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该有一座望乡台

(2009-05-19 13:26:19)
标签:

望乡台

洪烛

诗人

平通中学

周占林

四川

文化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该有一座望乡台                  诗人在现场
 作者祁人  洪烛  周占林 来源:文学报

    必须的、轻轻地、永远地
        祁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四月中旬,与丘树宏诗兄商议重返灾区之事,他的答复简短而肯定,仿佛在说,重返灾区,这是必须的。是的,必须的!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诗人仅仅拿起笔来是不够的,必须到一线去做志愿者,做力所能及的救灾工作。是的,必须的!——诗人的敏锐与果敢,诗人的良心与社会责任,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如今重返灾区,当是诗人必须的使命。
    倘若走进灾区,请轻轻地。轻轻地,让我们放轻脚步,别惊动长眠大地的逝者;轻轻地,让我们放低声音,别打扰板房、新村的宁静;甚至,轻轻地,让我们绕开校园,不影响正在上学的师生……
    如果关注灾区,请长久地。一年来,我们关注着灾区的重建。重返都江堰、彭州、平武、北川等重灾区,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下,灾区重建快速正常,诗人们在现场似乎无用武之地。幸运的是,在平武县平通中学,我们与朱宗全校长达成一致:组织全国百名诗人与灾区的百名学生一对一地进行心灵帮扶,通过诗人与学生之间的亲笔通信,交流思想和学习心得、畅谈理想与未来,让孩子们走出心灵阴影,走向阳光的未来。

    眺望共同的故乡
        洪烛(诗人、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2008年随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赶赴四川,我便把这块受灾的土地当作故乡。当时写过一首《我的四川》:“从今天起,我要给自己追加一个故乡:四川;从今天起,所有四川人都是我的老乡……四川,除了你,再没有哪个地方,让我流过这么多的眼泪”。
    2009年又随中国诗人重建家园采访团来到四川,感觉是在回故乡——这一年里我一直挂念着它。故乡的人,你们还好吗?我又按一年前的路线重新走了一遍:从成都到都江堰、彭州,从江油到平武、安县,直至北川……变化很大:受损的道路已修补好了,断裂的桥梁已被新桥取代,临时搭建的帐篷被拆除,原地站起的是大片大片的板房,有些村民甚至搬进了赶修出来的新楼……可我仿佛又看见一年前的四川,一年前的自己。
    四川,虽然你已从苦难中坚强地站了起来,但我每想起你,还是会有心疼的感觉。这一年里,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分担得还是太少太少了。站在北川的望乡台上,眺望着瓦砾遍地的老县城,我觉得自己就是它的游子,百感交集。四川,我的第二故乡,它甚至比我原先的故乡更需要关怀,因为它承受了最大的劫难。每个中国人心里都该有这么一座望乡台,让我们站得高一点,更高一点,眺望四川,眺望共同的故乡。

    风也无法诉说
        周占林(中国诗歌网主编)

    我们的感谢很多,江水无法诉说,风也无法诉说。可每一次的风吹草动,我们的心仍然要悸痛。缝合的伤口,会被一阵微风撕裂。所以我们不想把昨天惊扰,让天堂里的小朋友也安静地生活。
    感谢你们,感谢所有关爱我们的叔叔阿姨。我们在板房里读书是快乐的,每一次被打包托运的物品抵达,都令我们心怀感动。现在,我们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书,用知识搭建一条通向明天的路。把所有的悲伤,藏在文具盒的深处。
    春天来了,花开在春天的枝头。四季的青色,不能阻挡花的招展。风累了,躺在江的怀抱里打盹。我们累了,枕着祖国的祝福安歇。
    我们不愿把感谢挂在嘴上,我们稚嫩的小手,在钢笔和本子的对话中一点点长大。天之为天,是洁净和白云的装饰;地之为地,是芬芳和绿色的装扮。我们是白云上的一滴水珠,在所有大爱的烘托中幸福;我们是绿色上的一滴色素,会把这种大爱传播至我们所有到达的地方。
                       (中国诗人重建家园采访团部分文字)
 
                                   诗人采访团赴四川灾区考察慰问

   在汶川大地震周年之际,由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带队,王明韵、洪烛、周占林、罗子健、刘福君、李犁、叶才生等诗人组成的“中国诗人重建家园采访团”4月24日至30日赴四川灾区进行考察、采访和慰问。 
   去年5月中下旬,一支由8位诗人组成的“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赶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志愿者行动。他们远离聚光灯和媒体,拒绝所有的接待单位,从5月22日至29日,先后在成都火车东站协助搬运救灾物资,并深入都江堰、平武、北川等重灾区,为灾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慰问一线官兵、安抚受灾群众,经历了数次余震考验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诗人“志愿者”的光荣和职责。在最短的时间内,他们集体创作出版了诗集《以诗人的名义》,并推出了《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诗歌朗诵CD,其中《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诗歌朗诵CD和诗人志愿者王明韵创作的诗集《废墟上的歌者》同时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抗震救灾特别奖”。 
   在重返四川灾区的日子里,诗人们先后走进都江堰幸福家园与石碑新村安置点考察,并前往彭州市小渔洞镇的学校捐赠学习用具(见下图),慰问当地村民。他们还赶往平武县平通中学,向学生们捐赠了数百套文具,并在每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自己的签名和深情祝福。在平通中学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诗人王明韵向平通中学师生捐赠了价值十万元的电脑、书刊等物资。诗人们以实际行动,把表现和关注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诗人们在与平通中学校方的座谈中达成共识,采访团将号召全国的100位诗人与灾区的100名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实名通信联络,倡议诗人们给灾区学生亲笔写信,在通信中交流思想与学习心得、畅谈人生与理想,展望未来美好的生活,从而实现对灾区孩子心灵的抚慰与帮扶目的。 
   此次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和广东省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山市超人电器有限公司协办。 

                                                          [施学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