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行诗剧《白蛇传》自序连载【节选】■ 洪烛
在西方,创世纪的神话里有蛇的影子:蛇是魔鬼的化身,诱惑夏娃偷尝禁果,导致亚当与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在东方,《白蛇传》的传说中,蛇摇身变作美丽而善良的女人,要到人间去,相信真正的乐园在人间,因为人间才有爱情。爱情比天堂的禁果更有吸引力。但这同样触犯了教条,遭到卫道士法海的驱赶。白娘子自我营造的乐园被打碎了,她无羁的梦想被贴上封条,压在沉重的雷峰塔下。
夏娃承认犯有原罪,面红耳赤地接受了惩罚。白娘子却不信这个邪,即使追求越界的爱情,她也视为正当的权利。她勇于反抗,不惜水漫金山。虽然失败了,却无怨无悔。白娘子付出的代价,不比夏娃要小,但她比夏娃勇敢得多。为捍卫爱的自由,她真的豁出去了。
跟这个觉醒的女人相比,作为男人的许仙,还是像承担了连带责任的亚当那样怯懦,那样温驯。
我喜欢《白蛇传》,因为这是一个歌颂爱的自由的神话。
我喜欢白娘子,因为这是一位有反抗精神的女人。她果断地拒绝了法海的欲加之罪,她根本不认可自己是有原罪的:爱如果是一种罪,天理何在?白娘子就是要和那些自以为是的伪道学拼个你死我活,玉碎宫倾。
即使遭到无情打压,她仍然相信真理站在自己一边,战争并没有结束,雷峰塔会有倒掉的那一天。果然,在我们忘掉这个传说之前,塔就垮了。那个女人饱受压迫的影子,却抖落满身的灰尘与瓦砾,从原地重新站起。是的,她从来就没有放弃挣扎。
这是蛇变成的女人?蛇一点点地蜕皮,脱颖而出的是一个女人。当蛇隐退为传说,女人就构成事实。她美得让你无法怀疑。
或者,她的前世是蛇,今生是女人?她本已丢失了遥远的记忆,你们非要不断地把她提醒。她的出身就那么重要吗?她已经死过一回了,难道不该获得新生吗?
我更愿意相信:她仅仅是个属蛇的女人罢了。除了无法背叛自己的属相,她什么都抛弃了。她跟蛇几乎没有一点关系。她从空白中来,难道我们就不能让她回到空白中去吗?为什么要把那些多余的想象,全部安在她身上?难道嫌生活过于太平了吗?非要洒一些恐怖的调料。她此刻是女人,她就永远是女人。
如果她身上多了几分妖娆,多了几分神秘,只能说她比女人还女人。不,她并没有进化,而是我们周围的女人普遍退化了。她们几乎忘了:原来女人可以这样的。
女人本来就该像她那样的:有爱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为爱流过泪的女人才是女人中的女人。
【未完待续】

论知名作家诗人洪烛新诗剧的创新意义
木兰小朵
我为什么看好诗人洪烛创作新诗剧,因为我看出了这位作家诗人有点野心,他在不动声色地探寻一种诗歌新运动,看似平淡的创作中,预谋着一场诗歌的新动向,企图以诗剧的形式使诗歌走向大众生活。

诗人洪烛在向东方的莎士比亚进军,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莎翁在旧故事的框架上成功创作了戏剧《哈姆莱特》王子复仇记,而洪烛则在我国民间传奇故事的基础上创作长诗新剧《白蛇传》白蛇报恩复仇记。诗剧于东方传统文化中容纳西方歌剧的个性化特点,从生活到梦境,从现实到虚拟,景物描写、心理刻画、细节点缀,情节起伏,剧情循序渐进,给予读者很强的感染力,读后浮想连篇。但如果作者将这种新诗剧,从纸上谈兵,实现到真实生活中去,把纸上的舞台搬到天地中去,野心变大些,那么洪烛创新的诗剧还能获更强更长远的生命力!

