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困惑问庄子.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

(2008-06-18 12:30:27)
标签:

宗教

人生困惑问庄子

文化中国

台湾大学

文化

分类: 道家

 

从6月17日起,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会播出由我主讲的《人生困惑问庄子》,每天一讲,共十五讲.

 

文化中国(CULTURE CHINA)简介

 

《文化中国》栏目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历史文化讲述型节目。栏目由现实讲述、故事、图片、文史影像资料等多种元素组合而成。它由主持人和嘉宾以闲聊趣谈的方式,讲述生动、有趣、有文化内涵的的历史故事,通过专家学者浅入深出地对故事的诠释,让观众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

 

主持人:今波

 

节目长度 25分钟

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至周日19:00

重播:0:30 12:30 隔周7:00 17:00

 

收视指南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十三教育子女如何有方? --6-29 19:00
中国有句古话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什么庄子却说书是古人的糟粕?现在的家长的嘴边常常挂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为什么按照庄子的观点看来,人生起点线上的竞争并不是最重要的?关于教育,中国的家长有太多的古训,有太多的口号,也有太多的困惑。《文化中国》主持人今波和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一块儿,说说庄子的教育观和他们自己的育儿经。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十二算命能知未来吗? --6-28 19:00
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又暂时无法解决的时候,有些人会通过算命来占卜自己的未来,这些迷信算命的人为什么会对算命的结果深信不疑呢?难道他们在算命之后,真的可以得到各自想要的答案吗?在庄子看来,“算命不如修养”,如果我们不切实际的欲望少一点,那么受吉凶祸福预测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少一些。我们在今天是不是更应该牢记“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个真理呢?当我们遇到生命中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时候,又该如何正确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际遇,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呢?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十一说话大有艺术吗? --6-27 19:00
首届大学生辨论比赛的决赛在复旦大学队和台湾大学队之间进行,最后复旦队夺冠,但是为什么有人大呼怨枉?庄子不喜欢辩论,说语言即是风波,可他和惠施却一次又一次发生争辩,这是为什么?说话是一种艺术,这不仅仅是指舞台上的相声、小品,在生活中也一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一句话,时间、场合不同,听者对象不同,效果也会截然相反。能说会道也不一定是好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为什么?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十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6-26 19:00
人类的文明带来的不仅是快速的发展与舒适的生活,还有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本身的生存。人类已经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然而文明就像一辆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想回头并不那么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究竟该如何处理和自然和谐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在社会中会迷失自我,反而会在自然中寻找到自我呢?《文化中国》主持人今波将和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一起在《庄子》中寻找答案。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九远离“抑郁症”有妙招吗? --6-25 19:00
经济越发达,工作节奏越快的地方,抑郁症的患者就越多,“抑郁症”这个词现在是越来越多在我们身边出现。有一份调查数据说,在都市人群当中,已经有近20%的人有抑郁症或者是焦虑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精神抑郁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病了。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曾经多次在演讲中说,学庄子就不会得抑郁症。这是为什么?庄子有什么妙招呢?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八对父母该如何孝敬? --6-24 19:00
中国是“孝”的国度。在儒家的影响下,千百年来产生了各种孝的仪式、孝的风俗和孝的文化。其实,庄子对“孝”也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庄子把“孝”由低到高分成六层境界,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敬父母”和“爱父母”只是其中最低的两层。那么庄子的“孝”到底分为哪六层境界?到底怎样才能修炼到“孝的最高境界呢?《文化中国》主持人今波将和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一起给您一一道来。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七上下级如何相处? --6-23 19:00
