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佩荣谈哲学学习历程(四)

(2006-08-03 17:08:25)
分类: 哲学.人生

姜涵:你在耶鲁谈“天”,对老外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题目,因为我们的这个“天”的用法跟他们是不太一样,所以在谈“天”的时候,您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傅佩荣:一般来说,在宗教哲学界,他对于每一种文化,谈到“天”,或是像你谈到梵,梵我一如的梵,或是在其他的民族谈到他们最高的超越的神明或是力量的时候呢,他们都知道你在谈什么。不过他们也知道,我谈的天跟他们的上帝是不一样的,因为它表现给人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这是不一样的传统。以我们来说,古代的帝王称为天子,这也很有意思,你说天的儿子代表什么?当然是代表天是大家所尊崇的一个信仰的对象,所以天要照顾百姓,天不能自己照顾,他只好让天子,天的儿子,君主、帝王来照顾。所以古时候有这种观念是政治跟宗教的背景结合起来,使得人活在世界才不至于在面临到许多现实人生的考验的时候,就放弃了希望。

古代在谈到天的时候,像从《尚书》到《诗经》、《易经》,很多材料都已经告诉我们,这个天是人们信仰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超越界的层次,在西方来说的话,他们也可以理解。但他们会问,这个天到底在它本身的背景里面,展现出哪些面目、哪些功能?它的作用怎么样?到什么程度?因为西方比较强调分辨什么是启示的宗教,什么是自然的宗教。启示就是说有神明说话,自然就是从自然界里面找到信息,事实上这两个不应该二分,很多民族都是在这两个之间。

像孟子就说了:“上天不说话,用言语跟行动来表示它的意思。”譬如,上天要让舜来接尧的位置,它不说话,它用行动跟言语,就是大家怎么去说、行动以及事件来证明。后来用禹来接舜的位置,但是禹之后呢?禹本来想传给伯益,但是后来变成禹的儿子启来接位置。你要问孟子怎么回事呢?前面叫禅让,让给贤人,那后面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了,那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两个都是天的意思,所以孟子这样替天来护卫,来替它辩护,意义何在?代表那个天确实不能够直接说,来干涉干扰人间历史的发展。

但是学者只能够去解释,希望让大家都知道,天的含义,它的命令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我们都以为这样比较好。但问题是,从长远以及各种条件的配合来看,少数人以为比较好的,未必可以实现,甚至多数人都以为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它照样可能出现。像第二次大战的时候,希特勒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虽然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大多数人都了解,这可以这样做。

姜涵:天理何在呀!

傅佩荣:但它还是出现了,尤其犹太人是最相信上帝的民族,多少犹太人在这个过程里面,就算是侥幸活下来的,他们也大概丧失了信仰,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完全不能伸手出来照顾我们的神,为什么还要信它呢?但是再进一步,也有一些人经过反省之后后来发现,你如果对于这么可怕的屠杀事件,要神来干涉的话,但是请问,那对于一个无辜的人被车撞死,神为什么不用干涉呢?就因为他是一个人吗?或是说前面是大规模的,其实六百万人跟一个人都是人,只要是可以使他无辜致死的话,都是同样的残酷,所以经过这样的反省之后,很多犹太人说,原来信仰是不同层面的东西。

姜涵:可以分开来?

傅佩荣:一定要分开来,如果说善恶要有报应,那自古以来善恶的报应实在是非常模糊,有时候会让人不理解。但是并不因为这样子,就说没有神,一切都是靠运气,也不能这样讲。你反而可以展现出信仰的另外一种特色,就是我不一定要完全了解是怎么回事,但是我相信宇宙里面一定有一个力量,这个力量不但是理性的,还是比理性更高的层次。这样一来,信仰才可能出现。

姜涵:是,您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当时您在耶鲁谈到的“天”是有五个天,有五种功用,您是不是能介绍这五个天的功用。然后,距离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您有没有觉得什么地方离开了你原来的想法,还是更丰富了你原来的想法。

傅佩荣:在最原始的时候,从《尚书》、《诗经》来看,古代的天内涵非常丰富,它的功能有五个方面。所谓的五个方面功能就等于是五种角色,首先当然是主宰,天是一个主宰,主宰自然界,也主宰人间的各种遭遇。第二个,天是一个造生,就是它创造生产万物。第三个,天是载行,它承载,它使万物运行。造生跟载行就是你所见的自然界,包括我们人类身体的生命。第四个跟第五个叫做启示者与审判者,天是启示者,因为你从天可以得到许多信息,知道人应该怎么做,所谓的启示就是指它告诉你行为的规范,人活在世界上要怎么样做才算是对的,告诉你善恶之后,接着就要设法给你一个审判,审判就是善恶的报应。有些人对于后面的两点常常会提出怀疑。那我简单说一下,所谓的把天当启示者就好像我们在《尚书》里面读到的:“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之四方。”就是上天生下老百姓,替他们选择老师,替他们选择老师,目的就是让他们帮助天来照顾老百姓,国君跟老师的用意就是更怎么样呢?能够告诉百姓什么是善恶是非,因为百姓吃饭过日子,这不用你教他也会,为什么“君”跟“师”要帮助上天照顾百姓呢?就是要让百姓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叫做善恶是非。所以天降下民,是天在安排这一切,这样的天当然是启示者。古代的帝王的特色之一就是要特别聪明,就是说非常地聪明,能够理解天的含义、天的用意。

