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旅游纪事 |
西安早就想去了,久慕兵马陵之名,这次终于得以一了夙愿。从美国出发前便托人买了去西安的火车软卧,虽然没能如愿,一家包下四个铺位的包厢,得和两位陌生人共用一间,但总算可以好好睡上一觉,夜发而朝至,既省了旅馆费,也没有浪费白天的时间,且较之于飞机票便宜许多。所以我们如在中国做远途旅行,一般都是买晚间出发的软卧,一觉醒来正好到达目的地,最为合适。在中国,陌生人之间是不打招呼的。同一包厢内的另外两个乘客,除了我试图和他们问了声好之外,从头至尾居然谁都不和谁讲话。各做各的事情,仿佛别人都不存在,感觉很怪异。
第一天。
陕西中旅张兵
美美地睡了一觉,火车早上六点一过就到了西安,天已大亮。行前听说西安酷热,温度高至42摄氏,下了火车,发觉已凉了下来,不到30度,很是舒服。西安的气候有点像洛杉矶,热而不湿,同样的高温时,比上海要舒服得多。
随着拥挤的人潮出了车站,四下寻找出租汽车。顾盼之际,身边已蜂拥围上了一批人,争相问着要不要去兵马俑,去秦陵,要不要车,拦着不让走。上路前已有亲友警告,不能乘车站拉客的车,以免受骗,所以我对所有拦路的人一概喊着“谢谢”而婉拒,一边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跟好不可以乱走。这时身边跟着一位年约二十五六的男子,一路锲而不舍地问我们要去哪家饭店,要拉我们过去,并顺手赛过一张名片,是山西中旅的组团经理,名为张兵。当得知我要去钟楼饭店时,为了表示他的诚实,告诉我们出租车也就是六元的起步价,司机一般不愿拉,但他可以载我们去,一分不多收。正说间,已到了一出租车旁,我问司机到钟楼去不去,司机果然拒绝,不由让我诧异,他也就势指着旁边的停车场,半拉半引地带我们上了他的小面包车。
路上问他为什么别的出租车不愿拉,他却抢着要带我们,回答到也合情合理,“我拉你们去饭店挣不到什么钱,不过你们要是对我们的服务满意的话,我希望你能参加我们的团去旅游”,随后把西安各旅游线路给我们做了一番介绍,譬如东线一日游车费每人35元加10元小费,门费实收,等等。听起来满合理,于是告知先到饭店安顿下来可能再和他联系,名片上有他的联系电话。此时已对他的热情和诚恳产生了好感。后来虽然没有再见到他,但电话却通了很多次。参加了他们的东线和西线之旅,并托他替我们购买回程的火车软卧票。他也时时打电话来询问随团一切是否顺利。虽然最后他没有为我们买到车票,但怎么着也是我们求他办事,离开西安前我们特意在饭店前台给他留了封信感谢,封了50元人民币,让他去取,聊作他的车马费吧。我也不知50 元算多算少,多了显得太隆重有盛气凌人之嫌,少了又怕人家觉得有损颜面,想想就50吧。导游辛辛苦苦一天也才10元一人小费,50 应该算不多不少吧。他也很豪爽地来电话,告诉我以后来西安随时找他,估计他是满意的。
钟楼饭店
钟楼饭店属四星级,坐落于西安市的正中央,西安市内四条最主要的大街交汇之处,大门隔街正对着钟楼,由此得名。诸多旅游景点,如钟楼,鼓楼,回民小吃街,大清真寺,碑林等都在步行可达范围。因地理位置优越,价格自然比同级的饭店要高,但方便。行前托一朋友预订的,一晚480人民币,据说在西安算是贵的,但比起东京一晚两百多美元就太便宜了。相较纽约曼哈顿至少不低于两百多美元一夜,连转身都怕撞着电视的酒店,则更显得客房干净而宽敞的多。
到了钟楼饭店,才六点半。大堂没有中国大多数所谓星级饭店故设的富丽堂皇,看着很对我的胃口。房客是来住店的,又不是住大堂,弄得再富丽堂皇与我何干。中国太多的酒店,往往是大堂气势雄伟,犹如宫殿一般。结果进到客房,却是家什破旧,地毯满是油污,被单也看了让人生疑。这类酒店,展现的绝对是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与“蒙人文化”。相比之下,钟楼饭店让人觉得实在。
