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中国煤矿文工团《屈原颂》大型诗歌朗诵会【组图】

(2012-06-19 18:17:59)
标签:

杂谈

屈原

洪烛

诗人

楚国

北京地铁

北京青年报

《离骚》

诗歌

《屈原颂》大型诗歌朗诵会在京举行

                       千龙网    中国日报网

     端午节到来之际,各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逐渐掀起了高潮。6月17日,抒情长诗《屈原颂》大型公益诗歌朗诵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著名朗诵家、国家一级演员瞿弦和领衔数位朗诵家将该作品演绎得声情并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屈原颂》全诗近700行,大气磅礴、气势恢弘,由《端午,龙舟激荡的心灵海洋》《屈原:东方文明的诗意绽放》《长铗:纵横捭阖的磅礴篇章》等9章长诗组成,全诗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其精神光照日月,其道德泽被千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作为屈原后裔,为了创作《屈原颂》,屈金星沿着屈原被流放的路线进行了近一个月的采风,将屈原放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大座标系下进行观照。“因为屈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并把它薪火相传。”屈金星表示,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求索精神、民本精神、创新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屈原被尊称为中华屈氏的始祖。《屈原颂》是屈金星代表天下屈氏后裔献给始祖屈原的一瓣心香。该诗从横向的文明广度、纵向的意蕴深度、超拔的精神高度,讴歌了大写的屈原精神、民族精神甚至人类精神。

  通过这场朗诵会,我们讴歌屈原精神,更应该注重弘扬屈原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普遍价值观。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12/06/18/xfxf20120060018000021.jpg

  《屈原颂》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文辞铿锵、韵律优美,实乃朗诵诗之佳构。著名诗人洪烛、周拥军、赵福治等出席朗诵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http://life.ce.cn/d/file/Service/2012-06-18/716de8c422c8c9f947e1c4ad3ac04315.png

  作为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较为活跃的文化策划人、诗人、辞赋家,屈金星曾参与策划或创作了《北京奥运赋》《上海世博赋》《广州颂》等系列诗歌辞赋及书法长卷,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此前,由屈金星策划的一组以“端午和屈原”为主题的诗歌在北京京港地铁4号线的诗歌坊内亮相,成为北京地铁线上又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http://life.ce.cn/d/file/Service/2012-06-18/9b98beb490e96340635081c009bcec5d.png

  本次朗诵会由中国屈原学会、中华屈氏宗亲会、中国人口文化艺术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主办。来自中央宣部、中央统战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嘉宾代表以及首都诗歌界、文化界、新闻界的代表数百人参加了朗诵会。

 
@桂杰 新浪个人认证 #现场#昨晚,屈金星诗歌《屈原颂》朗诵会在中国煤矿文工团举行。屈金星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诗歌爱好者,论写诗,诗人洪烛也写过一首咏屈原的长诗,比我写得好,大家可以在网上阅读。我的这首诗只是为了表达一个屈原后人对祖先的祭奠!——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好!读诗更读人。@洪烛

 

在歌颂金钱歌颂美女的浮躁时代,歌颂一个早已死了两千多年的诗人

  ----读屈金星的《屈原颂》有感而写

   洪烛

写过屈原的诗人很多。这几乎是每个中国诗人无法回避的一大主题。李白与杜甫对屈原的推崇和歌颂,更是奠定了这一传统。到了现当代,即使西风东渐,也未吹灭这盏古老的明灯。相反,屈原因有了新的参照系,而给后人的演绎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我们会发觉:屈原的精神不只体现中国人或东方民族的个性,也能代表全人类的某种共性。中国古代的诗人,与文人或士阶层,以及西方的知识分子,在胸怀与使命感上,真是一脉相承。诗人与楚王的关系,可以放大成“诗人与国王”,在中外文学史里一直是不会折旧的题材。到了普希金及其后诸多俄罗斯诗人那里,更是构成了“诗人与沙皇”的敏感问题。“沙皇”不只象征旧时代的强权,在新时代的独裁政权下也构成隐喻现实的符号,与热爱自由的诗人相对立。在当时,诗人是弱势群体,却敢于与强权抗衡。而在未来,国王或沙皇必将在诗人的伟大面前显得渺小。为什么呢?借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来说:文化比政治更长久。诗人们热衷于歌颂往昔的诗人,却不见得舍得把这样的溢美之辞奉献给前朝的国王,因为大家信仰着另一种价值观。而诗人的价值观比国王的价值观更崇高,也更不容易失效。

我喜欢读中国诗人尤其当代诗人写屈原的诗。因为我也是喜欢给屈原写诗的人。读到屈金星的《屈原颂》,我想了很多,尤其在想:屈原为什么是中国诗歌界不老的话题?歌颂屈原,其实在歌颂诗歌。歌颂诗歌,其实在歌颂文化,歌颂一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歌颂一种超凡脱俗的价值观,歌颂一种对现实有无穷意义的理想。即使这样的歌声是原始的粗糙的甚至缺乏技巧的,但感情毕竟是真实的,因而也是宝贵的。

