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岭、开原叫“庄”的村屯,咋来的?

(2022-06-10 09:47:02)
分类: 开原文化

铁岭、开原叫“庄”的村屯,咋来的?

 

  铁岭、开原叫“庄”的村屯,少之又少。比如铁岭县大甸子镇南康庄,崔阵堡乡西康庄、黄庄子(前、后黄庄子),新台子镇八里庄,银州区龙山乡八里庄(前、后八里庄)、辽海屯东庄、腰庄、西庄,开发区温庄子,开原市靠山镇康庄子、杨庄子、大虎庄子、上肥镇付庄子、代庄子、八棵树镇耿王庄、金沟子镇八里庄等,两县相加,也不到二十个叫“庄”的村屯。

  “高家庄、马家河子”,这是老电影台词,响当当的有名。在以往印象中,中国叫“庄”的地名很多,与村、屯、堡、沟、窝棚等几乎一样的多。但其实,在辽北地区叫“庄”的村屯并不多,甚至东北地区也不算多,多的是中原地区。如果多了,反倒不好推究其名称的来历,越少才越好推究。为啥辽北叫“庄”的村屯这么少呢?

  铁岭、开原是清初最早设置的县,建县于康熙四年,最早的县志修于康熙十七年,记载了当时所辖村屯名称,再参照各卷本县志及今日地名,绝少有“庄”字类地名。这表明,辽北地区历史上就未大规模形成过叫“庄”的地名;今日所存少量叫“庄”的村名,一定是因为某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某一特别的历史事件,造成了这些村屯叫“庄”字。

  清初辽北地区尤其铁岭、开原二县,在建县之前就属八旗王公的王庄旗田,建县之后也相沿未变。据清代皇家档案资料记载,二县皇庄有官粮窖(今开原市八棵树镇官粮窖村、银州区铁岭种畜场官粮窖村)、小河口(今属铁岭县新台子镇)、蔡家坝(今属铁岭县蔡牛镇)、蔡牛堡子(今属铁岭县蔡牛镇)、孙家泡(位于铁岭县镇西堡镇黄古洞西北)、红崖嘴(今属铁岭县蔡牛镇)、景家荒地(今属调兵山市)、后孤山子(今属调兵山市孤山子镇),还有御果园,果子园(位于铁岭城南帽峰山下)、小红石(今属铁岭县平顶堡镇)、马家寨(开原马家寨乡)、梅家寨(今属开原市中固镇),等等。

  以上是直隶皇帝的皇庄,此外还有官庄,也叫旗庄,包括王公贝勒的私人庄园。清初规定,皇子皇孙15岁,由宗人府奏请授以封爵,之后赏赐土地从内务府属官庄地亩中分拨,同时拨给牲丁、包衣人丁。一些王公在铁岭领封庄地。比如和硕肃亲王、正蓝旗旗主豪格(皇太极长子)在铁岭县拥有庄地16226亩;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第5子)其长子博果铎,在奉天拥有大批庄园,仅铁岭县就有大靠山屯、本城果子园、牧羊坡、横道河子4处;饶余郡王阿巴泰(努尔哈赤第7子)在铁岭、开原拥有大量庄园,隶正蓝旗,铁岭县张家窝棚、双树子均有其王庄旗田。

  旗人不种地,都租给佃户耕种,收取地租。种地者,领头的庄头儿,其余叫庄丁;御果园领头的叫园头儿,其余叫园丁。如果该王庄原本无名,或者有名而不响亮,人们就以庄头儿之姓代称庄园之名,分别称代庄子、付庄子、杨庄子、康庄子、黄庄子、温庄子,个别以外号而称如大虎庄子等。现在再到付庄子找姓付的人家,已经找不到了,这是因为付姓庄头儿后来发达了,到外地做官经商全家搬走了,余下的庄丁并不都姓庄头之付姓,故一家姓付的都没有;如果有,则是庄头儿或同姓庄丁及其后裔一直生活于此的原因。类似情形如马家寨无一户姓马的,梅家寨既使有姓梅的也是后来闯关东而来的。

  但是本就没有名称或者有名而不响亮,才有了这区区少数之叫“庄”的村屯名称出现并流传下来,大多数仍然延用原本就已存在的地名,即便有所改动也是少数的,比如铁岭、开原的黄旗寨、白旗寨、蓝旗寨、红旗营子、巴尔虎营子、牛录堡子、千户屯等,只是在原来的寨名、营子名、堡子名、屯子名之前加上满清的属性而已。

  至于八里庄等,不属此类,是延用明代旧地名。

  探究村屯地名,是典型的地方文化,是重要的历史传承,是基本的村屯文化。


                 刘兴晔于2022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