接待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车上我们还担心会不会到得太早而不让我们入住,结果发现是多虑。我们可以立即入住,但因想要背街的房间,以免临街的嘈杂,只有一间才空出来还未打扫,要等一个小时,所以建议我们先去吃早餐。问饭店有没有早餐,说有,自助餐式,人民币八十一人。环视周围,尽管钟楼算是四星饭店,但八十元的早餐听起来还是让人觉得与它有点不太相符。北京长城饭店的早餐是十五美元一人,杭州世贸大厦的早餐是十美元,但都品种繁多,中西合璧,做工地道,且餐厅也非常干净整洁,让人觉得物有所值。西安的钟楼要到这样高,不知有什么特别之处,且小孩也要全价。不过他说可以给我特价,收50一人。刚到此地,人生地不熟,想想权且坐下来吃了再说吧,反正要等房间,一个小时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不过到此我却又一次领教了西安人的实在。正当我拿出钱包取出两百人民币要递给他时,他却轻声说花这么多钱不值,并告诉我隔壁就是回民小吃街,已有店面开了,去那里又便宜又好吃,行李可以先存在前台。说着,一边便已经给我们办好了入住手续,接过我们的行李,给了张行李牌。到此,我对西安人的美好感觉已经犹如喝酒喝到微晕一般了,清醒中带着一丝醉意,轻飘飘的,特美。真不愧为文化名城,历史古都啊,人就是不一样!当然,后来的诸多经历让我的感觉变的更为丰富,味道也更为多样,这是后话。
回民小吃一条街
照着他指引的方向,我们出了饭店,下了过街的地道,走路十分钟便到了小吃街了。街道并不很长,相当于美国住宅区一个BLOCK大小。路面虽小,却算整洁,也许是清晨,还没有来得及被人们搞脏。而最令我诧异的是,每一店面,不管是远近驰名的餐馆,还是夫妻老婆店的小摊,门上的匾额竟个个字迹非凡,甚有大家之风。从头走到尾,一如参观书法大展一般,由不得我大为赞叹:西安人,太文化了,太牛了!而再看各店家的名号,则更是牛上加牛!一抬头,看见好几家的匾额毫不客气的自称第一碗,第一刀,第一家。。。。。看那名号,若是在上海,你一定以为是一家家金碧辉煌气势非凡的酒楼,而低头看店面,竟绝对比任何一个城市的路边小摊铺大不到哪去。一个店面,最耀眼可观的恐怕就是门上的匾额,黑底金字,字体绝对可以做学习书法的范本。说到底,别管他店铺有多寒碜,店里也不过是一对夫妻外带着个孩子,但人家就是这么牛,这么霸气,觉得天底下做他这一行的,除了他就没人了!而这种霸气,展现于遒劲或是秀美的各式书法之中,便让人由不得对之升起一股敬意。有趣的是,看到一家理发店,名叫“上一当”,令人大笑。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客户来他这里理发就是上当吗?不过能勇敢地挂了匾额昭示自己骗人,算不算又是西安人特有的性格诚恳的体现呢?瞧,我连骗你都明明白白的地先告诉你!骗得何其诚实可爱!不过也许“上一当”在西安话中另有别意,我这里只是歪解。
天还早,开的店铺没几家。看到一家门口,一妇人支着一个特大铁锅,锅中粘粘呼呼的汤尤如浆糊一般,仔细端视汤中泡的东西,面善,却一时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询问得知,原来是西安特色食品,麻花油茶。也就是说西安人把天津人最为自豪的麻花用他们称之为 “油茶”的浆糊汤给淹了。这麻花,如是炸了放在一旁,我是绝对认识的,一旦物换星移被置于意想不到的地界,比如被丢进浆糊汤里,便让人有些迷惑了,竟一时不能辨认。世上很多人与事往往都是如此。太太看着那一锅的浆糊怎么也不敢试,所以继续往前走。终于看到一家店门口支着一平底锅,在做生煎包,店面虽小且看起来不甚清洁(之后的几天看得多了,才知道这已经算得上非常干净了),但至少那食物我一眼就能认得,所以一家进去坐下。点了一份四个,先尝尝好坏,上了三碗八宝粥,总共才十几块人民币,觉得好像有点白吃白赚,特对不起店主人。不过吃了几口,就觉得特对不起自己了。从里面出来,桌上留了一大半没有动,看来霸气归霸气,没有实质的东西支着,便让人觉得是吹牛。不过吃这东西,口味各有不同,我觉得人家在吹牛,人家也许还觉得我有眼无珠或是有嘴无舌呢,所以对他的自豪与霸气不会产生丝毫的损伤。
又转了一会儿,顺手买了些小手工玩艺给孩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尝了些饼子之类,估计客房该好了,原路返回了饭店。
(代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