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洪烛骆驼短诗一日三餐诗人文化 |
发现比发明更重要
最近在读诗人洪烛的长诗《西域》,发现在我的阅读开始时他的诗歌已经好评如潮,而且大家的意见也大多一致,所以就停下了要继续多一份评论的劳动。因为评论也是一种发现的活动。如果评论的发现超越不了别人,那不如不评。但还是禁不住要把一首至今给我印象深刻的短诗拿来评评和大家共赏。
这首叫骆驼刺的短诗,充满了生命本体悲剧性的认识。诗人看透了命运的谜底,看透了所有的跋涉之后的结果。但他看到的不仅是悲苦之后的悲苦,悲苦后的无言和承受,因为我们几乎还看到的是生命的伟大和庄严,是不能小视的崇高。诗歌的题目看似要写一种植物,其实是借写植物在写骆驼这种充满毅力和传奇色彩的动物。“一日三餐/一日三餐的刺/无处不在的伤害”,骆驼以骆驼刺为食,这样的植物长满刺,但骆驼却要以它做自己的美餐。诗人看到了骆驼在咀嚼时候的伤害,看到了因为要食用骆驼刺而受到的伤害,它几乎是用自己的鲜血裹挟着吞咽。诗人看到了一个事实,而这个事实在诗人看来归结于求生的基本欲望。当饥饿来临时,可怕的不是疼痛而是饥饿背后的死亡。这何止是在描写骆驼,其实是人类自己。
其实骆驼刺又叫骆驼草,那草叶上的刺减少了它的蒸发,而从沙漠深处吸取的大量的水份被保留在枝叶了,骆驼正是发现了骆驼刺表面下的温情,发现了生命之源。而人类一直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理由,也因此克服了一个个局限。正如诗歌所说:“迫使骆驼那婴儿般的舌头/长出厚厚的一层茧”。而人生不如意事如此之多,当我们从对人类的关怀检视自我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卑微。为了活下去的愿望,我们或者我们周围的人有多少人不是以骆驼自比,艰难地活着。每读到最后几句,总不免让我们在歌颂崇高人类的同时,而黯然自伤。诗人发现着世界,发现别人忽视的,这无比重要。其实他也发现了人深处的伤口。好诗可以疗伤!
骆驼刺
作者/洪烛
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的刺
无处不在的伤害
迫使骆驼那婴儿般的舌头
长出厚厚的一层茧
即使这样,还经常被划破
它以自己的血裹着食物咽下去……
“你难道不会回避吗?”
“因为饥饿比疼痛更难以忍受。”
“要活下去,就不得不自我伤害?
你是在用伤口咀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