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心得·师徒如父子(10)

(2006-12-14 09:39:05)
分类: 儒家

父母赐给子女生命,但是谈到启蒙开悟,指出精神生命的方向,则需要老师帮忙。于是,老师成为一个人精神上或心智上的父母。古代男子受教育机会较多,我们不妨以父子与师生相互比拟。

苏格拉底在雅典,虽有老师之实,却不愿自居老师之名。他自称为牛蝇,只想唤醒沉睡中的良驹;对于弟子,则以接生婆自喻,助人破除伪知,面对无知,进而自行孕生智慧的胎儿。意思是:除非自己觉悟,否则只能学一点记诵之知。

凡是老师,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柏拉图正是这样的英才。苏格拉底辞世时,柏拉图说:老师死了,我们都成了无父的孤儿。无独有偶,颜渊也是这样的英才,可惜他竟比孔子先死。此事可记者三:

一、颜渊敬爱孔子,一如子之视父。这是孔子深切的感受。孔子在颜渊死后,为了是否厚葬的问题,与其他弟子有些意见出入。这时他提到:回也视子犹父也。(《先进》)

二、颜渊实在不愿先孔子而死。孔子周游列国时,由于时局不安,曾在匡被人围困,当时颜渊走失了,隔几天才赶上。孔子看到他,心中宽慰,就说:我以为你遇害了。颜渊回答说: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先死呢?”(《先进》)师生情谊跃然纸上,生死之交不过如此。然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颜渊还是在孔子七十岁左右去世。孔子心中之悲痛实在难以想象。他说:!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好像自己一生的努力都落空了。身为老师,理当承先启后,现在眼见最杰出的弟子先我而去,不只为个人哀,也为社会悲。

三、孔子哭得非常伤心,近乎过度。其他弟子提醒老师:子恸矣!”孔子并不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他说:我会哭得太悲哀吗?我不为这样的人哭得悲哀,还要为谁哭得悲哀呢?”既宣真情,又明道理。《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能说孔子不是发而皆中节?

       

方东美先生说:老师的最大悲哀,是没有教出一个胜过自己的弟子。三千弟子,好学者唯一,就是颜渊。四科十哲之中,德行为首,领先群哲的又是颜渊。这样的学生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是可以预期的。方东美先生说:老师的最大悲哀,是没有教出一个胜过自己的弟子。孔子有颜渊这样的弟子,原可快慰平生,现在却又先他而去,如此悲哀岂可名状。前贤往哲之芳表,在今日只能徒供感叹乎?

 

    注①:四科十哲: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这四科里面有十位哲学家,是指古代有学问的读书人。具体分类为: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学科:子游、子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