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速之旅
(2009-05-12 18:47:28)
标签:
时尚 |
话说,在3G之前,移动互联网因带宽的局限,就算它是辆豪华轿车,也只能有如行驶于崎岖山路上般迟缓,高速上网?手机电视?视频会议?一个都不敢想。
现在,3G真来了,狂奔的时候终于到了。
狂奔姿态一:手机地图
进入手机地图,分别有“我在哪里”、“你在哪里”、“城市热点”多种功能,选择进入“我在哪里”,地图上便出现了目前所在的街道和周边情况,进入“你在哪里”,可以连对方的情况也一清二楚,实乃带着体温的追踪器。
狂奔姿态二:掌上电视机
在菜单中选择进入手机电视,“频道列表”中出现多个电视频道,随意点击进入CCTV1频道,便可看到正在直播的“东方时空”节目,速度稳定,感觉甚好,但因按流量收费,价格较高。
狂奔姿态三:视频电话
选择对方姓名点击可视电话,拨通之后屏幕上方可立即看到对方的场景,同时在左下角显示自己,在整个通话过程中,进行正常的晃动测试,视频效果都较为流畅。每分钟0.6元的价格,尚有下降的空间。
狂奔姿态四:炒股王
在3g.cn中下载一个叫做“GG财神爷”的手机软件,进入该界面便有大盘、自选股等多种分类,点击自选股,可看到与之相关的各种详细数据,包括开盘价、成交量和K线,对于随时随地需关注股票行情的投资者无疑是运筹帷幄的一大利器。
G高一筹
移动通信技术换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应用增多。1G大哥大升级到2G时加入了SMS文本短信;2G进化到2.5G增加了彩信和一部分网络功能。这些应用被看作换代标志,称为“杀手级应用”。那么3G都能干什么?
1.可视电话—视频聊天
可视电话类似QQ视频聊天,3G最正宗的杀手级应用。准备时间约十几秒,屏幕上是对方摄像头捕捉到的内容,画中画还能显示自己尊容。
资费:0.6元/分钟
2.手机电视+流媒体—看家本领
另一项杀手应用,打狗棍一类的看家本领。以TD为例,看电视换台在3秒左右,扬声器外放也清晰,与电视机效果差不多,除了屏幕小点儿。
资费:测试期间20元/月,商用后走流量
3.无线上网—前景无限
最简单也是最伟大的一项应用,就像当初56K猫升级到宽带,谁能想到以后会冒出这么多靠谱不靠谱的网站?
资费:多种套餐500元封顶
4.多媒体彩铃—彩铃又一春
2.5G有语音彩铃,3G发展到可视彩铃,不难想象,以后打电话会出现小电影横飞的局面。
资费:各业务有所不同
5.手机对讲POC—群聊对讲
类似对讲机“即按即说”模式,无需拨号,一键通话。还有群组呼叫能力,一呼百应,百呼百应,像QQ群一样语音群聊。
6.手机地图—路痴福音
3G另一关键词是“定位”。除了GPS卫星定位,手机还加入AGPS辅助导航。包括图形和文字信息,可定位自己和他人、规划交通路线或行车导航。
7.快讯—按需阅读
3G快讯不需订制,以标题、缩略图和摘要形式即时发到手机,在主屏幕空白区域滚动显示。用户感兴趣时才会点击查看,改变过去的无侧重阅读。
G思广议
宁宇:3G带来想象空间
宁宇: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
3G究竟是什么
T:不用技术名词表述,3G究竟是什么?
N:3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平台,无线互联网的基础。
T: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存在三种3G制式的国家。研发TD技术的初衷是什么?
N:世界上主要有3种3G制式。表面是技术标准之争,背后是国与国的利益博弈。发展TD是国家政策,首先避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其次,3G前途不可限量,尤其3G的个性化应用给了中小企业许多机会。第三,基于3G的应用可为推进信息化进程做贡献。
T:相比另外两种3G,TD有什么优势?
N:TD面世较晚,吸收了前人经验。技术上的优劣应该是运营商操心的问题,老百姓不是选择某种3G技术,而是选择一家运营商的服务。所以中国移动倡导“Total
solution”,即“全产品解决方案”。以前考虑“产品+资费”,现在应是“产品+资费+服务”。用户关心的不仅是通信质量,还有端到端的服务。
3G业务:节约时间&消费时间
T:3G都有什么具体应用?
N:3G是先有技术,再有产品。虽然已有一些应用,但肯定是极小部分,现在根本想不到未来的3G能干什么,我们称之为“先提供答案,再找问题”。
T:运营商在其中承担什么角色?
