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动人心

(2009-05-12 18:49:28)
标签:

时尚

   3G Is Coming
   公元208年,赤壁一战,曹魏一枝独秀变成三分天下;
   公元2008年,电信重组,移动联通东邪西毒进而三足鼎立。
   想当初,魏蜀吴三国名将如云,各具风流。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如今的三家运营商同样手握神兵——3G牌照。
   3G就如同那匹传说中的狼,很久以前就有人高呼“3G来了”!大家当时信以为真,精神亢奋,彻夜难寐。结果3G没来,反倒是绵羊一般的小灵通来了。于是“3G来了”就成了一则现代寓言。
   若干年后,当中国人的神经坚强到开通了防忽悠热线,3G却真的来了。
关于3G的知识和解释铺天盖地,其实普通用户知道两点就够了:现在的互联网能提供什么,3G就能提供什么;未来的手机就是现在的PC(个人电脑)。
   值此“5·17”国际电信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这头姗姗来迟的狼,但也不要把它神话成“狼图腾”——因为3G只是移动通信发展史上一项普普通通的技术变革,只是,人们的生活可能会有些许改变——

   过去,人们说: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有人说:出门只需带三样东西:钥匙、钱包和手机。
   未来,3G在手,谁还需要钥匙和钱包?

 

   3G兵器谱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话虽然俗了点,但古今中外都受用。作为一名3G入门级选手,要想在这条道上跑得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兵器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一击。此兵家必看之秘籍便由此应运而生,且排名不分先后,不参与竞价投标,仅供扫盲娱乐之用。

 

方天画戟:TD-SCDMA
持有者:中国移动

战斗力:号称3G第一国产“神兵器”,实属中国3G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是集血汗与理想于一身的产物。尤其是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同步CDMA等先进技术,在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扬名于天下,并获得国际标准认证。放号时间最早,在抢占市场先机上战绩不俗。
缺陷:支持的终端手机型号较少,大多为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的国产品牌。
适宜人群:中国移动的FANS,有如吕布般崇尚名牌效应、立足于时尚前沿并经济实力雄厚者。

 

丈八蛇矛:CDMA2000
持有者:中国电信
战斗力:号称3G技术使用最广泛的美国、日本、韩国三地的主流通信标准,中国电信在国内的硬件设备此前就是按照CDMA2000标准建设的,网络覆盖度和稳定性最强,并拥有将固话、宽带、移动、数据、信息捆绑于一体的优势,与张飞大人“粗中带细”之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缺陷:群众基础薄弱,品牌影响力不足,还望有出奇制胜的招数才能扭转局面。
适宜人群:中国电信的铁杆粉丝,喜爱日韩机型的民众,以及此前CDMA的老用户。

 

青龙偃月刀:WCDMA
持有者:中国联通
战斗力:号称当下世界级3G技术中最主流、技术最为成熟、支持手机型号最多、产业链最为完善者。欧洲技术,中国价格,性价比高,出国漫游更方便。大有一股来自关老爷的“战无不胜”之势,尽管姗姗来迟,但随即独步天下,无人不让其三分。
缺陷:目前在国内的品牌效应相对较弱,放号时间也晚。
适宜人群:中国联通或欧洲技术的忠实拥趸,偏好欧美机型、追求实惠的实用主义者。

 

倚天剑:3G牌照
持有者:工业和信息化部
战斗力:作为一张传说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营业执照”,于2009年1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放。此牌照的获得,标志着这三大运营商正式进入3G元年,真可谓是“倚天一出,谁与争锋”。当然,这里的倚天是曹操的倚天而非周芷若的,那气势可完全不是一码事。
适宜人群:该武器暂不向民间出售,仅三大运营商可持有,每张牌照均为无价之宝。

 

3G武器进化史:
近战武器 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大哥大,受先天工艺所限,进行语音通话是其唯一的功能,类似于肉搏战。
抛射武器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现今普遍所用的手机基本为此类,能在远程距离的范围内接收电子邮件、网页等数据信息,但因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限制,速度受限,如需进行持久战,代价过高。
变种武器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智能手机、上网本为代表,以高于目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流量解决了带宽的局限之后,火速变种出收听音乐、观看视频、处理图像、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火力强大的功能,可在任意位置对目标群体进行持久攻坚战,为冷兵器时代带来一个巅峰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G速之旅
后一篇:3G 真的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