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孟子思想看成功之道(之五)

(2006-09-19 15:45:18)
分类: 儒家
从孟子思想看成功之道(之五)
 
(接上文)
 

   问:我这两天一直是你的粉丝,我写了一幅字送给你,作为留念。

答:谢谢。

 

    问: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很推崇孔孟老庄,你是不是认为我们中国两千年哲学没有明显的进步?

答:我们所谓进步是比从前更好,这个观念往往来自于西方。西方的进步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近代以来,我们慢慢进步了,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明显的证据。另一方面西方也在探讨过去的传统。我们说西方的哲学都是透过讨论过程,符合当代经验而不断提出新的解释系统,所以它在不断改善。我们的哲学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我们这个民族跟其他民族不同地方在于从先秦时代开始,这些都是做好了家庭功课才出来说话的。所以孔子出来说话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吾道一以贯之。孟子也是一样。老子里面五千多字没有一个“你”这个字,代表根本不甩你。庄子里面根本不跟别人讲真话,都是开玩笑的、讲寓言,讲比喻,因为天下没有人可以和庄子说话。庄子只有一个朋友是有名字的,“惠施”,而惠施只是被庄子当做射箭的箭靶而已,这是庄子。他的问题很好,为什么后代没有进步呢?今天什么世纪了?过了两千多年,你还是谈两千多年的哲学家,难道没有进步吗?是很好的问题,但是不要忘记,孔孟老庄确实伟大。我举一个人,存在主义的代表“海德格尔”,当代二十世纪的哲学你数第一人就是海德格尔,在西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海德格尔晚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翻译老子,把它翻译成德文。我们只崇拜海德格尔,念他的《存在与时间》念到头发掉光也念不懂,但是他想翻译老子的《道德经》,结果找了一个中国学者叫萧实义(音译)先生,当时他在德国,他是教授,在编百科全书,见面之后很高兴,因为萧教授会讲中文,海德格尔先生说你是中国人,老子的德文翻译我都看完了,翻的不好,发现翻不好,只有我懂老子,但是我不懂中文,我们合作吧。于是每星期在海德格尔家里见面翻译老子,面对面坐着,翻了八章两个人就翻脸,海德格尔跟萧说:“你不懂老子。”萧跟海德格尔说:“你不懂中文。”谁对呢?懂中文一定懂老子吗?当然不可能了,但是懂老子的,不懂中文怎么说的通呢?代表语言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它是一个媒介,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表现永恒的智慧。所以海德格尔是西方第一流大哲学家,可是他最崇拜是谁?老子。所以我们今天推崇老子思想,你说我们没有进步吗?他们都是非常成熟的思想。海德格尔为什么崇拜老子,我多说一句,就是看到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问:因为傅先生即将离开北京,我代表所有从傅佩荣教授讲座受益的读者、听众也好,表示感谢和感激。其次因为傅先生比较辛苦,想提一些稍微有点代表性的问题。很简短的回答一下,如果不行就列一个书单我们自己看就可以。咱们中国哲学界有不少前辈,都是先研究西方文明,然后转向我们的传统文化,傅先生也是类似的历程,那天在人大讲为了通过博士论文,我想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我想问一下傅先生真正转向传统文化根本的原因在哪里?中西方的哲学宗教有没有真正的优劣、高低之分?如果我们想往这里发展,是先学西方哲学好(原来傅先生说经过比较科学的训练),还是先学传统文化,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来体悟哲学里的精髓?

