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间的温哥华焰火节
我和夫人到温哥华看望读书的女儿,正赶上今年温哥华焰火节(第17届)的最后一场――8月5日的焰火“墨西哥体验”,随后将宣布获胜者,接着是四个参赛国各5分钟的焰火综合表演。朋友告诉我,机会难得,不去会后悔的。于是,我们顾不得倒时差,与女儿一道下午五点钟就赶赴温哥华城区的西北角,那里是温哥华的核心地区(downtown),它西靠英吉利湾,焰火就在湾内的两条船上施放。
一路上,多数车辆都在驶向城市的西北,很快就遇到了温市很少出现的堵车现象。好容易挨到了市中心地区,转了几条街才找到停车位。几乎所有吃饭的地方都排着等吃饭人的长队。哪里相对人少,我们就去哪里,最后在一家西餐馆简单吃了一顿就往海滩走。一路上,人流如潮: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年轻人,欧裔、印第安裔、印度裔、中国和韩国、日本、东南亚人、拉美裔、非洲裔,以及明显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团队,不同肤色,穿着不同的服饰、操着不同的语言的人们,以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涌向同一个方向。
我们沿着南北向的新月形英吉利海湾公路向南找寻印第安人图腾的石刻标志,因为另两位朋友在那里等着与我们聚合。迎面过来一队加拿大皇家骑警,马匹之高达大,平生仅见,倒是骑在马上的警察,显得渺小。他们两骑队列,一对男警,一对女警,一式儿的崭新警服、全套的装备,浩浩荡荡,引来无数观摩的目光。这队骑警刚才护送温哥华市议员黎拔佳(B. C. Lee)与其它六名焰火评审员,抵达海滩最佳观景位置。评审项目包括整体概念、用色选择及变化、创意、音乐、烟火韵律及效果等五项。
8月初的温哥华,要等到晚上九点半后,血红的夕阳才完全地隐没在海岸线下。海滩以及海滩上部的斜坡草地,全部被人们的地毯、被单等覆盖,我们和朋友相互联络,找寻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原来仅相隔十几米,人实在太多,都看花眼了。海岸上喧闹的人们充满着欢声笑语,我被夕阳下壮丽的海湾美景深深地吸引,来到海边观看天水之间的海湾出口的那轮红日和两边的群山,海水缓缓地涌上来又退下去,许多孩子正在用湿沙搭建各种建筑,一切是那么和谐、安逸。天上,多架轻型飞机拉拽着标语在头上盘旋,随着天色渐暗,变成了移动的星光。停泊在海湾里的两艘发射焰火的大船亮起了一行灯光:汇丰光之庆典。这是汇丰银行连续第三次成为温哥华焰火节的主要赞助公司。
焰火10点开始。9点半,突然,扩音器响起来,一个颇为煽情的英语男声调响彻海湾上空,他是加拿大著名的“经典101广播电台”主持人凯文.赫斯(Kevin
伴随着墨西哥情结的音乐,礼花一会如群花怒放,一会儿如轻歌曼舞,节奏感颇强。灿烂的烟火与英吉利海湾水面游艇的点点灯火,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烟火的美,美得让人无法形容,礼花的莫测变化,似使得手中的数码相机无法及时抓拍,我放下相机,尽情地欣赏焰火LL。接下来的近半个小时,美景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只有慢慢回味了。
此前的三场焰火,分别是意大利、中国、捷克。意大利的焰火队由威尼斯市派出,他们擅长水上烟火布局,利用水面倒影为烟火增色。中国参赛的是江西李渡烟花集团,他们的特色是在“黄河颂”的曲调下,实行“地毯式烟火”,一整片五光十色可持续很长时间。捷克焰火队以“蓝色狂想曲”为音乐背景,以精准见长。墨西哥队半小时的燃放结束以后只有几分钟,赫斯又带领全场二十万人倒计时,以宣布最终的获奖队。最后一个数字的叫声刚落,赫斯高声说出了一个词:墨西哥!全场一阵骚动,显然大家的猜测各不相同,各自在为自己原来设想的获奖国家鸣不平。不过,很快全场就平静下来。其实谁获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万人共享焰火带来的喜悦。
接下来便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四国短时间的焰火表演。其他国家的焰火有些难以辨别,但是中国的焰火我一下子就可以判定,因为它的花样技巧显然高于其他国家,然而对比其他国家的韵律、艺术性,似乎略显不够。中国去年获胜,今年中国失利,看来评委们自有道理。
扩音器里宣布焰火节结束以后,人们井然有序地退场。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陆续聚集起来的,现在要退场,没有高音喇叭的指挥,没有过分的拥挤,大家均耐心地缓步前行。一架警方的直升飞机在上空盘旋,一束探射灯光划破夜空,追随着最密集的人群移动。我们就处在最为密集的街道的交界处,一股人流要向右转弯,一股人流直行,大家无声地相互谦让。我们几个人紧紧跟上,终于直行到了前面的街上。拥挤的状况相对缓和后,来自墨西哥的一群人开始举着国旗,兴奋地高声狂呼,街道显得热闹起来。好容易找到车,一路上车让人,这是温哥华开车人的礼让习惯,因而走得比人还慢,开出了下城区,这才得以加速,将近半夜两点,终于到家。算了算,从散场开始,回去的路走了大约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