姜涵:后来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

傅佩荣:后来至少在每一个好的朝代开始的时候,它的帝王非常明显地懂得了他的角色在做什么,他也在设法替天行教,后来的演变也是跟我们等一下要说的。古代的天五个功能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始终存在,叫做主宰的天,现在我们还说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天主宰万物,到现在还说一个人是好的官,就说他是“青天”,这样的观念都代表它是主宰,它是一个好的主人一样的。造生和载行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就演变出来成为一个自然界了。在春秋时代就变成自然界,它不再有仁爱的意思,变成自然界。启示跟审判所要代表的是正义,但是在春秋时代开始,它也不再有正义,因为天子胡作非为,天子失德,天下大乱。所以仁爱的天,就是能够造生跟载行的,它变成了自然的天,只管刮风下雨的天。启示跟审判就是要给人间带来正义的,结果它变成根本就没有正义,变成盲目的命运而已,所以自然之天跟命运之天出现了。这两个出现之后,人间就陷于一种困惑,从怀疑,到最后恐怕虚无主义会弥漫,会蔓延开来,这就是很大的危机了。后面的发展会怎么样呢?面对这个失去正义的天,儒家出现了,儒家希望重新建立叫天命,像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建立天命之后就由内在产生一种力量,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所以儒家强调“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整个儒家的思想是为了挽救古代的天,天子已经不管事了,丧失了正义,那就要从人的内在找到一个普遍价值的基础,这就是儒家。他们也是非常认真地去做,虽然很辛苦,但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另外一个是道家,老子跟庄子,他们是针对自然之天,就说这个天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大自然而已呢?这个天本身还不是一个根源,所以到家的特色就是要提出“道”,并且强调,“道”不等于自然界,它是自然界的来源,也是自然界的归宿,这样一来,你活在一个没有仁爱的自然界。像我们今天的科学,告诉你们自然界刮风、下雨、大类、地震都是一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绝对不是谁做好人,谁做好事,或是谁不做而产生的结果,这样一来这个天难道只是自然界吗?老庄说不只是如此,还有一个“道”,这个“道”就要使自然界重新还原到它的根源去,让这个天的角色能够通过“道”凸现出来,也就是因为有“道”这个概念,使得道家的思想可以从真实往上提升到美感。人活在世界上你是不是真的活着,就要看你是不是从“道”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得到觉悟。一旦觉悟,生命里面每一刹那、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情况都是充满无限的美感。这也是庄子后来要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美从何而来呢?就来自于“道”,对“道”的觉悟就展现完全不同的境界。

儒家跟道家他们在当时有这样的挑战,就是对于天的概念逐渐转变,有劣化的危急,就是越来越糟,所以他们从这两方面能够重新使古代的人免于虚无主义的威胁,因为,如果天出问题的话,就是一个虚无主义的威胁。像司马迁写《史记》,在谈到伯夷叔齐的时候,他就顺便提了一下颜渊,事实上伯夷叔齐跟颜渊也差了好几百年,颜渊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但是命也很苦,短命死了,所以司马迁提到伯夷叔齐,顺便再提颜渊,然后就问了,这么好的人都有这么惨的结果,天道何在呀?“天道”出现了,司马迁问“天道”,就是说如果人间的一切都没有公平正义的话,这样就结束了,那天道在哪里呢?天道当然不可能立刻显示出来,但是这样也反映出来古时候的人相信有天道的存在,它可以维持仁爱,维持正义。这个时候就需要儒家跟道家了,设法分别针对天的概念出现问题之后,人类的社会情况也跟着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姜涵:是,我们知道您在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都非常地精彩,我想我们往后载来聊一聊。不过我很好奇的就是说当您在谈天的时候,都能够把它什么时间,然后它开始有了变化,经过这么长历史的年代,都说出来。您看我们现在是怎么看天呢?

傅佩荣:我们再看天的话,第一个大部分受到现代科学的影响,就是尽量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自然主义的角度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界,它都是由物理规律在操纵的,因此人的主观意愿跟自然规律应该是分开的。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想法就使得你不太容易把天当作一个超越界来对待。什么叫超越界呢?它不应该只是包围我们的大自然,也不应该只是我们人类在那边自己设定许多规范,而应该问,在有开始有结束的自然界,以及有生有死的人类,这个范围之外,有没有一个根源,有没有一个基础,有没有一个归宿,要问这样的问题。如果说自然界有开始,有结束,那么自然界本质上是虚幻的。像我们讲人生,一个人生,一个人死,他死后还在吗?你说现在还在,大家就会怀念他,一百年之后,一千年之后,一万年之后,他还在吗?他曾经在过吗?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你就要问,那既然如此的话,我的生命到底凭什么说它是实在的生命呢?现代人受科学的影响,对于所谓的传统的思想背景都相当隔阂,除非他有个人的宗教信仰,否则他对于超越界不容易有联系的管道,对于天也就觉得慢慢觉得陌生,就变成自然界而已。等于是人的生命封闭在自然界的范围里面,根本就是不可能有任何希望的,所以这个天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就特别具有深刻的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