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注所肯定的孔门弟子

(2013-02-15 19:43:08)
标签:

自明

上下

曾子

之才

圣人

文化

分类: 儒家

《论语》书中提及的孔门弟子约四十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名依序是:子路、子贡、颜回、子夏、子张、冉有、曾参、子游、冉雍、樊迟。其他较为知名的还有闵子鶱、宰我、公西华与有若。

  这些孔门弟子向孔子求学问道,留下珍贵的资料,形成儒家优良的教育示范,值得后人感激与取法。朱熹在注解《论语》时,推尊孔子为「生知安行」的圣人,但是对孔门弟子则有所肯定也有所批评。本文先谈肯定的部分。

  众所周知,孔门首席弟子是颜回,他是德行科的第一名,也是孔子认可的唯一好学者。朱注认为颜回最接近孔子的境界。如「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间者也」(6.7);「如颜子地位,岂有不善」(6.3);「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2.9)。孔子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孔子本人曾宣称只有颜回与自己可以做到这样的操守,所以后人再怎么推崇颜回都不会离谱。

  另外,列名于德行科的还有闵子骞、冉伯牛、冉雍(仲弓),这三人也同样受到肯定。朱注较为特别之处,是毫无保留地肯定曾参。他还用过「颜、曾以下诸子」一词,见诸「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章(15.3)。朱熹在此引述「尹氏曰:子贡终亦不能如曾子之唯也。」意即曾参超过了子贡。更明显的还有:「尹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1.4)换言之,朱注认为,曾子的德行仅次于颜回,而其学术成就则为孔门第一。

  曾参最受瞩目之处,是在〈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一章(4.15)。朱注说:「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识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他还引述「程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唯曾子为能达此。」

  果真如此吗?〈先进〉有「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1.18)之说。朱注对「愚、辟、喭」分别解为:知不足而厚有余,习于容止少诚实,粗俗。但是对曾参之「鲁」,则先说那是「鲁钝」,随后立即引述「程子曰: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尹氏曰:曾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深造乎道也。」这样的注解实在太偏爱曾参了。

  〈先进〉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及十哲之说(11.3),但其中无曾参之名。朱注引「程子曰: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这是世俗之论吗?事实上,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天性又鲁钝,而本文开头所列的十四人中有九人在十哲之列,而只有曾参、若、子张、樊迟、公西华五人不在榜上,这能说是世俗之论吗?

  或许是出于崇拜曾参的心理,朱注对其父曾晳也大加肯定。曾晳(曾点)只出现一次,即在〈先进〉的自述其志(11.26)。朱注盛赞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云云。程树德《论语集释》认为朱熹对曾晳的赞叹无异于「痴人说梦」。这种批评也许过重,但朱熹出于一厢情愿而臧否孔门弟子,则已不辩自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骄傲之罪
后一篇:幽默心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