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高考体育会考标准提升之我见——一位高考生的看法

(2007-01-14 20:17:03)
分类: 我写的文章
高考体育会考标准提升了。
这个消息一得到确认,作为一名“受害者”,我,一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在标准提升之前,我们从高一就开始抓体育,力求能够取得良好(不是优秀,仅仅目标只是也只能定在良好上)。然而就在大家胸有成竹之时,体育标准几乎各项都提升了,而且提升了不只一点点。
我不由又想起了中考时的体育成绩。和高考的体育会考不同,中考体育成绩一共30分,是要加进中考成绩中的。为了自己的中考成绩,大家都玩了命了(真的是有死人的)!那时候真苦,从初三一上学,我们就都六点多来学校,迎着还未升起的“朝阳”(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顶着月亮),开始跳蛙跳、跑步、爬楼梯。回了家,我们让父母帮我们掐时间做仰卧起坐。那真是混天黑地的一年,学业的压力、身体的压力还有很多很多,压得我们不少同学都失了眠。我还清楚的记得,每当失眠时,我都做仰卧起坐,生怕把那点时间浪费了。我还清楚的记得,临上考场的那个清晨,大家一人带了两罐红牛,老师们像送死囚犯一样静静地带着我们进了操场。那时候的我们,还都有活力,有青春!
而现在呢,说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活力没有青春,那真是很可笑。但是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我们每个人确实都感觉到体力大不如前了,可是体育标准却比中考还要高,甚至我们这届又继续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学生身体素质差,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媒体也不止一次刊登过有关中国学生与日本、韩国学生身体素质相差甚远的报道。我们都知道。
然而,想从提高体育会考标准来让大家身体素质增强,我认为,有点过于天真了。
中国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什么差,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从小学起,我们的课余生活就是上奥校,做习题。而我所在的小学,因为学生人多,怕出危险,明令禁止在楼道内跑步。也就是说,本该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被明确规定只能在教室所在楼内走路。而当时的操场是如此的小,大家想要去操场跑,也因为跑不开而坐罢。
这种小学教育的结果就是,我的同学中,很少有人会跳双摇,很少有人跑800米不用愁,很少有人会玩双杠,很少有人会跳大绳。我们失去了父母辈的很多体育娱乐,我们的体育大部分时候是痛苦的,800米跑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让我们对体育心生恐惧。而众所周知,体育课本该是让人开心的。800米跑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的能力,应该是在平日体育游戏运动中自然而然练成的,而不是强迫的一次次机械的运动。
如果说初中为了中考体育成绩,还拼了命争取时间来锻炼,那么到了高三,是根本不行的了。
高中的学业压力和初中根本无法比。我们现在每天十二点睡觉算早的了,第二天六点起床,到了学校早读时间就差不多了,我们要为早读的测试做准备,而且太困了,没有人有心情去锻炼。
到了晚上,已经月亮当空,操场黑森森的,路上又堵车,不赶快走八点也到不了家,仍然是没有人有心情去锻炼。
回了家,又饿又疲惫,前一天没有睡够的觉、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种种因素压在心口,没有人有心情、体力去锻炼。
我们也想要好的身体,我们也想欢笑地在操场上追逐。可是太沉重的书包,让我们步履艰难。太沉重的期待,让我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太窄的门槛,让我们分数决定一切。
我们都知道,以中国的国情,高考算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已经被迫接受了这个命运,然而现在却要面对的是高考体育会考标准提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都知道。但是仅仅只是把标准提升就代表着我们的素质提高了吗?我们也想练习,可是我们没时间。我们也想健康,可是没条件。离体育会考越来越近了,我们每天都将上操时间、体育课时间用来跑步、跳远。三年了,我们都很努力的在锻炼。可是结果呢?我的体育成绩按现在提升的标准是将将及格,再低几分就下了及格线。而我的体育名次在全班并列第三,遥遥领先。我们很努力了。
有人说,因为我们这届考生多,为了选拔,所以把体育会考标准提升。
那么恐怕选拔者要失望了吧,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这样说也许有点偏激了。但是事实上,一时的突击在会考之后不到一周就会反弹回原来的水平,整体素质仍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据我所知,随着高三生活的进展,我身边的同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心脏难受了。这证明我们的身心已经超负荷了,我们的身体承受能力已经快要达到极限。
我们呼唤健康,我们呼唤体能!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已经迫在眉睫,而最好的提升方法,应该不是由主管体育的领导想办法,而应该是教育家们、政府们想办法了!
前段时间我在体育课上说了句话,话音不大:“怎么提高我们的素质?不用提高会考标准,让我们多玩点、多睡会、书包轻点,就都上来了。”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
巧笑媚然于07年1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