我看过赵雅芝(饰白娘子)陈美琪(饰小青),叶童(饰许仙)主演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称为新白娘子传奇,主要表现为:结合古典戏曲及现代白话的表演形式,在现代对白,人物表情与故事情节中,溶入戏曲的唱与现代话剧动作,集观赏与视听于一体,深受民众喜爱,这部电视剧让38岁主演白娘子的赵雅芝创收了电视剧的收视奇迹。

诗人洪烛推陈出新将这种表现形式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上,大大地扩展了中国古典爱情传奇故事的民间文化艺术内涵。他创作的诗剧吸取民间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诗歌的意象、隐喻、转折、跳跃等手法去描写情、景、物及人物心理活动,从多种角度展现传统的民间文化,以诗歌文本禅释了诗歌的艺术表现空间同样博大。他的这种创新,如能实现在舞台上,让现代诗歌能唱能舞,则更具活力。而出版这部作品时,以连环画的形式推出,将是一本极有收藏价值的著作。

我建议诗人洪烛将纸上谈兵的诗剧《白蛇传》和《黛玉葬花》移到天地中去,不是没有可能,此举在西方与东方的艺术家中早有先例,只不过少有诗人以诗歌的形式作出这种壮举。西方的《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导的一部歌舞剧,《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和他的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世界歌剧的经典作品,马林斯基剧院因上演经典的歌剧而闻名遐迩,每一个来到圣彼得堡的人,都渴望能到马林斯基剧院看一场演出,马林斯基更成为最高芭蕾艺术的代名词,同时成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发祥地。

我国的大导演张艺谋编导的《图兰朵》,成功地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揉合在一起。图兰朵的起源:大约在1910年前后,普契尼的一位喜欢旅游的朋友给他带回来一首歌,这首歌便是中国民歌《茉莉花》。普契尼听到这首曲子后大为激动,他一遍又一遍听《茉莉花》,愈听愈觉喜欢。于是,他决定将这一曲子用进一部歌剧中。这支曲子既然来自古老的中国,那么用在一部与中国相关的歌剧中,是最相得益彰的。他因此想到了卡罗·哥兹的寓言剧《图兰朵》,那部寓言剧讲的正是中国公主的事,剧情与这首曲子也很合拍。自1997年以来,导演张艺谋在意大利、中国、韩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执导演出《图兰朵》。用张艺谋的话说,这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是一个西方艺术家臆想出来的。为此,他要让这个中国的故事“归宗返本”,让《图兰朵》成为“娘家来的”正宗作品。

张艺谋导演还开创了大型实景歌剧:《印象刘三姐》、《印象云南》,张艺谋以方圆两公里的阳朔书童山段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以及无垠的天穹作《印象刘三姐》的舞台,构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印象云南》中以云南绮丽的山峰为背景和屏幕,配以粗犷的舞蹈,使两部实景歌剧的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演员是群众,群众是观众,一直排演到今天。

前有古人今有来者作后盾,洪烛的诗剧编导成诗歌版的歌剧、电影、电视剧,不是不可能,诗歌自古能吟唱,中国的戏曲唱词本就是一首诗。诗人洪烛的长诗剧《黛玉葬花》、《白蛇传》人物形象鲜明、题材丰富、意境深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个性冲突富于了诗剧的戏剧化。

《黛玉葬花》、《白蛇传》两部诗剧的语言优美兼通俗易懂,文体雅俗共赏,又不乏引人深刻思考。诗中既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接近民众生活,亦有想象无限的意识流,大雅小雅美轮美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辅相成。《黛玉葬花》通过名著《红楼梦》的故事,从中深度挖掘出诗歌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样美丽的女性。

而诗人洪烛在他的诗剧中也为我们展现了更为波澜壮阔又柔情似水的印象西湖,他这个西湖既有现实中的实景西湖,又有传说中的西湖,还有想象中的梦西湖,三大西湖三大西子,古今文化相互穿越。同样以西湖为背景上演洪烛诗剧版的《白蛇传》,那西湖的水又会漫一回金山,断桥又将断一回肠了,如果在大观园上演洪烛诗剧版的《黛玉葬花》,我相信会比86版更经典,比李少红更红,比落花更美……

诗歌本生就具有音乐美,书画美,语言美,舞蹈美,相信在情景交融,声乐、视觉、视听、对白、动画的渲染匹配下演绎诗歌歌剧,诗歌以一份诗意牵动着人心,使洪烛的诗剧呈现出异想不到的诗歌新魅力!

论知名作家诗人洪烛新诗剧的创新意义
木兰小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