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有用论

(2014-01-02 13:45:13)
标签:

所在

用处

世纪

表面

都是

文化

分类: 儒家

     在《庄子》书中,有好几段关于“有用与无用“的争论,最简明扼要的应该是〈外物〉中的这一章。我直接译其为白话文。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都是无用的。”庄子说:“懂得无用的人,才可以同他谈有用。譬如地,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但是,如果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掘直到黄泉,那么人的立足之地还有用处吗?”惠子说:“无用。”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很清楚了。”


人所居住的空间只是一个城市,人所存活的时间不过一个世纪,如果把这个城市与这个世纪以外的时空都消除,结果将是如何?我的意思是:如果抛开传统,人生将无异于失去了网的蜘蛛,茫然而无所定位。对华人而言,国学所提供的是意义之网。


 今天倡导国学,重点是要修复这张意义之网。我最近在武汉图书馆的“长江讲坛”演讲之后,听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依鲁迅所说,中国两千多年大谈仁义道德,但其实只是“吃人”二字,请问他说的有道理吗?


推广国学者,尤其是传扬儒家学说的人,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并未超过谭嗣同所说的:“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真正代表儒家的孔子与孟子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自从1313年(元朝皇庆二年)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本之后,到今天已经七百年。这七百年之中,所有中国人从启蒙开始,所学习的都是朱熹的儒家,而“未必”是孔子与孟子的儒家。


 今天谈国学,不论如何界定其范围,总不能忽略儒家这一传统,那么试问:我们还要亦步亦趋地跟着朱熹走下去吗?朱熹活在一个有专制帝王的时代,又要面对佛道二教的挑战,他的诠释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限制对孔子与孟子而言并不存在,在我们看来也毫无必要。那么,我们今天如果要重现儒家的活泼生机,使儒家对现代人真正有用,又如何可以继续株守朱注的观点呢?


 在推广国学时,最好分别对待文学、历史与哲学。文学的传承较为单纯,因为一般人对它抱着欣赏的心态。历史的材料经常用为电影与电视的主题,一般人会以较轻松的心情看待。至于哲学,像儒家与道家,则承载着传统所积淀的价值观,表面看来好像没有什么用处,其实正是“国学有用”之说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推石上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