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梦回圣母园(一)思念

(2021-05-30 22:34:12)


     梦回圣母园

    (小说)

                                      霞光

    思念

初秋,北方天际的暮色来的这样早。雨停了,傍晚,没有看到一丝夕阳的余辉,只有阴冷的晚风卷起零乱的黄叶,散落在枯竭而湿润的草地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这秋雨缠绵的季节,天也快黑了。一幅未完成就被淋湿的风景写生,也只好先收入画箱,打道回府。

忽而想起《秋月》(宋·程颢)中颇有意境的两句诗:“隔断红尘三千里,白云红叶两分离。”却又无心思陶醉其中。万事无坦途。近来作画总不能得心应手,没有一丝创作激情,更没有突发的灵感,很难拿出一幅像样的作品。如今,距“美展”的开幕日期已近在眼前,可我那些精神和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从激发,又怎能用画笔体现出来呢?放弃?不好向美术界的朋友们交代。心中的焦虑令我疲惫。

步履蹒跚的回到家中,心灰意懒摇荡的心境,不知向何处宣泄。躺在沙发上,目光无意落在对面墙上的一幅画上。这幅油画《秋菊佳色》是去年初冬,我参观“菊展”的获奖写生作品。忽然想起以前有几幅得意之作,选一幅参加美展又何尝不可?

爬上小仓库那架破旧的木梯,我从木架的最顶层翻起。那沉甸甸的一大叠,几乎都是素描。有亚力山大切面头像;摩西、海盗和维纳斯石膏像,还有米凯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塑大卫等,这些都是我初学绘画时的写生。我从第二层格里抽出一幅油画《秋》,当时感觉效果不错,可现在看来又觉色调有些消沉。不行,还是摇头之作。我继续翻,翻来翻去竟没有找到一幅称心如意的作品,心里十分扫兴。

这时,我的手触到一个用布包裹着的画框,这是什么?我将这沉重的画,从木架上拿下来,那上面已浮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已很久没有打开过它。掸去灰尘,急忙打开一看,展现在眼前的原来是一幅我已收藏很久的、意寓深长的异国风情油画《思念》。26年了,它已使我即熟悉又陌生。这幅出自一位俄罗斯血统青年之手,具有浓重地域风格的画面的右下角,插着一枚完好无缺的枫叶,旁边一行汉字还清楚地写着“思念”,下面那熟练的俄文署名“N  bR(伊利亚)”。

画中僻静的草地前,一所小木屋坐落在清澈的小河旁。远处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挽抱这小小的木屋。隐约可见起伏不平的林间空地有一条大路通向远方。小河的碧水倒映出周围的景色和浮在它上面的小木桥,还有桥栏边翩翩起舞的黑头发、黄皮肤的少女。她身穿白色泡纱连衣裙,与河水中戏水的几只白鹅,交相辉映。少女那闪闪发亮的黑眼睛注视着小木屋前篱笆下拉手风琴的白皮肤的俄罗斯少年,那目光微微流露出喜悦、充满某种信心和希望。少年一头褐发。蓝色的双眸中隐藏一股青春的激情,和少女的目光遥遥相对。仿佛听到手风琴正奏出悠扬的曲子,那一定是一首讴歌春天的旋律。微露出的暖黄色的晨光和紫蓝色的天光,正迎来阳光灿烂。仿佛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不可阻挡的春风,早已使河边泥泞潮湿的草地鲜花盛开。夏季即将来临。画面上的一切都那么朝气迷人。

这是我无比珍惜,毕生珍藏的一幅画。它远隔千山万水,一路崎岖辗转至我的手中。更为重要的是,画中少男少女的原型,可以说,都是我至亲的人。是作画者和我的表姐。这幅画象征作者的理想,像一首怀乡忆往的歌,正唱出他少年之心的愿望。每当看到这幅画,按耐不住动荡的情绪,又一次唤起萦绕于我心、多年的富于传奇色彩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无比怀念。他们漂浮不定的人生命运构成的凄美故事,永远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                                            (待续)                                          

                                                   (创作于1989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