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昌学射

(2008-02-17 16:27:27)
标签:

纪昌学射

文化

分类: X5DJ备存
纪昌学射
Henry Song
(2007.2.8 X5DJ)
 
 

读科学发展史时,总存着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与发明创造,就如沙漠中偶尔闪现的点点绿洲一般,零乱,稀少,而且没有连贯性. 我一直以为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使中国人的大脑失去了想象力,直到最近重读了小时上学就听老师讲过的一篇故事,才恍然大悟,中国人其实缺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想象力太丰富,且对自己太自信!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只要是受过中国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而这个故事, 也许对很多中国人,一生都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故事出自<<列子>>,叫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县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县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翻成现代文,意思就是: 甘蝇,是古时候一个很会射箭的人,只要一拉弓,地上的走兽,天上的飞禽,无不被他射倒.他的弟子飞卫,比他还要厉害.有一个叫纪昌的人,到飞卫那里学射箭. 飞卫告诉他, 如果你想学射箭,先要回去练不眨眼睛.于是纪昌回到家,趴在老婆的织布机下面,瞪大眼睛看梭子来回穿行.这样苦练两年之后,就是用针扎他的眼睛, 他的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于是, 他跑去告诉飞卫.不想飞卫却说,不行,还得练看东西,要练到视小如大再来告诉我.于是纪昌回家,拿一根牛尾拴着一个虱子挂在窗口盯着看。过了不久,虱子渐渐地看得大了;练了三年,看虱子就像车轮一样, 看身边的东西, 也都像山丘似的。于是,纪昌拉满了弓射那虱子,箭射穿了虱子,可吊着虱子的牛尾却完好无缺,没被射断。纪昌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已经掌握射箭之道了!”  

 

这个故事不知道被多少老师用来教育了多少代的学子,语重心长,寓意深刻,告诫学生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努力,契而不舍, 循序而进,持之以恒,只要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将来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这个人有时候是爱较真的.如今摆脱了少时老师套给我的传统思维框架,重新来读这篇故事的时候, 我突然发现, 我实在看不到老师曾经谆谆教导,给我指出的故事中的伟大道理,而只觉得故事讲的非常荒腔走版. 也正因为故事本身的荒谬,反到使它想要阐述的道理突显得不伦不类了.一个人能不能瞪着眼睛,拿针去刺都不眨眼,我不敢下定论. 但估计真能做到这样, 那双眼睛即便没有瞎,也早就不知道害什么眼病了,想看东西都难.而靠盯着一个东西看上三年,就能把眼睛练成看虱子如看车轮,将身边的一切都看成大如小山? 我想, 这应该是不知什么人发烧时说的胡话吧?一个正常的人, 非拥有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超级想象力,并且还得拥有对一般常识性知识视而不见全面否定的执着,是万万做不到的..

 

其实这个故事,端看怎么去讲.如果老师能抛开自以为是的正统说教,去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对故事进行置疑, 并且依靠实验或常识来指正其中的谬误,这反倒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实证科学的思维.而如果能进一步,则更可以启发学生,做事不能只靠用功努力, 更要讲求方法, 否则在多的付出也只会是无用的徒劳.因为如果现实中真有这么个纪昌,让他盯着虱子,别说看上三年, 就是让他多看三十年,眼睛看瞎了, 那个虱子也绝无变大到车轮的可能,他也还是不能学会射箭.这不能说他不用功, 只能说他不动脑,缘木求鱼,无论如何苦干,一个错误的方法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一场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可惜的是, 中国的学校里,有的只是一代又一代老师学生, 共同在学习纪昌精神的传教声中,为这种毫无根据而荒诞绝顶的超级想象做着背书. 学校的老师们代代相传, 秉承的是同一个模式的说教, 讲的也都是同一模式的道理, 却没有听说哪个老师告诉学生,这个故事纯属瞎掰,本身就一点都不脚踏实地. 也没有听过有哪个学生对老师说,这个故事整个是胡说八道!因为估计没有人去问过:这, 怎么可能!? 即便问了, 想必也被当作异端封杀了.

 

有人会说, 这是中国人讲故事的特色吗, 夸张手法!如果说燕山雪花大如席, 是文学的夸张,大家都能明白,那是为了形容雪花之大,给诗的气氛造势.况且这诗是为了娱乐, 自娱娱人,并不是为了拿来给别人授业传道.但如果说把眼睛练到眨都不眨,看虱子大如车轮, 还讲起来头头是道, 一本正经地拿来教育孩子,那就完全是狗屁不通的胡编乱造了,根本与夸张搭不上界.夸张是将一个既定的事实进行形象性的夸大,而在这个故事里,你能看到任何事实吗?而这样一个狗屁不通的故事, 却被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当作教育的经典,讲给孩子们听,要孩子们从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不知道这到底让孩子学会了认认真真,脚踏实地还是学会了睁眼说瞎话,凭空胡诌,或更可怕的是, 会不会让孩子们都学得象纪昌那样,成了只知埋头苦干而缺乏思维能力的痴呆!

 

不过这个故事还是有它的意义的.它至少让我解开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拥有四大发明的智慧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发明简单的放大镜!原来是没有必要!

 

我一向认为,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科技进步与发明创造,都源自于两个原因: 一是人类天性中的懒惰,二是人类对自身能力欠缺的不满. 因为人天性懒惰,所以要发明工具帮助自己做事情,最好有那么一天,人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一切交给智能机器人,全部时间都用来吃喝玩乐就好了,这是人类发明一切工具,包括发明机器人的最潜在的原始动力.因为人类认识到自己身体能力的欠缺,不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所以人类发明了飞机;不能象鱼一样在水中游弋, 所以发明了船只潜艇;不能象马一样日行千里,所以发明了火车汽车…....

 

但中国人不同,自古至今就是勤劳吃苦的民族,所以中国人的先辈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靠着自己的双手任劳任怨地工作生活,不需要弄出太多的身外之物来代劳,也没有闲工夫躺在树下等着苹果来砸脑袋,否则就显得和别人一样懒惰了;而中国人是不太相信自身能力的欠缺的,更相信我们没有彻底开发体内的潜能.所以中国人热衷于津津乐道耳朵识字,隔墙取物, 飞沿走壁,目透内脏,以及长生不老,修炼成仙.这种思路在宗教中也可见斑点.在西方的宗教里,人类本身是没有能力升入天堂的,除非得到了拯救,被赦免了罪孽;但中国的宗教,却讲人人本心都具有佛性或仙性,只要努力修行,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或是得道成仙,用不着别人帮忙.不同的宗教观念其实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我的认识.中国人是将自身看做与整个宇宙天人相应的小宇宙的, 对自身的内在能力向来充满了自信.

 

所以,当西方的科学家们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眼睛不够好, 需要靠镜片帮助,将东西放大了观察进行研究时,我们的祖先借着对自身内在能力的自信, 早就骄傲地告诉了我们,只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我们的眼睛本身就可以变成放大镜, 做到“睹余物,皆丘山也”!至于几千年的中国,为什么除了纪昌竟没有第二人练得如此功夫, 那只能怪没有第二人象纪昌这样刻苦认真, 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了, 一点都怪不得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