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贵立志

(2016-11-12 11:43:43)
标签:

命运

使命

职业

性向

自我实现

分类: 哲学.人生

   年幼的时候,对成人世界充满好奇,难免向父母请教:将来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有什么遭遇,能获得幸福吗?

 

        父母的回答总是两套,一套说:别担心,该来的就会来,谁能预测未来呢?另一套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就可以掌握未来。这两套答案正是千古以来,人类共同的处境:命运与使命。

 

        命运并不神秘,我生长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台湾,我的家庭与亲人是注定的,我的血型、星座、八字是明确的,后来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总有百分之六十是可以测知的。这些条件,有幸有不幸,与人相比则有好有不好,没有十全十美,也不至于一无可取。

 

        一旦立志,就可以从命运转化出使命。两者相比,可知命运是注定的、盲目的、被动的,而使命则是自由的、选择的、主动的。但是,立志却不是一件单纯的事。

 

        小学时代写作文我的志向时,往往以职业为主,譬如企业家、工程师、教师、护士等,对职业作一种想象式的描述,归结为各项职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中学时代开始注意自我的性向,重点移到我的上面,但是面对大学联考一百多项选择,究竟何去何从,谁不觉迷惘而犹豫不决?

 

        上了大学,路越走越窄,志向必须调整为自我实现,然后设法了解自我。这时才警觉到,原来一切问题的解答都在自我这个观念上。自我的特色是在学习中成长。能够学习的,必受环境影响,其中以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我在学生时代,念的是管教严格的私立学校,老师尽职督导,同学大都专心读书。学校的气氛使人觉得稳定,好像一切都有定位,也有重心与方向。校园就是我的全部世界,书本就代表我工作的对象。同学们自由交往,互相尊重,在上课下课的铃声之间,调节自己的心神。

 

        高一的时候,国文老师送我一本林语堂所著生活的艺术,上面还有老师的题签及日期。

 

        高一的学生还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理解这一本书,但是我心中却萌生了向往与羡慕,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写出受人喜爱的书。现在我听到某一老师拿我的书送给学生时,心中就有一份感激与珍惜的情意,好像从未谋面的人成了知音,那种共鸣之感,更使我坚定了继续写作的志向。

 

        使命来自立志。自己选择的路,再怎么苦,再怎么累,都会甘之如饴。立志不会凭空而来,却总是受到周围的人与事所影响,由此可知,群体生活对个人的重大意义了。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之地、求学之地,首须考虑民风淳厚,不然怎能算是智慧?

 

        人与人是互相影响的,在互动过程中,自我若是开放心胸,一定可以得到启发,经由立志而改变命运。希望人人可以因为立志而改变命运。

人贵立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