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戏
(2010-02-25 11:19:25)
标签:
杂谈 |
愈演愈烈的戏
------《此生只为一人去》,如一阵清风拂动心弦,或清或淡,或舒或缓···终究愈演愈烈。
《此生只为一人去》美丽的静默在书架上。几页简单的轻轻浏览,已嗅到文字间散发的清香:“你在白色的阳台上一俯身,即可看见上海街头叮当驶过的电车。而夏天傍晚的空气里融着各种味道,水泥路也还是热的,似是团团地吐着白气。浸在斜阳余晖里的暧昧与贵气便也慢慢地升腾,梅兰芳的京剧便细细地传来,一波波地扰着你的心。”我好似真的在那白色的阳台上,看到电车驶过,闻到夏日傍晚的味道,氤氤氲氲,恍恍惚惚。戏曲,散发着她的香向我走来。
将书带回家,灯、茶、小点,似乎更符合此书的韵味。一场场经典随文字展现,我甚至已忘记自己在读一本戏曲书籍。没有京腔、昆腔等等不知所云的话语,一切都那么平易。“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一句,我就明白了《马前泼水》段的意境。我毕竟不是古人,也不是戏迷票友。那般戏曲中的唱词,着实每每令我不少迷惑,只得对这国粹敬而远之。紫陌的一句引用,无论这般那般,都了然于胸了。
读紫陌的文字,我总也会傻气地随戏中人物或笑或哭,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想必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细腻的文字便做了当中的媒介了。“她或许是笑醒的,醒来时却是一场春梦。屋内灯影幢幢,眼前破壁残灯,她觉得彻骨之冷。”书桌上的白色灯光,好像也泛有淡蓝色,隐隐透着寒冷。
而书的美,随一页页的品读愈加明显。有时甚至不敢相信,在书桌前安坐读戏曲的人竟是我。不,那时我已在书中了。
原来,我从不曾欣赏过戏曲的美,原来,戏曲当中的爱恨情仇不比任何一首流行歌曲,任何一部电视剧逊色,也许那时只是苦于没有紫陌的文字罢了。八零年代出生的我,千回百转中,再不觉得我与戏曲无关,它是它,我是我了。美是有一种吸引力的。这种吸引力下,你想逃都逃不掉,更何况你根本无意逃离。
其实也未曾远离过。
合上书页,有种蓦然回首,她在阑珊处的味道。凡凡种种,琳琅满目的书海中,竟有一鸿美羽飘于其中。幸而拾得,品味后,耳有余音,齿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