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对策教研案例
(2010-07-09 09:24:42)
标签:
杂谈 |
探究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活动背景】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到了三年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普遍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会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下一步的数学学习带来不良影响。怎样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我们数学科组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此我们开展了“探究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对策”教研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真分析,找出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2、找到克服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计算准确性。
3、通过“互动”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研水平,营造“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教研氛围。
【活动过程】
阶段一:师生访谈,查找病因针对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数学单元检测中,学生计算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科组对三年级300多学生随机抽出共40名学生,平均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位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学生在试卷中计算出现的错误作了统计,如下表:
错误总次数:94 |
||||
直接口算 造成的错误 |
草算混乱 造成的错误 |
抄写 造成的错误 |
计算方法 造成的错误 |
根本 不会 |
45 |
23 |
|
|
|
阶段二:根据病因,分析错误根源
从我们的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直接口算造成的错误次数有45次,占错误总次数的47.87%;有草算但草算混乱造成的错误次数有23次,占错误总次数的24.47%;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有16次,占错误总次数的17.02%;计算方法错误所致的错误次数有9次,占错误总次数的9.57%;而根本不会做的仅1次,占错误总次数的1.06%。
通过对学生面对面的访谈、分析、统计,我们发现三年级学生计算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原因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有写字潦草,结果是6、0;3、5不分,1、7互变、4、9;0、6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但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
原因二:懒字当头,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草算习惯。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算,但为节约时间书写字潦草;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草稿纸都没有,而是直接写在桌面上、卷子上,甚至写在手心手背上,……。
原因三: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些学生只想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阶段三:集体“会诊”,共商对策
影响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我们科组就如何改变三年级学生计算时的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的问题进行研讨。下面是部份老师的建议实录.
教师1: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试卷分析中,首先要求学生在改试卷前做下面两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并加在原分数上,使其知道:只要自己计算认识,自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查等一些不良习惯造成。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教师2:我觉得要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首先要抓好学生的书写。书写漂亮的学生一般计算都不太差,可以说好的书写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根本所在。
教师3:对于普遍性错误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平时多采取题组或对比练习形式,进行反复训练,克服常犯的计算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教师4: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和树立奖惩制度,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教师5:要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6:要培养学生认真演算用打草纸的习惯。三年级计算的数目变大,计算较一、二年级的复杂。草稿纸演算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学生打草稿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极易看错数据。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规定学生做题时必备两样东西,练习本和草稿本。草稿本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教师7:要培养学生检查对数的好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导致写错运算符号或抄错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指导学生做题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三对照:首先要求学生看清楚题中的每一个“运算符号”(包括有无括号)和每一个“数字”;其次是题抄好后要与原题目对照;竖式上的数字要与横式上的数字对照;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上的得数对照这样做既减少了笔误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心理品质。
教师8:我本人对学生认真草算习惯的养成有一点体会。我们老师在学生计算时总是强调草算,总是对学生说:草算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但作为学生,没有亲身的体会,草算对其来说只是计算负担的加重,计算的时间增加而己。要使学生养成认真草算习惯,必须让其真正认识到当数目变大时,草算所用的时间与口算的时间是等同的,甚至比口算快,然而两者得出的结果的准备率大不相同,草算的结果要比口算的准确率高得多。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一点,我曾在自己担任的班级分组对同一组组算式进行口算与笔算的竞赛活动。现在我班的学生不用我提醒,碰到较大的数他们都会自觉进行草算,计算准确率大大提高。
阶段四:精心提炼,提出策略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发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通过数学故事、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计算的淮确性的重要。同时,利用平时的试卷测试通过加上计算错误而失的分,并加在原分数上,使其知道:只要自己计算认识,自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明白算理。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算时合理的计算方法就是提高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根据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3、加强计算的常规训练,持之以恒。
4、要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作业、试卷和草稿纸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三对照:首先要求学生看清楚题中的每一个“运算符号”(包括有无括号)和每一个“数字”;其次是题抄好后要与原题目对照;竖式上的数字要与横式上的数字对照;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上的得数对照。这样做既减少了笔误,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心理品质。
5、要培养学生自觉认真草算的习惯。
全级8个班分组对同一组算式进行口算与笔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当数目变大时,草算所用的时间与口算的时间是等同的,甚至比口算快,然而两者得出的结果的准备率大不相同,草算的结果要比口算的准确率高得多。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草算的习惯。
6、计算教学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计算教学中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