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之光老人逸事

标签:
谢之光绘画艺术研究逸事漫谈文化情感 |
分类: 谢之光专栏 |
四石斋随笔
谢之光老人逸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予从徐璞生先生游,时侪辈众多,经常聚于琢斋寓庐,聆听先生谈艺论道,其中尤不乏老画家谢之光的趣闻逸事,受益匪浅。先生与画家谢老最是熟稔,住处亦相近,从徐师琢斋后弄堂(成都路)步武至山海关路谢老栩栩斋,不过片刻而已,因此琢斋弟子差不多都与谢老熟悉,手上多多少少都求得谢老的墨宝,还时不时拿到先生处显摆展玩,此刻气氛最是热闹,先生笑意烂然,我辈如沐春风,乐且宴如也。
栩栩斋
画案下的秘密
谢老的画借鉴前人处甚多,皆有迹可循,其画案下不乏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古今名家的画册资料。依我所见,如松鹰图,借鉴八大山人;山水远则借鉴石涛,近则借鉴铁老(錢瘦铁);而能削繁就简,化为自己笔墨,成一家面目。其荷花则借鉴齐白石,而荷叶之爽辣,荷花之娇艳,则更胜一筹。谢老早年精于月份牌与仕女图,晚岁所绘背面仕女图亦借鉴于齐白石,却有出蓝之胜。予所见有二幅,一见于长寿、陈乾处,一见于黄静谆处,构图一模一样,而一画为素裙,一画为豆绿点缀之花裙,绰约婀娜,楚楚动人。据云谢老此类精品难得出手,一要看交情,二要画时适旁无杂人,谢老从画案下取出一纸板仕女图样,以宣纸覆其上,以手指甲略勾勒之,再作画,则神情跃如也。
注册商标
陈鹏举论谢之光
中国画一直在讨论传统与当代这两个概念。传统与当代的问题,每个历史时段都被提出和被解答着。传统属于每个历史时段,这个没有疑问,当代呢?其实也发生在每个历史时段。传统画是可以继承的,当代画无法继承。历史上举例,四王是传统画,八大、扬州八怪是当代画。近百年来,吴湖帆、谢稚柳、张大千的一些画是传统画,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的画,都是当代画。当代画是独一无二的画,无法继承的画,也就是齐白石所说的“似我者死”的意思。而谢之光,画的也是当代画。谢之光同样没有第二个。(摘录于《谢之光画集序》)
四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