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6年洪烛最大的理想

(2012-05-16 18:13:18)
标签:

杂谈

来源:《写作》1997年第01期 作者: 伍立杨;楚人

深化唯美的视境——青年作家洪烛其人其文

   当脚登阿迪达斯旅游鞋,腰挂汉显BP机,身穿李宁牌T恤的洪烛在一大堆朋友中间听罢大家买车、买楼或出国的“远大理想”,忽然宣称“我最大的理想是在我诞辰二百年的时候有人给我在南京的新街口造一座普希金那样的铜像”时,在场的朋友一刹那间都愣住了,居然在1996年这样的年代还有人胸怀这样的理想,真如同蓦然间发掘出一件西汉时期的文物那般,无限的稀少而又珍贵了。

    洪烛的本名王军,他居然会有这样一个严重缺乏诗意的名字。他的出生地为南京,镀金在武汉,发光在北京。早在中学时期,他就用洪烛这个名字发表诗文,并因此而免试保送武汉大学中文系。

   毕业时,他像他的同代大学生一样,怀揣毕业证书及一大叠诗文作品气喘吁吁面红耳赤地跑到北京求职。当他在北京这个文化古都屡碰城墙以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慧眼识珠,把他召纳进京,自此开始了他的浪漫的文化苦旅。

    初初进京,洪烛栖身在办公室,在那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他白天伏案编稿,上半夜则挥笔写诗,下半夜才梦游古都。那一张行军床,晚上打开,白天收起,空空的一座大楼寂如寒寺。以后,他终于在三里河觅到一间民房,仅可以架起一张床的空间,他却要上下寻觅五千年,如同李太白...... (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