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神奇为质朴———《赖声川的创意学》

(2006-12-25 21:44:45)
北京青年报:(06/12/25 00:00)

http://bjyouth.ynet.com/img.db?18154359+s(300)■本版供图/大川

  ■书名:《赖声川的创意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6年出版

  ■读家:水晶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读《赖声川的创意学》,让你明白创意源自何处,并相信只要诚实和认真地积累,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充满创意的人。

化神奇为质朴———《赖声川的创意学》

记得曾经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是由魔术师向观众讲解神秘的魔术是怎么完成的,从钢锯锯人到帽子里变出小白兔,都一一道来,让人看了有恍然大悟的快感,也让一直很少看电视的我为此非常着迷。而《赖声川的创意学》与这档“剖析秘密”的节目颇有点类似,他在书中“现身说法”,对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创作经历深入回顾,特别是对自己一些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的蛛丝马迹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披露。

  按说,这是一件有点砸自己饭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许多盼望成为大师或艺术家的人,都渴望把自己的作品装扮成神神秘秘的“天外之物”,把观众及粉丝们当成智商与自己有一亿光年差距的旁观者,更有登峰造极的人士,干脆声称“观众要是看懂了他的作品就白来了”。赖声川身为作品满天下的艺术家和创意人士,却非要在书里把神秘背后的点点滴滴都说个明白、讲个透彻,实在是有点太“实诚”了。

  不过在一次旁听赖声川与记者的对谈时,忽然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记者提到一个政府关于公益项目设计的邀约,赖声川欣然应允,答道只要有时间,愿意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他开玩笑地说到正在排练的《暗恋桃花源》剧组中有一位演员曾经穿过一件衣服,上面印了“为人民服务”几个字,他说:“也许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点太正了,但这的确是我现在的心情。”我在旁边听了默默点头,才明白为什么他要写《创意学》这本书了。

  的确,当很多人倾向于为创意或艺术蒙上神秘的面纱并待价而沽时,赖声川却直白地指出,好的创意其实源于生活的积累和技术的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现在大学和专业院校里往往只提供技巧的培训,却很少启迪和训练学生如何从生活中积累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入手,寻找正确的创意之道和智慧仓库。在直白之外,赖声川又借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与教学经验,亲手拨开诸多“先锋”、“试验”的迷雾,告诉大家好的创意之根源,在于学会观察世界、捕捉那些有价值的值得奉献给观众的人生体验,而绝非登台露脸搞怪哗众那么简单。

  也因为这种诚恳的剖析和有效的指导,《赖声川的创意学》成为近年来两岸书市中艺术人士撰写的书籍步入财经类图书排行榜的特例,一路创下热卖成绩。不过,作为这本书的忠实并颇有体会的读者,我仍有一些建议要给那些潜在的读者,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赖声川在书中已经揭示了创意的种种法门和积累路径,但其实真正的运用,还要看各位在实践中的积累与探索,就像那档魔术解析节目,我们看了之后虽然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没有长时间的练习与道具配合,我们仍然不可能成为舞台上呼风唤雨的魔术师。

  《赖声川的创意学》为我们指明了许多可能性,而那些可能性,有待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去尝试与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