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郭沫若、余光中、洪烛等十诗人端午诗全文【组图】
标签:
余光中北京地铁北京青年报屈原作者简介洪烛杂谈 |
雷!你那轰隆隆的,
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
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
拖到长江的边上去,
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
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
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
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
—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
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
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
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样,
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
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
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革命活动家。著有历史剧《屈原》等。
为何在末日的前夕啊,偏偏,你坚决
要独立阻挡崩溃的岁月?
直到你飞扬的衣袖变成
起伏的狂涛,你的乱发
变成逆流惊啸的水草
终于你发现自己顽抗的
用绝望的手势妄想抵挡的
不是岁月,是整条江河
你顶撞高潮,推的太猛了
把整条汨罗的来势汹汹
竟举过你高傲的额顶
举过你孤高的额顶
在忧愤纵横的额纹上
裹一条水殇的白头巾
把一个凄漓的情意结
年去年来结成了五月
不甘的英灵啊,今年的五月
该去怎样的逆流滔滔
怎样呼啸的漩涡里寻找
寻找你呢?当三峡危倾
洞庭萎缩,长江浑沌
不洁的泽国何处可容身?
当一只冰凉的粽子
把端午的喉头哽住
就凭我,以宋玉之哭
真能够盖过举国之笑
为你的离骚一路招魂?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福建永春人,生于南京,现居台湾,著译等身。
——《屈原颂》(长诗节选)
你投江的刹那,
激起中华民族永远的悲壮。
铸造中国诗魂傲岸的脊梁。
你让诗歌,
成为中国美丽的宗教。
你使美政,
成为人类永恒的理想。
除了你,
谁用鲜血控诉肮脏?!
除了你,
谁用生命指明方向?!
我和你同一个DNA,
下同子孙,上同炎黄。
我和《楚辞》同一个血脉,
上联长江,下通太平洋。
当我拨亮辞赋的天眼,
魑魅魍魉何处躲藏?!
当我高扬诗歌的大纛,
中国精神四射光芒!
屈金星,屈原后裔,诗人、辞赋家、策划人、媒体人,参与过奥运、世博、亚运会相关的文化策划,出版有两本专著,发表作品数百万字。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荷马?
屈原的湘夫人比海伦还美
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太远,我有我的云中君
他心中的神山叫昆仑:“登昆仑兮食玉英……”
郢都,玉碎宫倾的城市,和特洛伊一样蒙受耻辱
和荷马不一样的是,屈原
自始至终都站在失败者一边
作为战败国的诗人,身边没有一兵一卒
只剩下一柄佩剑:宁愿让它为自己陪葬
也不能留给敌人,当作炫耀的战利品
不,是他本人在殉葬啊
为了保住楚国最后的武器
谁说我的祖国没有史诗?
《离骚》是用血写下的
虽然我的诗人不是胜利者,他投身于水国
也拒绝向强敌屈膝。一个人的抵抗
比一个国家的命运还要持久
如今己两千多年了
他还没有放下手中的剑
作者简介: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现居北京,著有诗集《西域》和散文集《北京往事》等。
屈原先生留着长须
他已经几千岁了他的胡须也该有几千米
路慢慢其修远兮
如同在下巴般光滑的峭壁上
拽住一根根绳子
翻过用胡须线装的《楚辞》
涉过那条江
就可以找到一部生满青苔的
历史
作者简介:
6,要来就来水里看我(节选)
我是住在水里的
熟悉了水里的生活
我能把水当做无
我已习惯长出鳞片
喜欢吐泡泡
不要让岸上的人看到
