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六百年的西方哲学可谓「源远流长」。古代哲学扮演源头的角色,在时间上从希腊城邦时期到罗马帝国时期。奠定基础、塑造原型的是希腊阶段,史称「希腊哲学」,而罗马哲学只是它的后续发展而已。事实上,希腊哲学所设定的探讨方式,如思考题材与基本观点,直至今日对西方哲学界仍有可观的影响。
以希腊哲学来说,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是个分界线。在他之前的哲学家所留传的资料大都是断简残篇,所提供的见解也较为具体素朴;从他开始,陆续出现了柏拉图(Plato,427-347B.C.)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这一对师徒,著述丰富而体系完整,对于人类理性所欲探讨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有所涉及。
哲学所谓的爱好智慧,是要以理性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由此获得启发,用以指引一般人的现实生活,并且评估我们生存其中的文化生态。对智慧的这种爱好,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但是为什么它以如此明确的方式体现于希腊的这个时期与这个地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须由多方面认识与希腊有关的事物,如他们的神话、宗教与城邦生活。
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有神话。神话的内容是有关神明的故事,其中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梦想当然有虚构的成分,不过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弥补理性思考的不足。
如果用一句话描写希腊哲学的起源,那就是「从神话走向理性」。因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希腊神话有何特色?它如何引领希腊人走向理性思考?
自从混沌(Chaos)初开,大地(Gaea)与深渊(Tartarus)出现。大地演变出天神(Uranus)与山神、海神,然后大地与天神搭配生下了泰坦族(Titans,又称巨人族),其中有掌管河流、太阳、月亮、黎明的神,而最重要的是克罗努斯(Cronus),他推翻了天神父亲,然后与妹妹瑞娅(Rhea)生育了六个子女。它担心子女叛变,就吞噬了前五个孩子。第六个是宙斯(Zeus),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在成年后迫使父亲吐出了五个兄姊。以上是第一阶段的希腊神话。其中寓意大都针对自然界。自然界的现象只要具有某种「力量」,就表示它背后有个神明在操作。
人们所见的宇宙(Cosmos),原指秩序在空间上井然有序,那么在它之前的自然是混沌了。天神(Uranus,Ur表示根源)被克罗努斯(Cronus,表示时间)所取代,因为时间使根源消失,并且时间也吞噬在时间中产生的一切,直到具有统治意志的宙斯上场。
希腊神话的第二阶段是由宙斯所领导的奥林帕斯山(Olympus)诸神在表演。宙斯的同胞兄姊有祭祀神或女灶神赫斯底亚(Hestia),农业神或大地女神狄米特(Demeter),地府之神哈底斯(Hades),海神婆塞东(Poseidon),以及天后赫拉(Hera)。由此可知,宙斯虽然贵为天神,权柄最大,但并不是全能的,无法管辖一切领域。
这些代表「力量」的神明开始涵盖人类世界了。由宙斯所产生的新一代神明为数众多,最重要的包括:阿波罗(Apollo),他是日神或光明理性,以九位缪斯女神(Muses)为伴,又有医神阿斯克勒表斯(Asclepius)等子女;还有阿特米斯(Artemis,月神或狩猎神),阿西娜(Athena,战神,智慧之神,也是雅典的城邦之神),赫菲斯特斯(Hephaestus,火神或建筑神),赫尔美斯(Hermes,传讯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酒神或欢乐之神),狄切(Dice,正义女神),阿瑞斯(Ares,战神,残酷之神)。
这些神明所象征的,除了自然界的力量,也涵盖了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职能。每一种职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守护神,使它在社会上具有正当性。另有两位神明不受天神宙斯的节制,就是:爱神阿茀洛迪特(Aphrodite,其子为爱乐斯Eros,爱欲之神)以及命运之神摩依拉(Moira,负责寿命、遭遇,及其执行)。在爱神的威力之下,众神无不甘心顺从,能稍事抗拒的只有三位女神(阿西娜、赫斯底亚与阿特米斯)。若是命运之神出手,更是所向披靡。
上述神话的具体事迹,在希腊人是基本常识。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心目中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主要源于荷马(Homer)的史诗《埃利奥特》(Iliad)与《奥狄塞》(Odyssey),以及赫西奥(Hesiod)的《神谱》与《劳动与日子》。换言之,他们就靠这些描写神明的故事与远古半人半神的英雄轶事,来满足理性的初步要求。
神话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界,肯定社会分工的意义,以及最深刻的,了解人类自身的欲望。神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正反映了人类内心在爱恨情仇方面的各种挣扎吗?任何难堪的、可耻的、恐怖的、狂乱的言行,都可以在神话中找到示范的例子,如此一来,人们才有可能继续忍受活在人间的重大压力。因此,神话就是用神的故事来说明人类所需要理解的一切现象。
随着人类理智的开展,神话的限制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的好奇心在各项条件配合之下,总会「从神话走向理性」的。哲学的诞生即在此一关键时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