现代人都觉得职场竞争激烈,上下级之间很难相处。其实,在古代,君臣之间的矛盾也不少。更让人觉得有压力的是,得罪了国君这个“上司”,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在古代的“职场”里,上下级相处起来有什么值得现代人借鉴的好方法呢?现在说一个人“朝三暮四”,是形容这个人不专一,但庄子却说“朝三暮四”其实是很好的管理方法,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个人,靠着给国君说“八卦”,获得了国君的赏识,他到底讲的是什么秘闻呢?庄子把这些讲得头头是道,等到要他自己做领导的时候,他的表现又如何呢?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六交友有秘诀吗? --6-22 19:00
有人说现代社会就像座钢筋水泥的森林,人和人相处,多了些防备,少了些亲近。为了让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得更融洽,庄子曾经特意“出版”了一本“交友指南”,他都把哪些秘诀写在里面了呢?庄子交朋友居然还要查智商、测酒量,这是怎么回事?真诚、自然是庄子欣赏和提倡的交友态度,庄子说,要真正地与人相处融洽,就要做到“心斋”,怎样才能做到呢?让我们跟随着庄子的指引,共同探讨交友处事的人生哲学,为忙碌的现代人,把紧闭的心门打开。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五如何摆脱生老病死的困惑? --6-21 19:00
“生、老、病、死”四个字,是人生在世的一个过程。“生”不由己,自然不在话下,其他三个字,人们都对之避之不及。尤其是一个“死”字,可以说讳莫如深。为什么人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妻子去世,庄子为什么不但不哭,反而在自家的院子里“鼓盆而歌”?庄子是怎样看待死亡的?他为什么拒绝学生们为他办丧事呢?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四为名能不烦恼吗? --6-20 19:00
孔子说过,一个君子,如生后无名,这一生就算是白活了。可如今凡事都变味儿了,人为了出名,哪怕不惜亲手把屎盆子往自个儿身上倒,弄得臭名昭著,竟然这也算有“名”了。辛弃疾在他词里写过:功名本是真儒事。一个真正的儒者,应该立志报国建功。儒家为什么如此看重功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种气节被后世的儒者奉为经典。但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不禁发问:这么好的一个人不幸短命死了,还有没有天道?庄子如何看待这些为求一世清名而最终殉节的人呢?《庄子·盗跖》篇中盗跖大骂孔子“欺世盗名”,孔子做了什么?为何会遭到庄子如此犀利的指责呢?当人们为名所累的时候,庄子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方向?来自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和主持人今波带您走出“名利场”的困惑。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三 “舍生取义”还是“见利忘义”? --6-19 19:00
庄子去栗园玩,看到一只怪雀,他想捉回去吃了,也算改善伙食,毕竟庄子也不是有钱人。就在他准备好弹弓准备捉雀时,发现树叶中有只蝉,蝉后有只螳螂,螳螂后面那只怪雀也正伺机准备下嘴呢!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那为何后来庄子丢下弹弓仓皇而逃呢?关于利,庄子怎么看?在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人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逐利,在当下被视为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儒家也并不反对“利”,他们只是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更重视“仁义”。但庄子却大唱反调,说“义”跟“利”都是人的限制,这是为何?那么,到底谋取什么才是合适的?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才是该珍惜的?而面对选择,往往是人们最痛苦的时候。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二 “穷”与“富”孰是孰非? --6-18 19:00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自然接受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但是这样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呢?譬如,有钱比贫穷好,美丽比丑陋好,但是真是如此吗?在平常人看来,貌美、魁梧、强壮、华丽、勇猛等明明都是优点,可是在庄子的理论体系中,为什么就会变成缺陷呢?庄子认为“穷”和“富”,到底哪一个更好?庄子当时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得织鞋维生、饿得面黄饥瘦,而且他还有妻有子,他要如何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他又该如何扛起家庭的重担呢?尽管很多人都梦想着成为富人,但是谁又知道富人所面临的六大困境是什么?普通人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安贫乐道”呢?


《人生困惑问庄子》之一站在何处看人生? --6-17 19:00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把他奉为“圣人”不足为奇,那为什么把庄子称为“神人”呢?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那么,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帮助吗?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都急躁地旋转于“高速”的漩涡中,匆匆忙忙地随波逐流。有人叹息过不上缤纷绚烂的物质生活,美好的生活越来越远;而有人拥有了千万财富,却仍然在唉叹幸福没有光顾。人生困惑问庄子,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帮您向庄子讨教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