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enrysong818
henrysong81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27
  • 关注人气:5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条的美国房地市场(二)

(2008-05-15 03:39:55)
标签:

美国

房地产

萧条

借钱

休闲

分类: 闲言杂语

萧条的美国房地市场(二)

Henry Song

2008.5.14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是,购物用现金,无债一身轻,但在美国,你就必须把这样的观念彻底修正. 欠债,对美国人而言,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甚至于某种程度而言,是你的能力的象征,因为只有你有足够的资财与收入让借贷者相信你有偿还能力,借贷者才会希望你向他们举债.你没钱,想到银行借,对不起,人家不敢借你.而你有钱,没有必要借的时候,银行却会三天两头地找你,要向你提供借贷,给你各种优惠的条件.所以在美国,越有钱的人就越会有很多渠道弄到钱,越是没钱,就越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借贷无门.但只要你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能够证明你有付款能力,而且平时信用不差,一般银行或贷款公司都会借钱给你的,只是贷款的额度与利息要因人而异. 而作为一般老百姓,美国人最普遍的借贷场合就是买车和买房.

 

中国人遇到需要用钱而不够的场合,常常找亲朋好友借,也常常把对方是否借钱给你当作衡量对方是否够朋友讲亲情的标准.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样思维,但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强人所难.因为你这是在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要求别人为你牺牲.除非你答应支付利息给予弥补,随着通货膨胀,你今天向别人借的一百元等你还贷的时候也许只值九十元,甚至更低.而当你用一百元还回你的借款的时候,出借的人已经遭受了十元贬值的损失,而且这还没有谈到机会成本的损失.因为这一百元,也许对方可以拿去投资,在同样的时间内,也许得到了百分之十的回报,成了一百一十元,可借给了你,他不仅要承受因通货膨胀造成的十元损失,还要因失去了那笔钱可以用于投资的机会,而失去可能获得的十元的回报,加起来等于二十元的损失.当然,对方还要承受你一旦失信不能如期偿还,甚至根本不还的风险.所以,每当我看到网上有人自己想要买车或买房向亲朋好友借贷而不能如愿,便义愤填膺地责难别人不够朋友或不讲亲情的时候,总觉得不可思议.当这些人斥责别人冷漠自私的时候,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否更自私呢?当然,如果生活中出现了意外的不幸而需要亲朋的援助,那又另当别论.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