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傅佩荣
傅佩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074
  • 关注人气:27,6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化论与救亡图存:严复的努力

(2016-04-12 13:21:54)
标签:

孔子

分类: 儒家

严复(一八五四~一九二一年)曾赴英国留学,学成回国后怀才不遇,乃发愤译书。所译之书对国人之影响,远非其他功业可及。他所译的《天演论》,主要依据赫胥黎的《演化论与伦理学》,又参酌了达尔文、斯宾塞二家之见。其主旨有二:一是介绍及阐述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客观规律,提醒国人奋起变法,救亡图存。二是说明人力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与天争胜,号召国人自强救国。


《天演论》于一八九六年出版,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回忆说: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般,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严复此书以及其他作品,也谈到西方的重要观念,如民主与科学。以民主而言,先肯定人都有欲望,然后以自营群道互相制衡;以科学而言,则讲求名实相符,与逻辑求真的态度。他说:西人之命脉为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政刑则屈私以为公而已。由此可见,他综观中西文化,已能兼顾器物与制度二层,并且在理念层次也明显受到西方影响。


因此,针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严复大加反对,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甚至讽刺说: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既然如此,眼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全盘西化。中国人好古而忽今,总说今不如古,世日退;西洋人力今以胜古,强调古不及今,世日进。两条路之间无法妥协,惟有全盘西化,国家才有转机。


他的具体建议是变法,他说:天下有万世不变之道,而无百年不变之法。……古之圣贤人,相一时之宜,本不变之道,制为可变之法。因此,他反对消极的保守立场,如宗法制度与民族主义;也反对积极的革命手段,如一九○五年他与孙中山在伦敦寓所相谈不欢。他还批评康有为与梁启超,认为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因为此二人使德宗母子生衅,事败又害诸友牺牲,到了海外还要以保皇之名敛财,恬然不以为耻。事实上,在当时的政局中,只要有所抱负,就难免自陷于左右为难之境。即使是严复自己,后来也受袁世凯所惑,认为一时没有第二人,然后同意筹安帝制,以致由军国之梦走向军阀割据的局面。


专就理念而论,严氏因为主张全盘西化而对西洋宗教也表示肯定。相较于当时许多学习西方科学而倾向无神论的学者,他的见解颇有特色。他曾推崇景教(基督宗教之一支),特重其教化之效:且吾小民之众,往往自有生以来,未受一言之德育,一旦有人焉临以帝天之神,时为耳提而面命,使知人理之要,存于相爱而不欺,此于教化,岂曰小补。今夫不愧屋漏,诚其意而毋自欺者,中国大人之学也。而彼中笃信宗教之妇人孺子往往能之,则其说之无邪,可以见矣。这段话掷地有声,但是有心倾听者不多。


严复晚年思想丕变,但是这一次变回尊孔读经的轨道,有如叶落归根。他说:鄙人行年将近古稀,窃尝究观哲理,以为耐久无弊,尚是孔子之书。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这段话无异于肯定在理念层次,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人的命脉所在,只是应该以现代语言及生活实践去重新展现其生命活力。他早期所谓的全盘西化,至此依然陷入中体西用的框架中。不过,单单就《天演论》及其他相关作品的译介与阐释,他就足以堪当划时代的人物之名。他在理念层次的论述,仍有待后人深入会通。

演化论与救亡图存:严复的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师友风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