N:
3G业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业务是帮用户节约时间,比如移动办公、视频会议;另一类是帮用户消费时间,各种娱乐应用都归于此类。运营商提供技术载体和业务平台,具体应用还需合作伙伴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
T:3G上的娱乐与传统娱乐有何不同?
N:移动与广电合作开发手机视频,这就像一个3G电视台。它的节目一定与电视上播放的不同,因为播放载体不同,观看环境不同,观看时间也不同,所以节目是为手机平台量身定做的,而不是把电视台节目直接搬到手机上。不是“TV
in mobile”,而是“TV for mobile”。
3G价格:计费模式各有优势
T:TD选择按流量计费,与其他3G制式不一样,会不会增加用户负担?
N:收费模式大致有四种:按时长/数量、按流量、按内容和按事件(即综合前三种)。因为手机用户被电话、短信打断的几率很高,精力很难全部集中于网页,不浏览时也算钱可能被用户抱怨,所以按流量计费有它的合理性。最终还要看用户反馈,调整收费模式在技术上不太困难。
T:TD会否效仿国外3G包月模式?
N:前面说的四种收费模式都是有限收费,包月属于无限模式,不符合社会资源集约化,在3G推广初期并不适合。应提倡节约网络流量,把钱花在刀刃上。
3G用户:不要急于下结论
T:国外3G有了广告商买单、用户免费使用的情况,中国会不会出现?
N:这种收费模式与电视广播一样,属于“后向收费”。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业务之一,目前在一些地区已有突破。
T: 但是广告过多也不好。
N:广告存废问题不能一刀切,广告商买单固然不好,一味拒绝也是因噎废食。今后可能会广告分类和定制,在用户许可下,接收关心的广告可减免一部分话费。
T:对3G用户有何建议?
N:无论选择哪种制式和运营商都不要急于下结论。中国的2G网络是全世界最好的,3G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张向东:中国,未来全球最大3G市场
张向东:中国最大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3G门户网(3g.cn)”联合创始人、总裁。
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跨越了互联网和新闻两个行业,他努力使3G门户网具备超越商业的独特气质。
3G:让手机更神奇的钥匙
T:3G在国外已发展多年,但还是有人说中国的3G是早产儿,没什么可玩,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对此你怎么看?
Z:这种说法有点门外汉,3G的发展当然是靠用户,就像最初的互联网,用户多了,市场和服务才能趋向于成熟,这是一个各方面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一个条件的存在,然后就能马上怎么样。互联网现有约有2亿用户,而3G发牌之后会让中国产生六亿多无线互联网用户。
T:目前3G给大部分人的印象是离我很遥远、玩不起,这是民众的误解吗?
Z:当然是误解,3G牌照的发放是对2个障碍的消除:一是带宽,二是资费。3G就是手机上网,就是手机的宽带时代。有了它,除了通话外可以做更多事。它成为你进入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让手机变得更神奇,就像一台移动电脑。民众只需要用它来打开信息大门就可以了,不需要去研究这个钥匙是什么做的、怎么做。3G离你的生活一点都不远。
中国:未来全球最大3G市场
T:日本的3G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我们接下来多久能达到如此呢?
Z:中国目前用手机使用互联网服务的人虽然还不多,但成长很快。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快,比所有乐观的估计还乐观,因为中国人喜欢去用这个。日本的受众率是全球最高,但没高到那种人人都用的程度,毕竟也才四五年的发展。我去日本两次,发现那儿的应用只是发展得较早,它最早解决了带宽。但我认为,在各种场合我始终都非常强烈地认为:中国将会在这方面超过日本。包括应用的丰富程度、用户数量,都一定会超过,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无线互联网市场。随着通信产业链逐步完善,手机CPU和屏幕升级,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逐渐多样化、智能化,发展速度将会更惊人。
T:那你觉得一两年内将会实现一个什么样的3G局面?
Z:我觉得两年内利用手机上网的使用者数量,会超过电脑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并延伸出更多个性化多元特色服务。
传统媒体:洗牌浪潮到来
T:你曾经提出,3G时代人人都是一个移动的媒体,都可以利用手机对资讯进行第一时间的传播和接收,对传统媒体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如果大家都通过这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话,难道传统媒体就都不需要了吗?
Z: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总觉得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其实,未来这将是两者的一个合作,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转移品牌价值的一个方式,而不是要消灭它的一个对手,只不过传统媒体可能不以原来的载体呈现而已。
T:那传统媒体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要如何保持自我?
Z:比如说报纸、电视,在内容上它仍然有存在价值。依然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去发行,变成一个在手机上被人们再次关注的东西。当然,有一些媒体本身的价值确实很小,同质化情况非常严重,像这一类的肯定会在这个浪潮中被洗牌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