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诠释---以“天道”解读《天道》(三)---赵明生

标签:
编辑文化情感杂谈 |
剧情由男女爱情进入更广大范围的文化属性的探索,源于女主芮小丹向深爱着的男主丁元英提出让对方送自己一份特殊的礼物。因为她每每想到、看到叶晓明、冯世杰及王庙村那破旧的房屋、狭窄的街道、落后的观念等情形时便心有不忍,而滋生出让丁元英凭借自己的才学,扶一下贫,以解救这些乡民之生活必需。天下情人之间能有这样的礼物吗?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突显男主与女主智慧与品格的艺术妙在。由一己小爱上升到社会大爱,这就是天道之所在高于人道的本质,也是作品由世俗之情转入天地世情的必然显现。
“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得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得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这是作品借男主所发的感慨,它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这么落后,不在于有多少农民,有多漫长的封建专制文化,而在于在此政治和经济历史中所形成的巨大文化惯性。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救世主文化,就是等他人,靠别人,找能人,求主子,立皇帝,待此思想认识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且还取得一定成绩后,世人的思想便渐渐固化,再进一步就是囿于现状,顺从已有的奴隶、随顺文化定势而渐渐固守贫困,而难以看到前方更加丰富宽广的世界。

但是,生命毕竟是不甘现状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有不安的兽性存在,有更为强大的人性,同时也有无限的神性在那里不断冲击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群体,弱势文化造就弱者群体。”好似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过一个庞大的中间群体,阴阳双方终难有一个和谐有机的统一而矛盾不断,斗争不停。
“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的说,支配人得价值取舍行为得那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生存在一定环境里的生命,时间一长就会成形一种固有的思维意识,此意识慢慢会主宰自己的思想与习惯,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不自觉地受其所困,最后成为一只不能脱茧的蚕而被其活活困死。如古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道德标准等。也许正如丁元英所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家国、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跟他的文化有关。一个理性的、顺其自然的、遵守规则的、尊重科学的、依偱事实的文化必然造就一个正常的、发展的、向上的群体;一个始终依靠乞求他人获得物质需求,依靠施舍获得精神需求的文化,必然造就一个平庸低俗的群体。这些群体在较为封闭落后的时代显得互不相干,还能各安其乐,一旦共处一世,一些群体不断进步,一些群体止步不前,时间一长,相互高下立判,矛盾就渐渐紧张起来。
所以,那些以为自己弱势的人,其精神境界与贫困的物质形成一种必须的对应关系而相互影响,便伸长脖子苦苦地期望别人来解救自己。而那些已至强势地位的群体则要死死维护既得利益,而不允许对方有一丝的侵入,想尽各种办法来打压对方。这便必须会形成明显的文化态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之间难有互动互助而共同向前。这是人类共存大不幸,却是世间必须之结果,特别是进入现代化的商业时期,狼性文化与羊性文化形成了两种势不两立的态势而苦苦搏斗着。
“既要为改革开出一条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阵痛……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多么血腥又智慧的搏斗,难怪一般胆怯的百姓不敢下手了。而也正是在这时,个别文化强势者便按耐不住,要一试身手了。如丁元英之类文化意识特别强劲者,他们是永远也不会墨守成规,等待他人分配给定量食物的。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毕竟似丁元英这样的高人太少了,大众很难把握事物的规律,随时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故而习惯了等、靠、要、看的国人少有创新,善于模仿,乐于照搬他人经验,更易于一蜂窝地行事,这也是弱势文化必然的结果,而此种文化是一定不会走远的。如剧中古城那三位音响发烧友及王庙村里大大小小贫困的村民,他们便是弱势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缩影,也是中国千年固定历史模式很难改变的根本原因。

贫,真的能扶起来吗?有人这样问丁元英。丁明确而肯定地回答:“不能。”“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明知不可能,但他又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去扶呢?一来,他想展示或说卖一下自己的才学;二来,他答应了芮小丹的要求。于是,他便全力而行,尽人力,看天命。当智慧越群的丁元英带领一帮弱势文化群体在致富路上到了最关键的地步时,他们却后退了,胆怯了,失去了正常的理智,不愿意承担应有的风险,典型的小农经济意识阻碍了他们从井底爬到井口的步伐,认为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是丁元英在玩弄他们,而主动要求退股。没想到短短几天后,情势逆转,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眼巴巴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财富落到了他人手中而悔恨相加,欲哭无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观念形成不同的生活。人本无高低之分,你的思维与观念决定你的高低。”所谓的人人平等只是从本性角度说的,离开本性来谈,人与人真的有巨大的差别,特别是命运。命运的好与坏一方面是善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文化思维局限影响的结果。对于以叶晓明等贫困低微者,我们可埋怨他们,却不能憎恨他们。这是历史使然,更是现实的必然。而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精明的丁元英早就预料到的,他也正是按着对方高智商的文化属性有意安排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情节,轻松地打赢了这场官司,赢得了应有的财富与名声。与男主文化属性相近的还有曾经跟随丁元英一起闯荡商界的精明干练的肖亚文,儒雅沉稳的韩楚风。整部剧中,只有他们三人的文化属性相近,所以,他们是是财富的拥有者,也是事业的成功者。文化可以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但也可以让人损失更多的幸福,它与我们的一切休戚相关,是隐藏在我们命运背后巨大的魔掌。

