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音乐诗人罗大佑
(2012-04-24 14:13:17)
标签:
罗大佑深广《童年》恋曲1990东方之珠洪烛文化娱乐 |
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我也算个在大陆诗坛上闯荡了多年的男人,我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这方面的天赋与创造力,
甚至职业都注定了我不断和周围的新旧诗人们打交道,我想自己和诗歌应该说很有缘份的了。然而,接触到罗大佑一系列歌曲之后,我承认自己产生了小小的自卑感。按道理罗大佑这个名字应该属于音乐界的,隔行如隔山,从没听说谁把他划入诗人的圈子,但我不得不肯定;罗大佑,具有最良好最完善的诗人气质。他的歌词,印在纸上,可以当作诗来读。我不想把它和汪国真的诗作比较。没法比。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是罗大佑一支歌曲的标题。此刻我正把这十个汉字写在方格稿纸的上端。我仿佛听见了黑发的汹涌与手掌的抚慰,电闪雷鸣,刻骨铭心。我相信这娓娓道来的一句白话,比一首完整的爱情诗更有说服力。它留下了一望无际的空白,除了凝滞为永恒的发型与手势之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听见了一颗心的跳动。一颗心,在为爱情而跳动,像夺路而走的麋鹿在雨后泥泞的小路上跳动,留下了梅花状的蹄痕。世界上还有比之更神圣更纯粹的事件了吗,一颗纤尘不染的心,在为风驰电掣的爱情而跳动,而痛苦或欢乐。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脸",这个简洁生动的意象令我联想到俄罗斯叶赛宁的一首诗,原文已记不清了,大意是:爱人的小手像两只洁白的天鹅,在我黑发的波浪中间漫游……所以说,千万不要把罗大佑的歌曲视若风花雪月的通俗文字,它本身蕴藉着浓郁得挥掸不开的诗意。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正是罗大估为温柔所设的比喻。温柔正是一只超现实主义之手对蓬乱潦草的心绪的梳理与抚慰。这句话太美了。这句话不比普希金逊色。这句话感动得我没办法,简直想骂人了。这句话我肯定终生难忘。
在知晓罗大佑这个名字之前不少年,我就听过他创作的歌曲了。
我下面要开列一串罗大佑歌曲的标题:《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爱人同志》、《东方之珠》、《红尘滚滚》、《之乎者也》、《鹿港小镇》、《乡愁四韵》……
我们在《童年》中蒙昧未开,在《野百合也有春天》中情窦初开,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里恋爱,在《光阴的故事》里少年说愁,在《恋曲1990》中失恋,在《东方之珠》里憧憬未来,在《爱人同志》中绝望,在《之乎者也》中长大成人……我听见青春在他的音乐里电闪雷鸣,刻骨铭心。
你逐一浏览不知作何感想?它们出自同一人之手,它们像川端康成小说里纸叠的千只鹤一样联翩而去、雁字成行,这个人因为这一切而辉煌如富翁,他简直是在创造奇迹。要知道,被他信手涂抹在五线谱上的这每一首歌,都插了翅膀般深入民间、被众口相传,简直是在精神领域里流通的货币,其价值无法评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有兰舟催发的《雨霖铃》,罗大佑也以《恋曲1990》咏叹过人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能够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黑漆漆的孤枕边有你的温柔,醒来后的清晨里有我的哀愁……"可见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是历万古而不变、一脉相承的。
他似乎永远是一个游吟诗人,叛逆、非凡、特立独行,又充满神秘。在我的字典里,他总是和王小波、崔健、村上春树、王朔排列在一起的。他们是都市的异类,引领过多么强劲的都市风尚啊,但现在,尽管我们和他们都不愿意承认,但毕竟他们已经过时了!
我不忍心背叛罗大佑,就像不忍心背叛自己的那一个抒情时代,尽管很多人号称要以郭敬明、以周杰伦、以“超女”,为那个时代送葬。
罗大佑,一位从鹿港小镇里走出来的田园诗人,一位不习惯都市霓虹灯的布衣草履的理想主义者,爱情对于他属于乡愁的一种,而乡愁则验证着他终生的爱情。他写出了海枯石烂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