是的,在这个大家都在歌颂金钱歌颂美女的浮躁时代,歌颂一个早已死了两千多年的诗人,确实够另类的。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屈原死了,可诗歌还活着。

   我之所以认定屈原是东方的诗神,并不是想给他安个头衔——他哪缺这个啊,而是为了重新关注他对当代诗歌的意义。屈原属于源头式的人物,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先驱,自然应该是我们先驱的先驱。可我们经常忽略了他模糊的背影。是的,如果李白与杜甫在今人记忆中仍然以正面像的形式存在,屈原则彻底变成了背影,愈去愈远。

   

   其实,屈原是中国文学史的精气神,中国诗人的集体形像最初以屈原的生平与性格为蓝本塑造的。我们却遗忘了自己的原型。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难怪诗人在现代社会像丢了魂一样盲目且失重。

    魂兮归来——为屈原招魂,就是为诗歌招魂,是每一代新诗人的必修课,而不仅仅是与每年一次的端午节相关的仪式。

    诗神屈原,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起,构成中国诗歌史的三位一体,是一代又一代诗人寻找自我的参照系。我们生活在巨人的下游,就该以寻根的方式向他们靠拢。踮起脚,再踮起脚,用力去够冰峰之巅的雪莲。诗人都是这样一边致敬一边长高的。

    如果说当代诗歌一度给世人以精神矮化的印像,那是我们失去了崇高感,丢掉了自屈原即占领的制高点。没有信仰的诗人必然成为侏儒,放弃了风起云涌的天际线,地平线也不见得能守住。重温屈原,等于是在重新学习仰望,等于是在补课,补一堂不该漏掉了的基础课。

   怎么赞美屈原也不过分,那是在赞美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那是在赞美我们的精神祖先。中国人的精神枝繁叶茂、根深柢固,其中就包括屈原的贡献。屈子和孔子一样,正如长江与黄河,构成中华民族两大文化渊源。就文学性而言,《离骚》比《论语》更为超凡脱俗、出神入化。就文人的风骨而言,屈子比孔子更为孤绝、清高、激烈,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对世俗的黑暗丝毫不愿意妥协。说白了,屈子比孔子更不容易啊,更不容易做到。学孔子难,学屈子难上加难。孔子比屈子更富于人性,而屈子比孔子更接近神性。孔子是现实主义者,屈子是理想主义者。诗歌注定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诗人就该承担神圣的使命。

   怎么赞美屈原也不过分,那是在赞美我们自己。赞美我们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赞美人性里升华的神性。也许屈子无法在现实中代表我们,却可以代表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梦。没有梦的民族是空虚的。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骨头的。幸好我们有屈原,屈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老骨头、硬骨头。

 

【端午诗歌亮相北京地铁。郭沫若、余光中、洪烛、伊甸和屈金星等10位诗人的作品入选其中。】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5/28/96682122040962325861n.jpg

端午主题诗歌 亮相北京地铁

2012年06月01日 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端午节到来之际,一组以“端午和屈原”为主题的诗歌日前在地铁4号线的诗歌坊内亮相。

  据了解,本组“4号诗歌坊”主题诗歌将展示在京港地铁4号线第12号和第39号两列列车的车厢内和马家堡、动物园、西单、人大等地铁沿线的车站里,活动将持续至今年7月12日。这也是继京港地铁4号线“4号美术馆”之后,北京地铁线上又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郭沫若、余光中、洪烛、伊甸和屈金星等10位诗人的作品入选其中。

  身为屈原后裔,本期“4号诗歌坊”公益活动策划人、诗人屈金星表示,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其精神光照日月,其道德泽被千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同时透露,将在端午前夕推出一场他本人创作的《屈原颂》大型诗歌朗诵会,以此讴歌屈原精神,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据介绍,“4号诗歌坊”旨在利用北京地铁4号线地铁列车、车站展示空间,定期以不同主题展示国内外优秀诗歌,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丰富的车旅体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史诗?

         -----长诗《屈原》节选

          洪烛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荷马?

屈原的湘夫人比海伦还美

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太远,我有我的 云中君

他心中的神山叫昆仑:“登昆仑兮食玉英……”

郢都,玉碎宫倾的城市,和特洛伊一样蒙受耻辱

和荷马不一样的是,屈原

自始至终都站在失败者一边

 

作为战败国的诗人,身边没有一兵一卒

只剩下一柄佩剑:宁愿让它为自己陪葬

也不能留给敌人,当作炫耀的战利品

不,是他本人在殉葬啊

为了保住楚国最后的武器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史诗?

《离骚》是用血写下的

虽然我的诗人不是胜利者,他投身于水国

也拒绝向强敌屈膝。一个人的抵抗

比一个国家的命运还要持久

如今己两千多年了

他还没有放下手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