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子写长诗为什么没成功?【图】

(2011-10-01 10:18:10)
标签:

洪烛

北京

诗歌

诗人

文化

校园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诗人洪烛发言。

 《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研讨会暨新诗代诗歌朗诵会全纪录(一)

洪烛:正好我对长诗感兴趣,大概几年前也在文艺报发表了评论《呼唤新世纪新长诗》。我感觉新世纪的长诗和现代文学史的长诗不一样的,和郭沫若《凤凰涅槃》不一样,也和当代文学史的长诗不一样,和贺敬之他们的诗也不一样。新长诗它有一种改变,看了南方狼的长诗又强化了我对新世纪新长诗的印象,新世纪新长诗更多是一种可零可整的,像南方狼这本长诗,每一个片段都可以独立来读,合在一起又是非常完整的长诗。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本长诗叫《屈原》,也是按照这种方法。屈原由一百多首诗来组成,出书的时候可以是活页的,随便怎么组合都可以形成新的长诗。南方狼的长诗我是挑着读的,每一个章节都可独立存在,同时各章节之间也有很好的融洽,不一定非要按照它的顺序来读。我们以前的长诗,一般觉得要读长篇小说似的,读完开头才知道中间,才知道结尾。我觉得《青铜调》这本诗集是一种改进,为了适应现代阅读习惯,也为了诗歌不要模板化,不要概念化。

    海子写长诗为什么没成功?海子的短诗是优秀的,长诗为什么不成功?我觉得他在写的时候太把长诗当长诗了。我觉得海子是战死在长诗的工地上。他写长诗的时候是一个建筑工人,他是累死在工地上,他毕竟才20多岁。我觉得海子写长诗的时候把他自己的生命力榨干了,也使他的才华耗尽了,使他感觉不自信了。我看南方狼诗的时候,恰恰相反,长诗出来了,他更加自信了。刚才南方狼发言的时候有点像武林高手,力能扛鼎。很从容自在,潇洒自如的感觉。他不仅能把这个鼎举起来,举起之后还能够绕场一周,最后还要请大家跟我喝一杯的姿态。

    今年参加了两个新诗代举办的活动,很巧都是80后诗人的。上一次是李成恩的朗诵会,这次正是谢长安即南方狼的研讨会。他们挺有代表性。李成恩是80后的女士,南方狼是男士,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创作有一定的共性,他们的创作和我们印象中的80后诗歌写作不一样。我印象中80后写作可能因为停留在几年前80后的印象,80后的叛逆,像春树那样的代表性的诗人。大家认识到80后的写作很叛逆的,很摇滚。

    但是我觉得在李成恩,南方狼这里却不是那样,他们的诗我都有研究过,他们算是80后写作中的异族。也许他们一开始像他们的名字也是想追求与狼共舞的叛逆,后来也形成一种回归。他们都表现出向传统文化致敬的状态。

     现在使我对80后写作有了第二次认识,我也感觉到整个诗坛对于80后写作第二次关注。第一次关注更在乎他们穿的服装、发型,我们更多在乎他们语言上的外包装,以及他们的姿态,叛逆的姿态,他们的姿态使我们对他们这一代人命名的。现在这个诗坛对80后人的关注,更在乎他们的内涵。通过南方狼他们80后诗人的写作也是对他们刮目相看,看到80后写作的成熟。因为早期叛逆,我们更多作为一种新鲜感来看待的,但是很多的时候把它定位为青春期写作。

    不管李成恩的写作还是南方狼的写作,已彻底摆脱青春期写作。我不好说他们提前进入到中年写作,因为他们还那么年轻。我愿意相信他们80后由青春期写作向成年写作的成功转型,我觉得看这样是很成熟诗人的状态。

   南方狼的《青铜调》,我看的是不管他的结构还是姿态,尤其他的胸怀和视野,是非常成熟的,而且非常自信的。他没有倚小卖小,他愿意在诗坛上人人平等,愿意和60后,70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一点,看出了80后诗人成熟之后的一种自信。也就是说他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不是想把自己定位为80后诗人,而是作为成熟诗人,作为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运动员,他是想参加奥运会,不是想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从这种感觉,南方狼的姿态非常好,我们80后诗人的成熟是可喜的。我觉得诗坛不久之后,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新的记录。

    至少南方狼这种长诗已经打破了80后诗人的记录,在文化层面,表现出了这样一种程度。80后好多诗人都是属于短诗见长,情感碎片化。后来我发现诗坛面临着被碎片化的时代,80后的时代。有人想把它缝合起来,想让它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理想本身非常让我感到肃然起敬的。因为我个人也是觉得越是碎片化的时代,必须有这样的诗人努力把这样的碎片回炉、焊接,打造出文化编钟。在我们的诗歌界需要有这样的编钟的存在。

   如果挖掘屈原那个时代,发现都是青铜的碎片,没有《离骚》这样的洪钟大吕的存在,那个时代就会贬值。

   我们也一样,没有洪钟大吕,我们的价值在我们后代中就会贬值。

   我希望更多的诗人,和南方狼一样,咱们努力把很多思想碎片情感碎片回炉,制造出与我们真正时代精神相符的诗歌,一种长诗。这是我个人的一种愿望。

 

《青铜调密码:十博士评鉴》研讨会暨新诗代诗歌朗诵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