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

(2007-04-08 21:02:11)

 

       飞机降落在乌鲁木齐。入住市区一家星级酒店,当晚的招待宴是海鲜自助餐,三文鱼、基围虾、海螺海贝,应有尽有。想不到来新疆后吃的第一顿饭居然是海鲜。想不到在这座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也能吃到生猛海鲜。这些海产品一定跟我们一样是空运来的。新疆富了!饭后逛街,马路对面有一溜大排档,烧烤羊肉串、羊腰子、板筋,挨个看一看,不饿,却馋了。唉,看来不饿的时候也会馋。馋比饿更难忍受。于是这班来新疆开会的诗人,不由自主地在路边长板凳上坐下,各叫了几串烤羊肉,摆出一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架式,还开了瓶伊犁特曲。我在北京爱吃魏公村(清代的维吾尔村)的烤羊肉串,可跟新疆当地的一比,就显得小气了;本地的烤串,每一块羊肉都比王致和豆腐乳还要大一圈,用大铁钎了穿起来,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在调料盒里转一圈,蘸满孜然、胡椒面,大口咬下一块,吃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心里却狂呼过瘾。

       几串烤羊肉下肚。满口余香。可以说直到这一分钟,才真正感到是在新疆着陆了。

       第二天我们就以浩浩荡荡的车队,直奔南疆而去。每人发了食品袋,内装一块酱牛肉、一块烧羊肉、一块馕,好结实哟。幸亏还预备了一根黄瓜,一颗西红柿。这就是我们白天赶路的口粮。在颠簸的旅游车上,望着窗外绵延不绝的天山,咬一口羊肉,再咬一口牛肉,顺便咬一口馕,觉得自己就像游牧民族,正骑在马背上,风雨兼程。风景也可以佐餐、可以调味、可以帮助消化。窗外的冷风景,正适合我们的冷餐。路过火焰山时,我想开个玩笑:要是在火焰山上烤全羊,不是挺节能的吗?

       夜宿轮台,终于吃到热呼呼的烤羊肉包子。我像吃南方的灌汤包一样小心翼翼,生怕滚烫的羊油溅出来,烫嘴。

       后来在塔里木河胡杨林公园,我果然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烤全羊。估计是用已枯死的胡杨树枝烧烤的。坐在篝火边,嘴巴用来品尝烤全羊,眼睛用来欣赏维吾尔少女的舞蹈,耳朵呢,用来倾听大名鼎鼎的十二木卡姆,真是全方位的感受新疆。我连喝了好几碗当地土酿的红葡萄酒。一团火,也在从里到外地烤我。我坐不住了,站起来加入跳舞的队伍。我是属羊的,偏偏爱吃羊肉。我说,就让那只羊在我身体里复活吧。我醉了,我要唱歌了。

       新疆是粗犷的,惟独库车是细腻的。这里不仅出美女,还有做得最入味的手抓饭。米饭里加上洋葱、胡萝卜、肥厚的羊肉块及各种调料,用羊油仔细地烹炒过,每一位大米都光亮可鉴。每人面前摆上一大盘,上面垫一块羊排,热气腾腾。说是手抓,我们还是使用了调羹。刚尝一口就下了结论:比扬州什锦炒饭可丰富多了,鲜美多了。我把手抓饭当作大西北的扬州炒饭。

       到阿克苏,可要吃大盘鸡。内地的新疆餐馆也有卖大盘鸡的,都不如阿克苏的正宗。烹调的技艺差不多,估计是阿克苏本地的土鸡味道本身就好,或调味品搁放的多少有关系。我刚夸赞这是吃得满意的大盘鸡,旁边有人一打听,这家大盘鸡餐馆的老板居然是四川人。阿克苏有许多内地人开的餐馆,做的新疆风味倒也一点不逊色。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我们的车队连走了好几天。一路上经常误了饭点。导游挺有经验,给每辆车里都预备了一大包馕。饥肠辘辘之时,可以掰一块馕来充饥。馕在唐朝时,又叫胡饼。来到古西域,内地的诗人也爱上了胡人的伙食。我们的祖师爷李白,就出生在西域,身上有胡人的血统。新疆的诸多风味食品,其历史跟唐诗一样悠久。

       在阿图什的柯尔克孜民族园,走进毡房,席地而坐。克州歌舞团的演员们一边以马妈酒相敬,一边表演歌舞。柯尔克孜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做的手抓羊肉很有草原特色。用昆仑山的雪水白煮的,有人蘸调料,我偏不蘸。我从这清白的手抓羊肉里尝到了最自然的味道。满口清香。

       这些天在新疆,肚子里塞满羊肉。有点腻了。正好旁边有可供游客自由采摘的果园。一边散步,一边摘头顶葡萄架上悬挂下来的青葡萄、紫葡萄吃,让葡萄汁在我们身体里酿酒吧。我要把它窖藏了。直到今天,我心里仍充满对新疆的甜蜜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草原笔记(1)
后一篇:把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