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赞赏的成功手册

(2015-02-07 13:14:27)
标签:

佛学

成功

上帝

起初

迷思

分类: 哲学.人生

有心追求成功的人,往往受困于以下三个迷思。首先,成功与成就可以画上等号吗?其次,成功的人必定是快乐的,但是快乐本身又是怎么回事?第三,成功的人是否非要开发属灵的层次,甚至展现明确的宗教信仰?


这三大迷思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只要能够妥善回答,就将领悟一套成功哲学。本文就《想通,就会成功》(商周版)这本书说明其理。


首先,世间的成就都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以「名利权位」来说,总是少数人如愿以偿,而多数人必须承受失望与失败的打击。由于竞争的规则未必公平,手段也未必正当,以致成者与败者都不容易淡然处之。不仅如此,获取成就的人还会担心:我能一路下去保持常胜吗?我在每一项比赛中都能获胜吗?即使在「工作」上所向无敌,那么在「生活」上呢?在「人际关系」上呢?这三个括号中的名词,是本书作者的习惯用语,因为如果无法同时考虑这三方面,则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界线恐怕是十分模糊的。作者十六岁时,看到父亲醉卧街头,因而觉悟了成功不等于成就,然后经由深刻的学习与思索,终于发展出一套自创的「成功智商」理论,帮助了无数的人。


其次,成功不离快乐,那么快乐又是什么?这是很难征得人们共识的问题,但是至少不能忽略以下三点:一,要有愿景,知道自己眼前的目标,并且可以勾勒整个人生的目的。二,要有取舍,分辨自己将会付出的代价,以及所能拥有的成果。三,要有行动,认清自己应该做什么事,以及想要由此而「成为」什么样的人。


换言之,成功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每天在做的每一件事,也决定于我们对待生活中每一剎那的态度。有了愿景,就不会被偶尔的挫折与委屈所困,像「蹲下是为了跃起」、「退后是为了向前」之类的格言也才显得深富意味。能够取舍,才会加倍珍惜及品味自己努力的成绩,在自得其乐之外,也不妨欣赏别人的抉择。然后,成功者当然不能忘记行动的重要。这是一种动态的人生观,不断开发生命潜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只要符合上述三点要求,快乐将会如影随形,围绕在你我的身旁。


第三,不论如何成功,生命总有画下句点的时候。因此,谁能忽略属灵的层次呢?作者谈到自我省思的内容时,提及八个项目,依序是:金钱、时间、健康、运气、成功、快乐、爱、上帝。你需要多少金钱?你如何安排时间?你注意保持健康吗?你是否奢望好运?你有正确的成功观念吗?你自觉快乐吗?你能真正关心及爱护别人吗?以及,最后一项,你相信上帝存在吗?


这里所谓的上帝,不一定专指基督徒的上帝,而是就人类生命能否得到完整而充分的「理解」而言。人生若无法被理解,则谈不上意义问题,然后一切都是碰巧发生、缘起缘灭、船过水无痕而已。即使不谈上帝,我们也无法忽视人类心灵向往这种意义的最深渴望。因此,介绍「成功智商」的本书作者,毫不犹豫地在关键时刻表达他个人的宗教信念。这一点是合理而必要的,并且大幅提升了本书的价值,使它有可能形成一套成功哲学。


本书画龙点睛之处,在于指出希腊人所钟爱的「逻各斯」(Logos)一词,原本是在描写「关系」。于是,「在起初,就有了道」,也可以说成:「在起初,就有了关系」。世间并无孤立或隔绝之物,一切在起初就是互相关联,因而形成了交融互摄的整体。这种想法对于西方向来所推崇的个体主义,无疑是一种修正,并且是向东方重视关系网络的立场的修正。的确,有谁可以全凭自己或者全为了自己而成功的?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针对「成功契约」、「失败策略」、「恐惧访谈」三大主题,助人了解自己。读完全书,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赞赏的成功手册。


值得赞赏的成功手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