他们过人的智慧从哪里来?难道仅仅是丰富的商界经验与现实的不断历练吗?非也,除此之外,还有善良的品格,良好的教育,广远的见识,先进文化理念的不断培养与形成。这些理念与意识其实每个生命都具有,至为关键的还要看谁的心地更正直,谁更有爱,更勇敢无私,谁就可以自然得到罢了,无他。所以,心性的开发特别重要,它是人类所有先进文化的唯一根系。
国内音响界的领军人物林雨峰奉行只有矛、没有盾的人生理念,心性封闭,胸怀狭窄,败给了几个发烧友创办的小小的格律诗公司,然后怀着强烈的敌意去与丁元英对话,几句过后,憋闷得无语而出,最后驾车冲下了山崖。他的强势文化也得到了明确的回应:无人性之善,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将被天地一一收回。品格低下的刘斌也是如此,在丧失了财富与尊严后,因无脸做人而从高楼上一跃而下。聪明可胆怯的叶晓明也一无所获,只有还存有几许善意和正义的冯世杰得到了自己应有的。这一切并不是丁元英的故意安排,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天道的属性是公正、无私与光明。谁的生命里拥有的它多,谁就会得到更多。包括在公司最危险时入股的肖亚文在内,善有善报,恶有恶惩,合道的文化一定会成为强势,否则定会转化为弱势。这是天理的本来,也是人道的必须。

“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随便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和深度,这就是钱,就是成就、名利、价值,随便你能说的什么。”丁元英是窥探了天道者,所以,他能立足于天道之境去俯视人道,进而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和弱势文化者所走顺序术、法、道不同的路径:道、法、术,也由是而创造出了一种特有的强势文化,同时这也滋生了他的孤傲与自大,时时处处高人一等,冷漠不屑对待众生,自然就形成了一道阻止他走入天国的无形厚障壁。由此看来,文化属性还在于天道之下,它只是进入天道的一道门坎。世间有一个既定的规则:道、理、法、术、器,渐次而降,道至高,器最低。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终将止于术。

只有先明白天道,才会有超人的智慧显现,才会有超级文化属性的诞生,也才会恰当地利用现在的条件,去合理处理好种种事务。而明道先必须明心见性。此“心”不是带有各类后天情识之心,而是无一丝杂染之纯真初心;此“性”则更是生命原本之质,与天地同体,和万物合一。观《天道》或天道,必须明悟这一生命密码,否则,任我们如何下苦努力,到头来还是一片幽暗无明。所以,丁元英认为天性很高的芮小丹应该转行,脱离警察一职而去从事高雅神圣的文化艺术工作。
“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世间最高的文化就是开启民智,传授天地至圣之理,提升生命精神的层次,这是人世最大的功德,也是最为高雅神圣的思想道德教化。
可惜的是聪明绝顶的丁元英只是明白其理,他自己却做不到其实,正如他的自嘲:“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这一步难如登天。装了斯文,露了痞性。”芮小丹最好的朋友肖亚文、欧阳雪则经过此番生死考验,开始思考其理其道。刘斌、林雨峰等人至死也没能弄明白自己为何会死,甚至不如那个自诩有文化的杀人犯王明阳(心学大师王阳明一名的反用),连“忏悔”一词都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文化是一个非常神秘而博大的概念,它包含了诸多的知识与判断,但通过后天理智的分辨却不一定就能明晓生命的本来,而没有相应的知识与见解,更无法了解文化的本质,也就难以寻觅到真正的自己。不明白自己是谁的人,能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吗?你是谁?我是谁?这一简单的哲学问题困扰了人类近千年。其实答案也很是简单,只要明白了那颗心是什么,便知晓自己是谁了。由一人而至一家一族一国,其理相同,无有二致。人类千百年来所有文化的核心旨要,其实都凝聚于此。
曾经很自信的王明阳临终前问了一个问题:“天国在哪儿?”芮小丹庄重地说:“天国在你心里。”
天道其实就是天心,天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是道心,也是佛性,还是基督之圣。“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最后用男主丁元英的这句话结尾全文。本文较长,看客只需紧记一句话即可:天道所在的天国,也就是心灵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回归于自我本性,才是真正无所不能之神。(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