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东方思维方式过生活

(2016-10-30 13:56:42)
标签:

儒家

道家

传统

孔子

庄子

分类: 哲学.人生

近代以来,世界由西方在主导,我们虽是东方文明古国,也在社会风气中接受了西方思维模式。所谓西方思维模式,简单说来就是动机→行动→目的的架构,做任何事先问动机如何,再采有效的行动策略,然后以目的是否达成做为评估成败的标准。

 

不可否认的是,在以国家为单位的现代化竞争中,凡是不采取西方思维模式的,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譬如,台湾的现代化至少在经济方面,是由无数中小企业家提着手提箱中的样品,在全世界奔走竞价而达成的。他们重视目的,有时忽略手段的不当性,并且在过程中难得享受乐趣。日本是先我们而现代化的东方国家,近年常有青壮阶段的上班族过劳死的案例,正是最大的警讯。我们的上班族常在奋斗半生、稍有成就之后,碰到不知如何安排休闲生活的难题。

 

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过衣服

 

在基本的生活需求获得满足与保障之后,我们应该修改思维模式,回归东方。日本的管理经营法已经在美国掀起学习的热潮,其中要领表面看来是纪律与团队精神,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心灵修养与处世态度。日本的机车修理手册上有一句话:修理机车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宁静的心灵。修理机车是纯属技术性的工作,为什么与宁静的心灵有关?因为人是整体的,内外相通,若心灵浮动,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灵一旦静下来之后,就可能接近庄子所描绘的境界:水静则明,而况精神乎?

 

心灵或精神的宁静,可以产生有如明镜的功效,照见一切迎面而来之物,并且观照自己下一步应有的行动。行动即是对现在的肯定,把过去与未来放在适当的位置。不必为过去的事过度恼,也不能为未来尚未发生的事而忧心忡忡。耶稣是犹太人,也表现古老文明的特色。他说:你们不必忧虑吃什么,穿什么。生命不是胜于饮食吗?身体不是胜于衣服吗?无生命,饮食何用?无身体,衣服何用?本末之间,不容置疑。但是,现代人饮食讲究精美,衣服要穿名牌,就是对于心灵世界的内涵缺乏应有注意。耶稣是宗教家,藉由外衣的提醒,希望人们转移眼光,深思内心的需要。

 

内心常须保留一片天

 

我国传统以儒家与道家为代表,这两者各有所长,可以对应不同的状况。年轻人力求发展,多半欣赏儒家的淑世精神,在功成名就的同时,达到个人自我实现的目标。成己与成人,自我与群体是互相需要的,从家庭到社会到政治,可谓一脉相承。但是相对的,自觉容易觉人难,人若不与我同调,群体生活难以尽如己意。孔子慨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若要学习儒家,需有英雄豪情,也需有隐士的决心。

 

真正的隐士风格,是由道家陶冶成的。由外在生活条件的俭约做起,甘于平凡与淡泊,但是不忘孕育心灵的乐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令人羡慕的境界,但是若无心灵修养,则如何悠然得起来?现代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做个隐士,但内心总须保留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方法是:每天有几分钟静下来,抛除一切杂念,看看能否忘了我是谁,所忘之我,是世间特定角色、地位、人际关系中的我:不忘这个我,就无法呈现真正的我,就是纯粹活着,不怀成见,看山觉我是山,看水觉我是水,看万物亦如此。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幻想还是理想?幻想是说着好玩,理想却有迹可寻,值得一试。

 

东方思维方式并不是我们的专利。任何人只要觉得生活中压力太大,都可能自问:这就是我所要的吗?难道做人一定要这么辛苦吗?这时所萌生的,如果是另一种不同而又有趣的生活型态,那就离东方思维方式不远了。

用东方思维方式过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