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为何不如诺基亚
文:柯勇
2003年之前,摩托罗拉手机给人的印象是笨重的黑色手机,但是像石头搬耐用,如今的摩托罗拉手机更像是精致的花瓶,一位国内手机行业高级分析师在接受百姓TAXI杂志采访时表示。
“现在摩托罗拉推出的每一款新手机过于注重外观视觉冲击力了,虽然非常引人注目,但是缺少亲和力,而且注重视觉冲击力必然带来操作性的降低”,手机工业设计师陈志强在谈到摩托罗拉手机设计时说。相比之下诺基亚手机更加实用,外观亲和力更强,操作上更人性化。
当手机成为快速消费品
在首席执行官爱德华·詹德“破坏性思维”指挥下,彻底“破坏”了原来的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开始从一个注重质量的手机品牌朝注重设计转型。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摩托罗拉V3上线,并成为全球最为热卖的消费电子产品,5个季度狂卖5000万部。
如此同时,中国郑州市消协收到关于摩托罗拉V3问题投诉函400件,消费者反映“出现怪叫声”、
“通话音质差”
、“开启免提声音混杂”、“经常性的呼叫失败”等,摩托罗拉公司对于此次质量危机采取了低调的处理方式,任此款手机继续在市场热卖。
“摩托罗拉手机掉价太快了”,消费者抱怨,曾经一款手机在一年之内降价幅度高到两千元,摩托罗拉手机越来越变成快速消费品了,但在中国,手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算贵重商品。
相比之下诺基亚更像是耐用消费品,从人出发、替人着想、为人设计,使产品在外观、内在功能和实用性上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产品上市后,力求随时改进,以充分满足“人”的变化需求。
诺基亚每部手机在出厂之前都会进行循环跌落测试,通过旋转,使被测试的手机不断重复地进行数米高的跌落测试,迎接被测试手机的是坚硬的钢板,对于一些实用机型来说,这种
1米高的循环跌落测试将会进行数百次,有机构所作的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诺基亚的评价最多的是“不怕摔”。
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的摩托罗拉
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个小镇的世界移动通讯巨人诺基亚,自从1985年进入中国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化,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本土化的国际品牌”。
在全球9.3亿用户中,有3亿人选择了诺基亚,据诺基亚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用户在替换手机时仍选择诺基亚品牌。
而对于今天的摩托罗拉来说,注重外观而无视人性化和质量正在降低它的品牌忠诚度,有消费者表示购买摩托罗拉产品很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感,新品推出的速度太快了,而且每款新品推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一旦看不到产品广告了,价格必然大跌。
而诺基亚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20多年来它一直在向消费者传达一个理念“科技以人为本”,它总来不刻意去推广某一款产品,所以它的每一款产品销量都不会相差很多。
当摩托罗拉2004年推出RAZR手机之后,这一系列的手机很快就被市场所接受,摩托罗拉并接着推出了诸多新的款式。市场调研机构
iSuppli公司估计,在第四季度摩托罗拉销售的大约4500万部手机中,RAZR手机至少占了三分之一。摩托罗拉手机部门的领导人Ron Garriques甚至认为:“RAZR手机会有三年好时光,未来二年内它还将继续畅销”。
甚至有人认为是V3这一款手机拯救了摩托罗拉,这与诺基亚多款手机平衡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有机构所做的最受用户关注的前20款手机调查中,诺基亚有11款产品入围。
摩托罗拉的品牌不归路
老摩托罗拉的品牌建立在他坚若磐石的品质之上,如今的摩托罗拉品牌建立在它每款手机光鲜的外衣之下,“明”、“刀锋”、“幻境”等等一系列概念手机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起初消费者可能保有新鲜感,但毕竟手机需要回归它本来的使用功能。
据悉,摩托罗拉在中国大陆推出的一款手机L6g,L6g是L6的捆绑盛大游戏版,其配置和L6完全相同,仅仅是捆绑了收费网络游戏《传奇世界》、《梦幻国度》手机版,价格竟高出了L6达300元。如今摩托罗拉太过于注重产品概念的包装和外观工业设计,而企业的核心价值似乎成了真空,在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动机驱动下,难免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对于科技在一个公司中所起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诺基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这决定了其品牌营销的思维定位。诺基亚认为科技是一种工具,主角则是消费者。诺基亚主张透过科技提供给消费者生活上沟通的便利。所以,诺基亚研发了许多最轻、最小、最薄的产品,目的就是为了使产品合乎消费者使用及心理上的需求,这是决定产品功能规格的关键。
比较之下摩托罗拉的品牌是高高在上的,消费者永远是被动的,试想一个视短期利益最大化无视消费者感受的企业,纵然他的产品再光鲜,也有必要像梁漱溟先生那样追问一句:“这个世界会好吗?”
百姓TAXI杂志二月刊文:柯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