答:谢谢,这个问题是跟我求学的历程有点关系,我简单说明一下,我们先学西方哲学,是因为西方哲学本身经过思辨的系统,从柏拉图对话录,讨论到底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实,有一个辩证的过程,把你思考的经历设法掌握住,表现出来了。我们先学西方哲学等于受一种方法上的训练,让你知道如何善用理性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要分两层次,一个是你看他的外文的翻译,希腊哲学本身如何思考,第二翻成中文的时候能不能继续有效的思考,这是一关。第二关就是你如果继续研究西方哲学,在整个人类的哲学史上你永远是第二流,因为西方哲学是别人从小念的,你要学好西方哲学,首先学好五种语言,希腊文、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你不能学好五种语言,你对西方哲学永远只看别人的介绍。但是我在美国念完学位,我回到台湾之后,我想我这一生在学术上如果想要有一点点的贡献,我必须研究自己的传统,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我的母语,是我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个里面去念我比较有可能取得学术上第一流的贡献。一个学者没有这种抱负,为什么叫学者呢?这一方面我努力30几年,所以把这五大经典,可以说费劲苦心整理出来,大家知道庄子尤其难念,很多字根本是通假字不容易掌握,我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出来。整理的对不对,好不好,那就要看各方面进一步研究了。学术界不可能谁来统一,谁来做最后的定论,不可能的,永远是有讨论开放空间。但是这些哲学家也是人,跟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有恩怨情仇。那他怎么把思想提出来,能不能给我们生命一种启发、观照、引导,一种最后的向往?可以的话这个哲学才有力量,哲学要有力量必须跟生活结合。要不然讲的再好听,离开教室就没有了,那种哲学学不学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古代的孔孟老庄都是这样的哲学家。你说中西方哲学有没有优劣之分,我不喜欢比,因为你选最好也是不得了的。评价哲学优劣,哲学系统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澄清概念,这个哲学家使用的概念是不是能够有原创的概念,概念需要界定;第二,哲学家需要做判断,什么是真假是非善恶,标准何在,是谁定的,为什么这么定;第三,哲学家需要建构系统,把人类的世界跟自然的世界整合起来需要根源,需要第三个叫超越界。这个超越界在道家称作“道”,在孔子、孟子称作“天”,西方称作“存在”,在中世纪称作“上帝”。你把每一个哲学家的超越界作为一个基础的话,跟人类世界、自然世界整合起来,整合成功就是第一流哲学家,整合不成的,只谈谈伦理学、美学、宗教、政治哲学都是二流以下,这个分法在西方相当普遍的。所以你要成为一流大哲学家不容易,儒家是一套哲学,道家是一套哲学,完全符合第一流的哲学家的要求,所以讨论的时候,别人只要听你讲清楚了,必定尊重你,知道你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像海德格尔这么重要的西方哲学家特别想要翻译老子,多少人想把海德格尔的书翻成中文,但是你忘记了,他最崇拜的居然是我们的老子,这里值得我们省思。也许他们也一样,看到熟悉的就批评柏拉图,那我们这边更多人批评老子,一样的,所以学术上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很难说是是非非,只要强调你学什么就先认真学好,尽我力量。学者一定要真诚,我说每一句话都是真心相信是这个意思,我才说,我说了之后不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而是让我自己可以实践。我做了之后有了体验我再回头看我前面的解释,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人生就是慢慢修正。我也可以慢慢学习成长。

 

    问:关于孟子“舍我其谁”,我记得他是在推荐自己的政见没有得到采纳,可能是他弟子笑话他,问他,他说的一段话。“舍我其谁”,这个也应该是孟子浩然之气的气质中的一部分,但是孔子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是谦谦君子,还有一个是自信,或者略微有自负的意味。那么就您来看我们作为大学生,我们在人生旅途过程中,我们是更应该做一个谦谦君子,还是像孟子那样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呢?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恐怕里面还有需要补充说明。孔子像你讲那么谦虚吗?不一定。知识分子作为儒家一定有使命感,我讲简单的比喻,国家就像一辆游览车,天子就是司机,他开车载着全车人去享福了,开车开到一半,心脏病发倒下来,这个车上谁有责任开车,第一是很凶的人,很凶的人不一定会开车,第二有钱人,有钱人更不会开车,第三有官位的人,是知道怎么开车的才有责任开车,这就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在孔子的时代,孔子认为只有他知道怎么开车,他怎么说呢?我说一句,你就知道孔子他不是那么谦虚,他在匡差一点被杀,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把自己的生命跟整个中华文化联合在一起,你说他谦虚吗?知识分子不必太谦虚,你有责任感,因为只有你懂得开车,知道说国家应该往哪里走,这个时候要挺身而出。孟子说的也不是“舍我其谁”四个字,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士舍我其谁?”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都把天放在前面,孔子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孟子说:天要治好天下,当今之士舍我其谁?这是儒家,一点都不狂妄,因为天是一个前提,天是他们的超越界,是他们最后的诉求,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傅教授的精彩演讲,现在请清华大学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林振航(音译)向傅教授赠送我们的礼物。

    林振航:为了感谢傅教授,也为提高我们学生会的水平,现在诚挚的邀请傅教授作为我们协会的指导顾问。相信我们所有的同学,在座的各位在以后再碰到傅教授的时候,一定不会转弯,都会向你点头致意。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