界文学史忽略,连中国文学界都低估了他的诗歌成就。我想通过这部长诗把仓央嘉措推举进诗歌专业领域,使之可能对当代乃至未来的中国诗歌变革产生更大的影响。他有这力量。至少他已影响了我。
诗歌也可以“穿越”。仓央嘉措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又何尝不能穿越到仓央嘉措的时代?诗歌是太空舱。
仓央嘉措享有过宗教领袖的光环。但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诗人。诗人就允许诗意存在。哲人仓央嘉措和诗人仓央嘉措,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同样风格反差很大的双重惊喜。这才是他比纯粹的哲人和一般的诗人都要丰富的地方。
大众还虚构了情人仓央嘉措。把他封为“天下最美的情郎”。对于这美好的幻像,我照样理解并加以塑造。
情是诗的核心。能像情歌一样感人的圣歌,才是最好最容易深入心灵的圣歌。能像情人一样有亲和力的圣人,才是最好最容易感染受众的圣人。
最早的爱情诗都是赞美诗。爱情诗属于情歌,赞美诗属于圣歌,若能把情歌与圣歌熔为一炉,既像情圣之歌,更像圣情之歌。
最好的文学作品才经得起误读或多重解读,它会滋生美丽的歧义。譬如《红楼梦》,红学家可以说它是家族小说或政治小说,但也要允许有人把它仅仅当成爱情小说来读。
对仓央嘉措诗歌的误解可能比正解更有张力,更有想象力,更有感染力,更有创意。翻译是再创造,美丽的误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好的文学作品才能让读者争议时说岔了,让一千个读者说一千个岔。如果咱俩说一块了,说明仓央嘉措是单调的,或过于明朗了。我会向你学习单调的妙处。你已发现了单调的妙处,但还没发现不单调的妙处。
别人拜佛走金光大道,仓央嘉措拜佛走旁门左道。别人写诗正襟危坐,仓央嘉措写诗歪打正着。他的诗歌不管对于道歌还是情歌而言,都是野狐禅,却有一种异端的美。
我用仓央嘉措和唐朝元稹的诗句各一,加两句自己的话,凑成顺口溜:“不负如来不负卿,半缘修道半缘君。暗恋女人明恋佛,晨吹法螺夜扪心。”暗恋如花,香从何来?诗如暗香,袭人而不惊人扰人。仓央嘉措的缕缕心香,令人陶醉的程度,并不逊色于圣坛神殿里的香烟缭绕。
诗人对神与女人的爱,都源自爱美。既爱神性美,也爱女性美,并无意识地将两者混为一谈。难怪古今爱情诗里的女性形象,个个美若天仙。
怜香惜玉,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佛性。活佛仓央嘉措,自当有这份悲悯之心,爱众生之余,对女人额外多几分怜爱。贾宝玉为强调女人是水做的,不惜贬低包括自己在内的男人是泥做的。仓央嘉措若真是情种,估计也会英雄所见略同:他由月亮想起玛吉阿米的脸,就是证明。月亮成了女人的专利,是男人仰望的对象。
生命是否可以轮回,怎么轮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爱是可以轮回的,借助传说,吟唱,想象。借助故事与诗歌,乃至种种艺术。
仓央嘉措独具魅力,在于他与众人不同,与众僧也不同,与众诗人更不同。这简直接近了神的境界。真如此的话,他照样会与众神不同。即使把他造为爱神,他还是跟维纳斯与丘比特等别的爱神不同。
爱情变成传奇,等于是把生活给诗化。诗人变成传奇,等于是把人生给艺术化。就让仓央嘉措成为女人们心中的爱神吧。谁叫他不仅以情歌,还以自我牺牲的行动,赞扬着女人的美与魅力高于名利富贵,而且不亚于神明。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