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重大突发事件上,诗人的立场站在何处?

(2011-07-31 19:36:23)
标签:

屈原

汨罗江

诗人

洪烛

重大突发事件

诗歌

动车

温州

文化

             洪烛《假如屈原坐在这趟列车上》

                           虎尘
    在重大突发,关系民生民意的事件上,诗人的立场站在何处?诗人洪烛这首借古呼今的诗鲜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诗人的立场是,大处是祖国的利益,小处是弱者的利益;大处是世界的真善美,小处是个人的悲乐苦。诗人有大小之分质量之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大诗人的特征。“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这是小诗人的特征,诗人洪烛无疑具有“大诗人”倾向的特征。为什么这样说他呢?检索他的整个诗路历程,每有重大突发事件出现时,总有他笫一现场呼号的“诗影”。什么是诗歌现场?就是将你此刻的情怀与事件的内核连接在一起,同呼吸共感号,它或是赞颂或是批判或是提醒或是揭露或是悲悯或是叹息。什么是诗歌价值?它不是单纯技巧的“意淫”,它是技巧与内涵的有机融合,并投影到你所指认你所关注关心关怀的现实中。北岛的“敌意写作”分明是要划清主体(个人)和客体(现实)界线,并将个体凌驾于客体之上。诗歌一旦偏离了对现实的指认和关照,会象无魂的苍蝇-样四处流浪四处碰壁,直到如此次事件一样“越轨”“翻车”。诗人洪烛的诗歌立场是值得所有诗人们借鉴和思考的,诗人是什么?是形式华丽的外包装?还是厚实的思想建筑?读了此诗我对“诗人”的身份有了重新的界定,那就是“人民的喉舌”“时代的强音”。

 

                          假如屈原坐在这趟列车上■ 洪烛

假如屈原坐在这趟列车上

他是会问天还是问地?问雷还是问雨?

问我还是问你?

即使他什么也没说,一定在问自己:

此时此刻,诗人应该怎么办?

跟司机、乘务员、警察、消防队员相比

诗人太像是多余的人……其实一点不多余

诗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出问题

 

假如屈原坐在这趟列车上

是否为人间的别离,再发一通牢骚?

假如屈原坐在这趟列车上

是否再次心碎,再次受伤?

两千多年前,他在汨罗江上脱轨了

在楚国的生命线上脱轨了

今天啊今天,撕心裂肺的甬温线

又变成了催人泪下的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的泪水,直到今天也没有流完

我不仅要替他流那流不完的泪水

更要替他提那提不完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