吕游,原名吕宏友,生于70年代,河北沧县人,至今已创作诗歌1万余首,已发表小小说、诗歌、散文300余篇。诗作入选多种选本。
7,端午,怀念一个人
这一天也是平常日子。
有细雨斜织,白的云朵
飘浮在近于无限透明的天空。
有深蓝眉毛的燕子飞向江心,
翅膀掠过的芦苇,
仿佛受了惊吓,一齐低下了
青葱的头颅。背负家国的那人来了,
哭一会儿,笑一会儿,
把用肝胆写下的诗篇,
又和着泪水吟诵了一次,
然后,纵身跃起,把自己交给了
江水的温暖和透明,
这一江青山猝然暗下来,
从此没了水的轻盈。
此时初夏,人间四月芳菲尽,
秋天永远停在了路上,
这一天注定要成为我们心中的痛,
要饮雄黄,长醉不醒,
用艾香熏治满眼的血红。
要擂鼓,划龙舟,一年年去江心招魂。
要去农历深处,长成苍茫芦苇,
守望三千年的孤独。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三千年过去,那人成了传说,
而我来到了这尘世,
坐在一条河的岸边,看见天空
说黑就黑了,说亮又亮了,
而对岸的万家灯火,
仿佛从没有熄灭过一样——
个人简介:
谷禾(1967.6——)生于河南农村,著有诗集《飘雪的阳光》、《大海不这么想》等,现供职于北京某大型文学期刊。
阳光迷醉在楚国的天空
朝野上下星光灿烂,颂歌如潮
鹰犬们忙于离间,新王的宫殿建在云端
大臣们一派晕眩
旧王在遥远的秦国死里逃生
在楚国的土地上,惟有三闾大夫
要用剑仗缝合大地的裂痕
一柄高举的青铜剑
在浩浩的楚国是那么的孤立无援
你将锋利剑刃,刺向蓝天
刺得内心无边隐痛
作者简介:
原上草,原名赵元文,甘肃武都人,现居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著有诗集《苦旅》、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谈》、小说散文集《低处的雪光》等。
伊甸
春天坐在箬叶上
缓缓潜入江中。鲲面南而坐
所有的鱼、石头和荇草
穿越水面的淡蓝色阳光
一齐俯首称臣
擂响羊皮鼓吧
死亡的庆典,复活的庆典
龙在空中舞得多么疯狂
两千年未曾干涸的一颗泪水
在穹顶闪耀
多么沉重啊,我的一根羽毛坠落
山脉耸起
山脉在不断耸起
我的岸后退
我滔滔的江水历尽劫数
失去马匹、弓箭和虎头盾
我以歌声为马,为弓,为箭,为盾
我听见水底的呼应
听见时间的铁块被水流撕碎
那种又尖又钝的声响
震惊我整整一生
作者简介:
10 汨罗江情思
家雄
你是以何种方式离去的
民谣便以何种方式诞生流传
国土的沦丧不能使你悬梁自尽
一块石头就能使你沉入江心吗
那群浮动的鱼类
那些折帆沉舸的水手
拼命挣扎着冒出水面
讲述着目睹的一切情景
而你实在是一个谜
供人翻读了几千年
悟不出汨罗江底究竟有什么风景
把一代一代的泪水
一代一代的疑问
留给一代一代的后人吧
端午时节汨罗江畔
天又要下雨
即将上涨的潮水
是你年年不绝的回首
已经看到你
却不能伸手相握
家雄,原名徐善庚,生长于江苏溧阳市,现居无锡,著有诗集《灵魂诗选》和《天堂边缘》等。
端午诗歌亮相北京地铁。郭沫若、余光中、洪烛、伊甸和屈金星等10位诗人的作品入选其中。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5/28/96682122040962325861n.jpg
端午主题诗歌 亮相北京地铁
2012年06月01日
本报讯 端午节到来之际,一组以“端午和屈原”为主题的诗歌日前在地铁4号线的诗歌坊内亮相。
据了解,本组“4号诗歌坊”主题诗歌将展示在京港地铁4号线第12号和第39号两列列车的车厢内和马家堡、动物园、西单、人大等地铁沿线的车站里,活动将持续至今年7月12日。这也是继京港地铁4号线“4号美术馆”之后,北京地铁线上又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郭沫若、余光中、洪烛、伊甸和屈金星等10位诗人的作品入选其中。
身为屈原后裔,本期“4号诗歌坊”公益活动策划人、诗人屈金星表示,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其精神光照日月,其道德泽被千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同时透露,将在端午前夕推出一场他本人创作的《屈原颂》大型诗歌朗诵会,以此讴歌屈原精神,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据介绍,“4号诗歌坊”旨在利用北京地铁4号线地铁列车、车站展示空间,定期以不同主题展示国内外优秀诗歌,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丰富的车旅体验。
http://www.sina.com.cn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