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傅打的不是咏春,是文化

(2010-04-30 09:07:00)
标签:

叶问2

甑子丹

洪金宝

黄晓明

熊黛琳

咏春拳

http://s11/middle/4a5c93cag856b54542aea&690

师傅打的不是咏春,是文化

 

盼了一年多,终于在昨天晚上等到了《叶问2》。

与《叶问1》相比,故事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先自己人打,后跟洋人打,自己人打得有趣,打洋人打得解气。不同的是上回打的是东洋人,这回打的是西洋人。

其实,对于甑子丹出演过的许多武打片,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有在演绎了叶问师傅之后,他才几乎成为了我的偶像。如今在我的眼中,甑子丹与叶问已成为了一体,就像黄山归来不看峰,甑子丹演的其他角色已经引不起我的任何兴趣了。

是的,《叶问》打动我的不仅仅是武打动作,而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气质。单纯、淡定、儒雅、正直、善良、幽默、真实,即使武功高强,却一直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电影把传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理想寄托在了叶问身上。叶问的每一次出手都超越了胜负的目的,而是为了弘扬一种精神和文化,电影里叶问的对白说得很清楚,比如:

他对徒弟说:“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他对洪拳老大洪镇南说:“你觉得分胜负重要,还是跟家里人吃饭重要?”

他向西洋拳王提出挑战时说:“中国人点香 不只为了计算时间;它包含着一种谦逊,是中国的文化。”

战胜西洋拳王后,他对观众说:“今日的比赛,不是证明中国武术比西方拳击好,虽然人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人格没有贫贱之分!”

《叶问》让人过瘾,也让人心酸,不是为他人生而心酸,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而感心酸。一个具有如此优美文化气质的人,生活却处处窘迫,而这恰恰又是现实中的真相,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现在还只是一种理想、一种寄托,还没有变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还只是一个传说。

叶问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要得到尊重,必须有实力作基础。试想,如果不是有武功,叶问也就像那时千万个普通中国人一样忍辱负重过着卑微的生活。所以,最终,还是实力说话,不打败西洋拳王,中国文化再美好,也只会遭人嘲笑。

可以说,用拳脚打出了文化,这是《叶问》1与2对武打片的一种成功超越。

http://s15/middle/4a5c93cag856b29834abe&690

 

 相关链接:《叶问》:2008最值得看的电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c93ca0100c47k.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