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处方·化解内心深处的恐惧

(2008-01-23 09:36:20)
标签:

心理医师

潜意识

精神官能症

灵性

情结

杂谈

分类: 哲学.人生
 
    还记得许多年前有一本书十分畅销,书名是《前世今生》,其中描写一位女性精神病人的就医经过,包括她在接受催眠的情况下,叙述自己转世轮回八十六次的经验。

这本书引起广泛的讨论,有些人读到“许多人一世又一世地聚在一起,是为了清偿彼此的恩怨”,以及“他们每一世的角色与关系并不相同”这一类的话,不免对人生更觉得迷惑与失望了。原来我现在喜欢的与讨厌的人,都曾经在前世与我有过互动,那么我如何分辨是非,又如何计较善恶?在因果报应的不断循环之下,我又何必执意要对谁好或对谁坏呢?

换言之,我今天所遭遇的一切,原来是前世所种下的“因”,我想负责也未必做得到;那么,我今生应该如何安排才是正确的?答案是:一方面逆来顺受,不必力图改变;二方面理解这一套轮回的机制,然后获得解脱的智慧。从该书女主角的经验看来,效果如何?我想并不乐观。她辛辛苦苦轮回了八十六次,而在这一世必须定期找心理医师诊断及治疗。看来好像她没有学到什么教训,甚至处境越来越恶化。试问:人生的希望何在?

“心理医师”的行业是二十世纪的产物,其根据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之说。人在做梦时,浮现出各种景象、情节与故事,这些都是我们白天清醒时无法想象的,因为它们来自于潜意识,亦即意识底部的一个广大世界。这个世界累积蕴藏了我们从幼年时代的一切遭遇,尤其是受到压制的遭遇。潜意识收容这些经验,再作有机的组合,结果形成“受苦的灵魂”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亦即莫名的恐惧与长期的苦恼。

心理医师的挑战是巨大的。有些电影,如《沉默的羔羊》,就描写心理医师自己成为变态者或杀人魔的故事。在他们眼中,天下没有所谓“正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精神官能症,只是尚未碰到导火线或最后一根稻草的状况而已。美国政府规定:领有执照的心理医师,每半年必须互相分析一次。由此可见此一问题之严重。

人的潜意识中,有一些复杂的“情结”,主要是他在幼年时期的经验所造成的。这些情结是隐藏的“因”,而我们现在的苦恼则是“果”。心理治疗法的假设是:只要找出因,就可以消除果的作用。这一假设即使正确,也不保证我们有可能找出“真正的因”,因为人的生命历程本身并非机械式的拼凑,而是有机式的运作及整合。

于是,在求教 于心理医师时,他的方法不外乎透过病人的回忆与梦境,甚至采用催眠术,来测知最初的原因,使原因浮现,则其结果或病况得到合理说明,就不再对病患纠缠不清了。这种办法的成效如何,也许仍有争议,但是潜意识中的情结可以由此化解吗?

如果把潜意识当成深层意识,那么越往深处挖掘,所得到的越是个人的特殊遭遇,以及这些遭遇对个人所造成特殊影响。譬如,人若只就自己的处境来考虑,很容易产生自怜的情绪,而自怜不会因为深化而消失。若想减轻自怜的程度,最好放眼四顾,看看世间无数不幸的人。灵性修养的作用与此类似。灵性不像身体之互不兼容,也不像心智只有某种程度的兼容;它可以超越身体、突破心智,与所有的灵性相融为一。这是人的“超自我”或“超个体”的层次。换言之,灵性修养使人不再斤斤计较他从小在潜意识中所留下的情结,也不再受限于他意识中清楚分辨的人我关系,而是可以助他走上单纯而统一的“人”的领域,仅就人来看人,孕生手足同胞、生命共同体的感受。

在精神官能症普遍肆虐的今日,心理治疗的成效远远低于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期待,我们若不改弦更张,从事灵性修养,使自己提升到人类层次,由此化解潜意识的情结,那么试问还有什么别的秘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