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疑难问题

(2006-05-20 15:45:11)
分类: 儿女之情
儿子大了,开始提出很多让我知道答案但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了。比如说,1)孩子是怎么来的?2)为什么他们可以随意去中国玩,可中国的亲戚却不能同样来美国?3)到底有没有上帝?
 

第一个问题,知道迟早是要面对的,可总觉得能推迟就推迟。如果是女儿,让当妈的去回答,是不是要容易些呢?不知道。反正我的是两个儿子,有点儿让我这个老爸头疼。记得我小时候问这种问题的时候,母亲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让我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从哪儿捡也别从垃圾堆里捡啊,多没面子!之后倒垃圾时,总是有点担心,怕不小心会不会埋死了哪个还没来得及被捡走的婴儿。这问题的最直接的诱因是,近来有个朋友生了个儿子。之前朋友来我家挺着个肚子,我们就和儿子讲,里面是个小宝贝, 等出生了,就是你们的弟弟,你们要好好保护他。两人听了觉得自己地位陡增,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摩拳擦掌地,规划着将来如何教弟弟跆拳道。孩子降生了,我们又带儿子去看望母子, 对着不到二尺的婴儿开了个现场教育会,教导他们当年如何也是如此弱小,老爸老妈如何不辞辛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们带大到如今,不知道他们内心有没有特别感动。不过他们的脑袋却很自然地产生了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又确实回答起来难得不能再难的问题:那小孩是怎么从肚子里跑出来的?一时语噎。太太反应比我快,马上有了先混过眼前再说的答案:把肚子打开了取出来啊。好在儿子没有追问是怎么打开的。估计是认为象吃橘子或剥香蕉一样了。这问题想必他们以后还会问起的,一时还想不出什么妥善的回应之策。也许哪天借个教育片陪他们看看吧。Discovery Channel Science Channel 常常会有这类题材的片子的。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最让我头疼的。我可以跟他们讲地理,讲文化,讲历史,讲国家的概念。讲从美国去中国是到了另一个国家,而去另一个国家有时是要得到那个国家同意的,就是签证。就象你要去哪个小朋友家玩,总得先打电话过去问可不可以,对方答应了才能去一样。当然,有时不排除直接到邻居小朋友家门口敲门,问能不能进去玩,那叫落地签证。但我怎么和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们“打电话”给中国问可不可以过去玩,中国从来都热情地说:来吧,过来尽情地玩吧!而他们在中国的亲戚“打电话”给美国,美国不是撂电话就是脸很臭臭地拒绝呢?告诉他们美国小心眼?不好客?或美国地方小,不够他们来折腾?这问题的缘起是因为暑假又准备带他们去中国探亲旅游,儿子问为什么总是我们去,他们却不来?头疼!谁有体面的答案吗?

 

第三个问题,关于上帝。生活在美国这样一个人口近百分之八十宣称相信上帝的国度,关于上帝的问题是绝对无可避免的。这个问题看似三个里面最难,但在我看来反倒是最容易回答的。我的原则是,面对诸如“是否”“有无”之类其答案需一锤子定音但又找不到锤子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反问回去,然后慢慢探讨。因为上帝之有或没有,两边阵营都可以找出无数的证据,端看个人如何理解,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去理解。信者恒信之,不信者恒不信。所以我不会告诉他们说有,也不会告诉说没有。我只能告诉他们,我觉得可能没有,但很多人觉得有。到底有没有,得看个人,要等他们自己慢慢去认识,去得出自己的答案。信仰这东西是很具个人性质的,也就是说每一生命个体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和认知,不能靠外力强加。越是强加,而且强加得越早,将来越会遭到强有力的反叛。看看我们的孔老圣人,他的态度是比较对我胃口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不知生焉知死?孔子的一个“敬”字,其实也反映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心态,而且估计认为有的成分要大些,不然何敬之有?

 

我对上帝的看法有着许多自我矛盾之处及不确定性,也许写一论文也无法彻底阐明,但基本态度是:“搁置争议,共同生活。”可能确实有一超人力超自然的有形或更可能是无形的存在,安排着宇宙的一切,是不是叫上帝则是另一会儿事。但我没见着,我的理解力也还没能彻底领悟,且也没对我的生活发生让我可以看到或感知到的影响,所以存不存在至少目前对我没有特别的意义。但有人“看”到了,感受到了,对他们的人生起到影响了,我尊重他们的认知。要是由此他们生活得更美好了,更充实了,人也更真诚善良了,我衷心地祝福他们。但倘若有谁信了上帝,忽然觉得自己成了中选的子民,牛逼烘烘地优越了起来,怀着已然揣了进天堂的门票的得意,非要作悲天悯人状,来拯救我那在他们看来正向着地狱的方向义无反顾地狂奔的灵魂,我是绝对鄙视之的。美国宪法是保护了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不信仰的自由却无时不在生活中受到骚扰。时不时家里就会有人来按门铃,想要关怀一下我灵魂的安危。甚至有时连在超市买个东西,都冷不防身后有人突然和你搭讪,然后一脸热情且急不可耐地想要帮你在天堂预订一铺位。让你怀疑他是老鼠会里第几级会员,向上帝能拿多少回扣。至于小布什声称攻打伊拉克是受了上帝的旨意,那真是只有上帝知道了!

 

当信仰被用来丰富完善自己的人生时,信仰和怀着信仰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当信仰被用来骚扰他人,甚至是给他人带来危害时,则绝对是值得鄙夷的。这是我对基督教徒的某些行为(注意,不是基督教本身)最反感之处。但这不会干涉我对儿子将来信仰的定位与选择。他们信不信,信什么,要由他们将来自己定。信或不信,只要是基于能让他们自己满意的道理,我都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