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霁翔:《历史的见证》序

(2011-03-03 12:12:16)
标签:

单霁翔

历史的见证

序言

国际博物馆杂志

译林出版社

杂谈

 

在悠久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祖祖辈辈的先人有过无数的发明创造,留下了多姿多彩又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创造者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成为各民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类的文化遗产一直遭受自然、特别是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战争、军事占领或殖民统治时期,甚至在和平时期,以占有或获利为目的对文物进行的掠夺、盗窃、盗掘、非法交易和走私等活动,使大量珍贵文物被非法转移甚而消失殆尽,破坏了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及其所应有的完整性。将文物与其密不可分的原属地或原属国分割,更使民族情感和精神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

值得庆幸的是,各国政府和公众已日益关注和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形成了将被转移文物归还给原属地或原属国的原则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世界海关组织(WCO)、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一直关注文物返还问题,致力于推动有关国际公约和道德规范建设。《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即《1954年海牙公约》)及其议定书、《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5)、《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及其他相关决议、宣言等文件的颁布实施,奠定了解决返还文物问题的基础。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文物返还问题,认为将被转移文物归还给原属地或原属国,不仅是保护文物本体的需要,也是慰藉民族精神、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此,中国先后加入了有关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公约。近年来,中国负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与十几个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协议或谅解备忘录,表明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努力,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进一步解决有关文物返还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众正逐步改变对返还文物问题的态度,对其给予了更多理解和积极回应。有些国家还对返还文物的方式、方法进行了鼓舞人心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许多专家、学者则一直努力从历史、法律、道德、以及工作程序等不同角度探讨有关返还文物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各国对返还文物问题认识、意识和理念上的转变。

《历史的见证》一书荟萃了国际社会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收录文章均为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力作,对复杂的文物返还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有可能妥善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本书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将有助于更多中国读者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返还文物问题,有助于社会公众进行更多理性、客观和切实的思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转变。

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向《历史的见证》一书所有文章的作者表示祝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译林出版社和其他为本书中文版出版做出贡献的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信国际社会会继续关注并努力解决有关返还文物问题,使更多文物得以破镜重圆或重归故里,“子子孙孙永宝用”。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